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1995年的隆冬时节,他因事由香港飞往北京。当时,李翰祥要通了刘晓庆家宅的电话后,方才知道此时她正在西安。当夜刘晓庆赶来团结湖探望李翰祥,两名来自上海的电视记者却来电话催刘晓庆马上到五洲大酒店。直到这时,李翰祥才知道刘晓庆另有约会的全部内容。原来上海将举办《沪上第一拍——希望在行动》的活动。为了给希望工程集资,上海及全国一些知名人士均有珍贵的物品捐献给这个旨在为希望工程筹资的文物拍卖会。刘晓庆在获悉了这次义拍活动的消息后,很快就想起自己当年在四川涪陵艰苦求学的往事。于是,她决计将1982年拍摄《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两片时,为作纪念所保存下来的一件慈禧戏装,捐给上海的希望工程义拍活动。刘晓庆说:“我在演完慈禧以后,留一件戏装作为珍贵的东西收藏起来。今天,为了失学的孩子们,我把这套慈禧太后的戏装捐赠出来,我愿意通过这套服装的义拍,向希望工程尽到我一点小小的心意!……”
李翰祥很感动。因为这样的小事往往能够透视人的灵魂,而这类的小事一般是很难做到的。不久,上海的义卖传来了令世人震惊的消息。刘晓庆所穿过的一件戏袍,居然在拍卖会上被上海天天实业有限公司的首席商务代表晏绍礼以十六万人民币买下!
李翰祥仍在梦中,这个梦好沉好沉。“老师,我要到上海去了,特来向您告辞!”他恍惚地记得,好像是在1994年的岁末,一位颀长清瘦的青年走进了他在香港九龙的寓所。原来是梁家辉。这位因拍《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而成名的香港仔,曾经在香港第三届金像奖评选中因扮演咸丰皇帝获得最佳男主角奖,从此成为香港的“影帝”。现在,梁家辉还像当年未步入影坛那样谦逊而恭谨。他恭恭敬敬地对坐在椅子上的恩师李翰祥说:“我是应著名导演陈逸飞的邀请,去上海拍一部名叫《人约黄昏》的影片。这部片子是由香港思远影业公司投资,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协助拍摄的。我在《人约黄昏》这部片中将扮演男主角。老师,我很喜欢这部文艺片!……”
“你去拍吧!文艺片很难得。”李翰祥向谦和有礼的梁家辉挥挥手说:“你自管去拍吧,好好地拍!在香港大多是商业片,难得有拍文艺片的机会。陈逸飞先生不仅是位好导演,他还是一位好画家!他的油画画得很好!家辉,你去上海后要认真向内地的同行们学习,拍好《人约黄昏》!……”梁家辉起身告辞而退……
李翰祥处于无边的梦境中,眼前一片漆黑。但是,不知不觉间他似乎走进了一处非常熟捻的地方,那是一处建筑在高坡上的深宅大院。哦哦,原来是台北的外双溪。有名的住宅“摩耶精舍”——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干从美国回到台湾以后,就一直定居在这里。忽然,两扇紧闭的院门洞开,只见一位银髯飘逸的四川老人,手拄藤杖,在一位穿旗袍的中年妇人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迎迓而出。李翰祥在冥冥中似乎依稀辨认得出,那位银髯老者便是他心仪已久的一代画师张大千,左边那位风姿绰约的女子便是大千居士的夫人徐雯波。
李翰祥似乎随着张大干来到宅中,穿过幽雅的庭院,来到梅丘。梅匠上的几丛腊梅在严冬里竞放花蕾,远远望去,煞是好看。在梅丘左方,是一株海棠。张大千蹒跚到一丛幽香扑鼻、红花灿烂的腊梅前,深吸一口清香,信口诵念出一首诗来:
小园忽报有奇事,
腊余尚寒百卉开。
从此人天无缺陷,
梅花聘了海棠来。
“大千居士,这些年来,我一直很想拍一部《张大千传》。”李翰祥喃喃地告诉含笑不语的张大千说:“很早很早以前,我就已经开始物色一位身材矮小,懂四川话的演员,来扮演您的。可惜的是,我的这一心愿始终没有实现,我就……”
李翰祥还有许许多多的梦没有做完。他多年前拟拍的电影《徐悲鸿传》迄今也没有拍成。而在他“火烧”完阿房宫以后,还有一部“火烧”少林寺的计划,已酝酿在他的胸臆间了。李翰祥带着他无数未竟的心愿远去了。他的双目紧闭,红润而黧黑的面庞没有痛楚,没有忧伤。此时,他似乎还在思考着明天的拍摄方案,唇角边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纹……
李翰祥在京病殁,噩耗传出,国人震惊!国内有影响的报纸与电影杂志纷纷刊发消息。其中有如下黑体字的标题十分醒目:
“一代大师为电影工作到最后一分钟”;
“古装片大师撒手‘阿房宫’,夏祖辉再点绝代宫火”;
……
1997年春稿竣
大导演李翰祥李翰祥导演年表
李翰祥导演年表
1953年 《金凤》(与严俊合作,在台北举行的“国语片展映式”上荣获最佳国语片奖、最佳女主角奖)
1954年 《嫦娥》(与姜南、古寿林合作)
1955年 《雪里红》、《水仙》、《马路小天使》、《黄花闺女》
1956年 《窈窕淑文》、《移花接木》
1957年 《春光无限好》、《安用儿》、《丹凤街》
1958年 《貂婵》(获第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最佳女主角奖等五项大奖)、《全家福》、《给我一个吻》、《杀人的情书》、《妙手回春》
1959年 《江山美人》(获第六届影展最佳影片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多项大奖)、《儿女英雄传》、《倩女幽魂》
1960年 《后门》(获第七届亚洲影展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
1961年 《杨贵妃》(获第十五届戛纳电影节大奖)
1962年 《武则天》、《王昭君》
1963年 《一毛钱》、《梁山伯与祝英台》(获第二届金马奖最佳影片奖,黄梅调电影从此风靡港台二十年之久,邓丽君也因演唱插曲《访英台》获黄梅调歌曲演唱一等奖)
1964年 《七仙女》、《状元及第》
1965年 《西施》(获金马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
1968年 《冬暖》(台湾文艺片经典作品之一)、《四季花开》
1969年 《扬子江风云》(即《一寸山河一寸血》,获第七届金马奖最佳情节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富贵花开》、《鬼狐外传》
1970年 《喜怒哀乐》、《缇萦》(获第十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金马奖最佳古装片奖)、《八十七神仙壁》
1971年 《骗术奇谭》
1972年 《骗术大观》、《只爱鸳鸯不羡仙》、《大军阀》、《风月奇谭》
1973年 《牛鬼蛇神》、《骗术奇中奇》、《北地胭脂》、《风流韵事》、《一乐也》
1974年 《益瓶双艳》、《声色犬马》
1975年 《港澳传奇》、《倾国倾城》(获奖影片)、《捉奸起事》
1976年 《瀛台泣血》、《洞房艳史》、《拈花惹草》、《骗财骗色》
1977年 《风花雪月》、《乾隆下江南》、《金玉良缘红楼梦》、《佛跳墙》
1978年 《乾隍下扬州》、《子曰食色性也》
1979年 《销魂王》、《军阀趣事》、《鬼叫春》
1980年 《乾隆与三姑娘》
1981年 《徐老虎与白寡妇》
1982年 《武松》、《三十年细说从头》、《乾隆皇君臣斗智》
1983年 《火烧圆明园》与《垂帘听政》(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优秀影片特别奖,香港演员梁家辉因主演咸丰皇帝荣获香港第三届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1984年 《火龙》(著名女演员潘虹因饰演李淑贤获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1986年 《八旗子弟》
1988年 《一代妖后》(即《西太后》)
1989年 《金瓶风月》、《敦煌夜谭》
1993年 《金瓶梅》、《情人的情人》、《少女潘金莲》
1996年 《火烧阿房宫》(四十集电视连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