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0901 植物是如何登陆的-王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体,同时占领地球的不同生态域,并且在最后,在地球上形成了森林。

  下面我就具体的讲一下这三个阶段植物的一个变化的一个过程,首先就是第一个阶段,那么这个阶段它主要的是,我们刚才所讲的,就是说地球上生活的一种,这种似苔藓植物。这种植物它相对来说,我们到现在为止我们还不太清楚这个植物它究竟是什么样子,那么它的大小是什么?那么根据我们研究者的推测,这个时候的植物是非常小的,只有针这么大小,那么因此说在化石中是比较难以识别的,而推断它是这种似苔藓植物的主要的证据是来自一种微体化石,我们简称为隐孢子。那么这种化石它主要是保存在岩石中,对植物体的某一个部分,那么把这个岩石取回来,在实验室中通过化学的处理,把这种植物体的部分从岩石中提取出来,然后进行观察,但这个植物体化石是很小,它是在0。2个毫米以下,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那么只有通过显微镜,甚至用电子显微镜来进行观察。那么通常主要的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一种四分体,一种类型是一个两分体,那么这些四分体和两分体它是早期陆生植物的这种指示性化石。那么它们的出现,就代表了陆地上可能生存有植物,那么这种植物跟苔藓植物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晚二陶纪这类植物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可以从赤道到寒冷的地区。那么在我们国家新疆也发现了,因为从古地理的研究来说,我们国家的新疆,就是当时所处的古地理位置应该在赤道的附近,因此说这个植物是的确时间很长的,那么这类植物它的生存的一种环境,是一种潮湿的,但是离开水体也不能太远的一种植物。

  当然,似苔藓植物言下之意就是跟苔藓植物非常相似,那么现在我们都知道的,苔藓植物是一种就是说两栖性的植物,它的生活并不能离开水体,它不能完全离开水体,它是一种又可以水生又可以陆生的。那么我刚才也讲了这种似苔藓植物我们没有化石证据,而真正的我们这种苔藓植物的化石证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那么从目前世界上的资料上分析,最早的苔藓植物的化石发现在晚泥盆世,那么这种苔藓植物也不是靠我们肉眼所看到的标本,能看到的,它也是通过化学分析从岩石中分析出来的。那么通过研究,从它的细胞的形态以及细胞的分布,以及它的整个形态特征上来说,认为它是一种苔藓植物。那么这样就有个问题了,苔藓植物的化石,发现在晚泥盆世,大约在距今3。5到3。6亿年这么一个时间范围之内,而最早的似苔藓植物的微体化石证据是来自于5。2亿年。那么这中间差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中间只有微体化石的证据,并没有大化石的证据,因此说全世界包括中国的古植物学者都在为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在不断地努力,希望能够尽早能够及时在植物占领陆地这个最早期这个阶段,它的植物的、它的形态特征,它的植物学特征,为最终这个问题的解决做出不懈的努力。

  在这之后,植物占领陆地的过程,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植物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那么就是说这个时候它的植物已经完全可以在陆地上生存下来。它不需要依赖水,当然这个时候的植物离开水体并不是很远的,也不能完全离开水体。那么导致植物这个质的飞跃,你像过去这种似苔藓植物,生存了一亿年,那么在4。3亿年,或者4。2亿年的时候,出现了可以陆地上生存的这么个植物,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次质的飞跃呢?根据地质学的研究,在距今4。4亿年的时候,地球上形成了一次很大的冰期,就是4。4亿年左右,在地球的古南极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冰盖。那么这个冰盖形成的范围也很广,像我们国家的华南地区也遭到了它的波及,那么它所造成的一个,就是由于冰盖的形成,使海洋的海平面下降了,有人认为五十米,有人认为一百米,那么这种海平面的下降,可想而知,海洋的面积的减少,那么陆地面积必然就增大。那么当时海洋中生活的生物,那么在这种海洋面积减少的情况下,那么它势必就要往另外一个空间发展,那么这样也促使了这种海洋的像藻类植物,开始往陆地上前进。但是由于当时冰盖的形成,气候又比较冷,而植物对气候是比较敏感的。

  因此说,在冰期之前并没有出现陆地上可以真正生存的植物,当然,在这个冰期以后,冰期逐步地开始消融。冰期消融以后,海平面自然就要上升,陆地面积也要减少,那么这个阶段尽管气候回暖了,但是它还并不能适应陆地植物的生存。但是随着这次冰期的消融,而地壳运动是在不断地变化,这个南极冰川消融以后,当时经历了一个过程,就是说地球地壳不断地升降,比较快的这么一个过程。就是陆地它不断地扩张,海洋也不断地收缩这么一个交替过程,一会儿,我们讲的这个一会儿是地质历史上的一会儿,有一定的时间范围。那么这个一会儿,这块地方它的海平面下降了,它变成了陆地,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海平面又上升了,它又变成了海洋。因此这种海陆的变化,那么也导致了这种水生的植物开始逐步地,它要适应这种变化的环境,爬上了陆地。因此结果就导致在距今大约4。3亿年前,出现了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陆生的维管植物。非常幸运,这个最早的陆生维管植物,到目前为止它是最早的记录,那么主要它是只发现在我们国家的贵州凤冈。那么这个植物是非常有趣的,它的植物的中间有很好的这种维管组织。它由不同的管状细胞所组成,那么这个维管组织就很好地支持了这个植物,那么也就认为它是陆生植物的一个重要的理由,因为它有这个维管组织,因此这个植物可以直立,在陆地上生长。而在海洋中,它不需要这个结构,它要水体来支持植物。从这个植物的形态来说,它的整个枝就呈一种羽毛状的排列,就是羽状排列,那么这个跟藻类又很像。那么这个植物通过我们的研究,认为这种植物它具有陆地的生态能力,就是说它是一种陆地上生长的植物,但是它又没有从形态上跟藻类是十分相像的,因此说它是一种从藻类到陆生植物中间的一种类型,它是陆生植物的一个演化的旁支。而这类植物它生存时间很短,它是陆地植物的一个先驱者,但是它并没有延续下去,而是它并不代表陆生植物的原始的类型,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这个植物很快就消亡了。那么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可以在陆地上生存的形态比较简单的一些植物。

  那么这就是说,形态比较简单的这些植物的话,一般来说,国际上大家公认的,主要有一大类植物叫顶囊蕨植物。这种植物从结构上来说是非常简单,大家也看到的,就是一个枝条,它简单地分叉几次,然后顶上就剩一个圆球,孢子囊。里面有三缝孢,同时这个植物它没有叶子。那么它的枝条的表面,它就有这种角质层,就有这种气孔,另外这种枝条的里面有支持这个植物的维管组织。因此说,这种非常简单,个体也十分小的这种植物,它是一种早期陆生植物的一个代表分子。那么这个代表分子,它当时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它主要分布于北半球。那么在这个时候,南半球,同样也存在着一类到目前为止发现的一类重要的植物,这种植物叫做巴兰德木。那么这个植物它的形态结构相对比较复杂,跟我们所说的这个顶囊蕨,它属于不同的类型,那么这个植物它跟我们现在蕨类里面的,像那种石松,就是过去很小的石松十分像。上面有些很小的叶子,呈螺旋一样地排列,那么这个植物它当时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南半球,它是南半球植物的主要代表分子。因此说当时在距今大约4。2亿年前的时候,在地球的表面上植物已经有了一定的分区。那么造成植物这种南半球和北半球分区,主要的原因是跟它的气候有一定的关系。

  当然,我们要说的另外一个问题,尽管地球上当时主要是有南半球和北半球,这两大类,就是以植物为主以外,另外在它的赤道附近,分布了一些特殊的、形态结构比较发育一些植物类型。比如在加拿大北极圈,距今大约4。2亿年左右的时候,它的陆生植物是非常发育的。那么加拿大北极圈大家都知道现在是冰天雪地,那么这些化石主要是采集于一些埋在雪下的岩石之中。而当时在这个时候,就是说在距今4。2亿年的时候,根据古地理的研究,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