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苦是世间,苦是十法界,不仅仅是三途六道,三途六道确实充满了苦痛。四圣法界里面,凡夫所受的三大类苦,没有了,所谓是苦苦、坏苦、行苦,这个三大类没有了。行苦里头,重的没有了。四圣法界,轻的变易生死他还存在,分段生死了了,变易生死没了,所以四圣法界也苦。他的苦比我们淡太多,我们没有法子觉察他们苦,他们跟一真法界相比,他这个苦的相就很明显。一真法界变易生死也没有了,两种生死永远断了。自性圆满的智慧德能,这个名词用「充满」,意思好,意思很明显,圆满的德性充满法界,或者是遍满法界。讲充、讲遍,实在说还是说不出它的真相,果地上的性德,确确实实是大乘经教里头常讲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使诸佛如来也说不出,声闻、菩萨也没有办法想像得到。不能想像,也没法子言说,可是怎么样?这个境界现前无有一法不是,法法皆是,就是连虚空也不例外,虚空也是。
  我们总得要细心去体会这个名词里面的含义,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遍法界虚空界。自性本具的德能,无量的德能,平常一般的说法都讲是万德万能。万还是有个数字,所以「万」不能当数目字来解,应该怎么解?应该是无量,应该是圆满,也就是一丝毫的欠缺都没有。第三个是无量的相好,都是没有方法言说、思议的。思就是想像,你没法子想像,这些全都是自己本性本有的,本来具足的。我们现前六根的见闻觉知,眼能见,耳能听,本能!自自然然就具足。
  你想这是很奇怪的事情,为什么有?小孩一出生下来他就有见闻觉知。不但小孩,你就观察动物,生下来就有见闻觉知,那怕再小的小蚂蚁,它一出世也具足见闻觉知,这奇怪!一般人不知道这个究竟的道理,在想像当中大概是神给他的,神赋与他的。我们晓得,他们观念当中的神能够赋与一切众生见闻觉知,这个神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法性。法性本来具足,法尔如是。不但有情众生,我们讲的动物,它具足,具足大圆满,充满就是大圆满。小小的蚂蚁,它的智慧、德能、相好,跟诸佛如来在果地(我们在此地讲的毗卢遮那如来、阿弥陀如来)没有两样。小蚂蚁自己不知道,可是佛菩萨知道。所以说生佛平等,生佛一如,众生本来成佛,蚂蚁是众生,众缘和合而生。
  你就知道,佛眼睛里面看的是真相,而我们六道凡夫迷失了自性,究竟圆满的智慧没有了。智慧变成什么?变成了妄想分别。自性本来具足的无量无边的德能没有了,能力丧失了。现在就是想学个东西都学得这么困难,学得这么辛苦,能力丧失了。相好丧失了,你本来跟诸佛如来一样,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不止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现在变成这么一个相貌,丑陋不堪,什么原因?佛给我们说你迷失了自性,你的身相跟佛的身相无二无别。
  我举个比喻你就会体会到。江老师这段时期住在我们这里,现在画「西方极乐世界变相图」,佛像画得庄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尊佛,都是那么庄严的相好。你的相,你自己拿这些碳粉、灰尘把那个相涂得不像样子,我们的相变成这样,情形如是!我们怎么涂的?妄想,不善的妄想就是不善的念头,自私自利,贪瞋痴慢,名闻利养,损人利己,这些不善的念头就是肮脏东西,把自己殊胜、庄严、圆满的相好,涂得不像样子了,这就叫什么?这叫变相。佛说的「唯识所变」,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你是因为妄想分别执著把你的相变成这个样子。可是怎么样涂,对自己自性所现的相好,并不是真正伤害,只要你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放弃了,你原来的德相就现前。还是那个相好,没有丝毫损伤,你又恢复了,这是事实真相,这是佛菩萨教导我们的。
  佛菩萨老实,佛菩萨不居功,佛菩萨不邀功,佛菩萨度众生,他怎么说?不是他度的,是你自己度的,这是说实话。你自己本来是个佛菩萨,只是迷而不觉,把你的智慧、德能、相好、光明转变成烦恼、习气、造业,感受种种苦报,自作自受。你跟佛菩萨有缘,有什么缘?佛菩萨教化你,你能信、能解、能行、能证,这就是有缘。我不能信,我不能理解,这没有缘。一切众生跟佛菩萨统统有缘,只是缘有没有成熟,现在不相信,将来会相信。我们自己在一生过程当中,就有深刻的体验。年轻的时候不相信宗教,排斥佛教,认为佛教是迷信,是消极的,对於人、对社会没有好处。年轻的时候是这么样的一个心态,排斥!我们不讲三世,我们只讲现在这一世里头出的这些状况。
  可是遇到有缘的善知识,相信他、尊重他,跟他学习。他把佛教介绍给我们,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头有这么多好东西!后悔,忏悔从前无知,错怪了它,误会了它,所以介绍的那个人难得。什么人是你的善知识?这个你要懂,我的善知识未必是你的善知识,你的善知识又未必是他的善知识。这个话怎么说?我相信这个老师,我尊重他。你不一定相信他,你不一定尊重他。你尊重、相信的老师,说实在话,我也未必尊重他,我也未必会相信他,这就是各人各人的缘分不一样。所以古大德提醒我们,教导我们,谁能度你?谁能成就你?是你心目当中最敬仰的人、最佩服的人,他所说的话,你真的把它当作圣旨一样,这个人成就你。为什么?他所说的,你能够依教奉行。你对这个人不尊重、不相信、有疑惑,他就是佛再来的,也度不了你,不信他!你对他打很多问号。你就晓得善知识难遇,什么人是善知识,真的不一定。
  古人常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有些善知识领你入门,他自己没有成就,你成就了。这是什么原因?你对他尊敬,他说的法是正法。这个善知识是怎么样的?他为什么不会成就?他能说不能行,他做不到,他还要搞六道轮回。但是他能说得不错,没有说错,你听了之后,能够奉行,你超过他!他只做到信解,你能够做到信解行证,这就是中国谚语所说的,「青出於蓝,而胜於蓝」。学生超过老师,这是事实,这很常见的。老师对你有没有恩?有恩!如果不是这个老师你进不了门来,他引你入门,他给你带了一条正路,这条正路你走了,可惜的是他在这个正路上,他没走。
  所以,隋朝的智者大师(智者大师是生在梁隋的时候,隋朝)他老人家有两句话说得好,我们要能理解,要能记住。「能说不能行,国之师也」,是个好老师,你可不能轻慢,你要轻慢的时候,你的缘失掉了。他讲得不错,他讲的是正法,这是好老师,国之师也。「能说又能行,国之宝也」,国宝级的不容易遇到,国师是可以遇得到的,智者大师如是说。在《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文殊菩萨教导善财出去参学,告诉他参学必须要具备的心态,最重要的一句话,「不见善友过」,这句话重要。你去参访,善知识就是我们今天一般人讲的老师,你要想有成就,你不能见老师的过。如果见老师的过,你对老师的心就轻慢了。轻慢了,谁损失?自己损失。印光大师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学生亲近一个善知识,到最后没有成就,什么都没有得到,原因不是别的,记善知识之过。於善知识没有损害,自己的亏吃大!要知道,道学都是从「诚敬」中来,诚敬失掉了。
  所以,清凉大师在这一段经文里头注解注得好,他提醒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除如来之外。等觉菩萨还有一品无明没破,他没有达到究竟圆满,这个道理我们要懂。他有过失,我们再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过失?佛祖给我们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我们还见到别人过失,这就是我们最大的过失,没有比这个过失更大的。因为别的过失不会障道,这个过失障道,使你这一生空过了,你这一生决定不能成就。善知识是不是真的有过失?我们是凡夫,我们以凡夫的眼,以妄想分别执著来判断一桩事情,往往搞错了。善知识接触大众,大众各个根机不一样,他有真实智慧,他有善巧方便,我们看到好像他犯了过失,他破了戒,我们凡夫眼睛里看的。实在讲我们对戒律一无所知,任何一条戒,你知道多少?
  每一条戒,它有理论依据,它有制戒的因缘,缘起,它有受持的方法,什么状况之下它通权达变,它不是死的,条条戒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