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鼎白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选过后,纽约州的一位国会议员曾把此事比作“一美元的失败”。他假设说,如果当时“有个明智的人,身带一美元,得知休斯和约翰逊住在同一家旅馆时,请他们到他的房间来,花75美分要3杯苏格兰威士忌,剩下25美分留给侍者作小费。这点酒会使他们增加相互的理解和尊重。从而休斯就会赢得加州,并成为合众国的总统”。显然,这将事件过于戏剧化了,事实远非这么简单。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在大选的过程中,地方选举与总统选举、本党地方实力派与总统候选人之间的某种联系。    
    与谨小慎微的休斯相比,民主党人威尔逊则显得颇有气度,并且再次显示出作为一名学者型总统的政治谋略。同样是争取妇女选民,威尔逊却能将“进步”与妇女问题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一次,他发动了“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和大发明家、企业家托马斯•;爱迪生为其助选。爱迪生向报界发表了一些文章,声援威尔逊的竞选活动。而福特则用实际行动向公众表明,威尔逊将是个值得信赖的“进步总统”。    
    10月10日,福特宣布在他底特律的工厂里实行“男女同酬”,每天都是5美元。这一首创之举很快就引起了国人的瞩目。福特还对报界说,他的这一想法是不久前同威尔逊总统一次“关于妇女进步运动的鼓舞人心的谈话”后产生的。他表示,在威尔逊总统的劝说下,认识到如果其他企业能这样做的话,会发现“能给我们带来同对男子那样做时一样的好处”。虽然福特一再声明他不会给任何一个竞选基金捐赠一分钱,但他毫不掩饰自己要为威尔逊作“竞选宣传”,并且准备在一些关键州的大报纸上阐述他对“和平和8小时工作制”的观点。他说,整个国家都能朝着总统设计的路线走下去是很重要的。他甚至表示他对威尔逊总统已是“襟怀坦白”。    
    能够得到一些有势力有影响的大人物助选,对候选人来说是很幸运的。他们不仅代表上层阶级的形象,会在上层社会产生连锁反应,更为重要的是,在美国这样一个盛行“个人英雄主义”的社会中,那些靠个人奋斗而成功的人的言论无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很容易在普通选民中产生共鸣。当然,“进步”只是这场角逐的焦点问题之一。在1916年,和平而不是战争才是广大妇女最想得到的答复。因此对她们来说,民主党《使我们免于战争》的口号显然要比休斯要她们“关心东部的姐妹们”更富吸引力,更符合她们切身利益。尤其是在福特公司实行了男女同酬措施后,广大的妇女选民更是倾向于威尔逊了。    
    由于当时的通讯技术不够发达,在11月7日进行的最终投票也颇具戏剧性。这天夜里,选举的消息最先从东部选区传来,除了新罕布什尔和马里兰两个州之外,休斯赢得了波托马克河以北东部各州的全部选票,并且还囊括了中西部的几个州。时过午夜,他已有把握获得254张选举人票,再有12张他就将拿下这场竞选了,而加利福尼亚共和党人手中就有13张选举人票。休斯认为自己已是胜券在握,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于是就上床睡觉,大做其总统梦去了。几家报纸的最新版纷纷登出了休斯的巨幅照片,连一直支持威尔逊的《纽约时报》也承认了休斯的胜利。威尔逊丧失了信心,觉得没什么希望了,甚至考虑给休斯发贺电。然而当新消息一点点从西部传来时,奇迹发生了。根据最后对所有选举报告的统计,威尔逊以3800多张选民票的微弱优势赢得了加利福尼亚州,并几乎赢得了整个西部和旧南方,最终以3个百分点的优势(49。4%比46。2%)险胜;在选举人票上,休斯所获得的254张没有得到丝毫的增加,而威尔逊却获得了277张,结果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据说,当一名记者在清晨叫开休斯所住的房间时,服务员告诉他说:“总统正在休息。”记者回答说:“他醒来时告诉他,他不再是总统了。”    
    如果说在1912年选举中,威尔逊的选民票数还少于塔夫脱和罗斯福的票数之和,还是个“少数票总统”的话,那么到了1916年,他的总选民票数超过了休斯,成为一名真正的“多数票总统”。威尔逊最终能够获得连任,一方面是他在首任期间的改革和进步行动,尤其是执政后期向“新国家主义”的某些转变得到了公众的认可,甚至连一些以前的“雄麋党”分子也被吸引到民主党的旗帜下,加利福尼亚的共和党进步分子的“叛变”即是一例。另一方面,1916年实行的一系列社会和劳工政策,使威尔逊获得了农场主甚至共和党的一些农民和广大劳工的支持,就连许多社会党人也投了威尔逊的票。当然,还有西部诸州的妇女选民也是功不可没。在威尔逊获胜之后,波特兰的妇女游行庆祝,打出标语写着“另一个威尔逊的四年,另一个繁荣的四年”。    
    (陈波)


富兰克林·罗斯福:临危受命创伟业英俊少年命运多舛

    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暴跌,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西方社会处处弥漫着茫然和绝望。3年之后的1932年,美国人民又一次面临选择,他们要选出一位能将这个国家从日益深重的萧条中拯救出来的总统。大浪淘沙,一位巨人走出来了,他就是身残志坚的富兰克林•;罗斯福。    
    身患残疾却意志坚定,也是惟一连任4届的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被誉为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总统。当美国深陷经济萧条而不能自拔时,是他从悬崖边上挽救了这个国家;当世界旋即为法西斯狂潮吞没时,是他领导着美国承担起“捍卫民主国家”的责任;当他的士兵们即将把胜利的旗帜插上敌人的阵地时,他却永远地离开了他们,留给他们的只是记忆中他昂头微笑的面庞和铿锵有力的声音。让我们重温这些老照片上的历史瞬间:    
    镜头一,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露宿街头的失业者,从他呆滞的眼神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茫然和绝望;    
    镜头二,就职前的罗斯福同人们握手,脸上洋溢着此后陪伴了美国人民12年的微笑,这微笑不知给了多少人以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    
    镜头三,三巨头在雅尔塔会议上,形容憔悴的罗斯福端坐中央,使人们缅怀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丰功伟绩;    
    镜头四;罗斯福的灵柩运抵华盛顿,迎接的人群中,一位正在演奏的黑人号手泪流满面。    
    英俊少年命运多舛    
    1882年1月30日,一个寒冷冬日,在纽约州赫德森河畔海德公园村一个农场主兼商人的家中,诞生了一个婴儿。尽管难产,而且刚出生时还哭不出声,甚至昏迷不醒,但是在医生的救护下总算活了下来,这个幸运的男孩就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从此,不幸和幸运就交织在他的一生之中。不知是上帝对不幸的人尤其眷顾还是历史对坚强的人特别垂青,1932年,罗斯福以绝对的优势击败了在任总统、共和党候选人赫伯特•;胡佛,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他丝毫没有辜负那个时代。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走到了一个艰难关头时,正是这位有着钢铁般意志和巧妙手腕的政治家,用他的“新政”和反法西斯战争造就了一个时代:“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时代”。    
    少时的罗斯福倍受父母的宠爱。5岁时,他曾随着父亲去白宫做客,临离开时,正为国事困扰的克利夫兰总统拍着他的头说:“我的小男子汉,我有一个奇怪的愿望,那就是祝你长大后千万不要当美国总统。”    
    长大后的罗斯福相貌英俊,体格健壮,是个标准的“美男子”。加上家族熏陶出来的“贵族气质”,他很快成了受人欢迎的公众人物,从而也培养了他活泼开朗、喜欢交际的性格。1897年,罗斯福被送入了专门培养富家子弟的格罗顿学校。在那里,他度过了人生中重要的4年,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受校长思迪科特•;皮博迪牧师的影响。之后,他进入哈佛大学,主修政治学和历史学。在哈佛,罗斯福开始崭露头角,积极参加社团活动,还担任了校报《红色哈佛报》的主编。22岁时,他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律,取得律师资格后离开学校和人合伙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年轻气盛的罗斯福深知自己的志趣不在律师事务所里,于是在朋友的支持下于1910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