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惕自己,我的德行还不能感化它们,它们在警惕我、警策我,老和尚不赶。听说印光法师七十岁以后,这些东西再都看不见了,本来房间里面有蚊虫、有跳蚤、有苍蝇,有这些东西,老和尚到里面去一住,这些东西都搬家、都走了。由此可知,修养自己的德行重要,有它们在扰乱,自己道德不够,没道德,它才会扰乱。真正肯修勇猛精进,你的道德有没有成就?看看这些小动物还有没有?如果果然没有了,证明你修行有功夫;还有这些东西干扰,你功夫不够。真正修行人他不责备外境,一切回归到内心,回归到自己,我自己不善,它们来扰乱、来侵犯应该的,不足以为怪。所以这是应当要戒除的。

    第二种恶业‘劝他令打’,自己虽然没打,叫别人打。第三个‘赞叹打法’,他打的方法赞叹,好!打得好,见打欢喜。这十条里面四条都是说打害众生,我们都有这个习气。看到小孩子打苍蝇,不错!打得好,都赞叹。哪里晓得多疾病的果报,造这个业因要得这个果报的。第五条是‘恼乱父母’,让父母生烦恼,让父母身心不安。第六是对贤圣,使贤圣人生烦恼,也叫他不安。第七种‘见怨病苦,心大欢喜’,看到跟自己过不去的人、自己讨厌的人得病了,他在那里欢喜。第八种‘见怨病愈,心生不乐’,冤家讨厌的人,他的病好了,很不开心。这里头著重冤家,你所讨厌的人,你不喜欢的人。第九‘于怨病所,与非治药’,冤家生病,你去给他药,送药给他,这药不是治他的病,让他病加重;换句话说,你是去害他的,不是去帮助他的,干这种事情。第十‘宿食未消,而复更啖’,你吃得很饱,还没有消化,看到好吃的还要吃,这是病从口入。十条里面,前面的九条是你造的恶业,后面这一条是饮食,不懂得饮食卫生,而感得疾病的果报。十条是得丑陋的果报,十条是得疾病的果报,我们一定要晓得。

    他的忏悔法,“但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礼,食顷之间”,是说时间的短,时间短暂,这个业报就能够转得过来。‘志心瞻礼’这是修学的方法,关键在‘志心’两个字,志心是真心。瞻礼之间改过自新,修学地藏法门。地藏菩萨在一切菩萨里面慈悲至极,绝不在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之下,这要知道;地藏是表根本的慈悲,观音是把慈悲发扬光大。这个地方志心瞻礼,不是恭恭敬敬到那里去,天天去礼拜业障就消除了;礼拜是当然事相上的修学,形象上的。最重要的是要学地藏菩萨的发愿,要学地藏菩萨的存心,要学地藏菩萨的为人,要学地藏菩萨处事待人接物,这是真正志心瞻礼。你要能发这个大愿心,这个愿心清净、恳切,有决心、有毅力去照做,你转业力就快了。

    “是人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注解里面虽然不多,但是前面这两句话很重要,‘此显暂时’,暂时发心,‘瞻礼功德不可思议’。暂时发心之后,是不是这个心就又没有?这里面有两层意思在。暂时发心,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我们能相信,确实食顷之间。但是现前的业报不能转变,现前恶业要报尽了,志心瞻礼的报能现前,那不知道是哪一生、哪一世了?就如同《法华经》上讲,‘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佛在世的时候,收一个出家人,在佛身边出家的都有大善根,没有善根怎么能出家?佛看到这个人来求出家,就让舍利弗、目犍连这些阿罗汉,看这个人有没有善根?这些人一看,这些人都有神通,阿罗汉神通有五百世,天眼通、宿命通,看到这个人五百世当中没有善根,给佛说不能出家,他怎么能出家?

    佛收了他,佛告诉这些弟子们,这个人在无量劫前,当然阿罗汉没有这个能力;无量劫前他是个砍柴的樵夫,在山上遇到一只老虎,老虎要吃他,他爬到树上叫了一声南无佛。就这个善根,今天缘成熟了,到我这个地方来,我给他剃度出家,跟这个意思一样。那一声一称南无佛,一声南无佛时间很短。食顷之间,一餐饭的时间,志心瞻礼地藏菩萨当然可以得这个果报。如果他能够念念相续,刚才讲效法地藏菩萨的行愿,他现在这一生就转了;不要等来生,这一生就转,转得就非常之快。经上所讲的这二十种恶行,全部都改掉,彻底改掉,他转得就很快。再看底下这一段:

    【是丑陋女人,如不厌女身。即百千万亿生中常为王女,乃及王妃,宰辅大姓,大长者女。端正受生,诸相圆满。】

    这是说她对女身并不厌弃,她得的身相就非常圆满。而且生尊贵之家,就是我们现在所说,出生于贵族、出生于望族,得人天褔报。末后总结:

    【由志心故,瞻礼地藏菩萨,获福如是。】

    青莲法师注解里面,也特别告诉我们,‘志心二字,义深意重,贯于前后,勿轻看过。夫人之转报,诚非易事’,转自己业报不是容易事情。‘今所获褔,诚由志心。志者,心之所至也’,这几句话非常重要。礼佛也要事理圆融,我们才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关键就在志心,志心是真心,真诚之心来学习,所以这个心彻前彻后;前后不是讲这一段,深远的说贯彻全经。我们在前面看到,地藏菩萨在往昔因地之中为大长者,作婆罗门女、作光目女,生生世世不舍本愿。不仅是不舍,这个愿常常在发,他是真发。我们也在学,我们可惜学得不认真,每一天早晚课都发愿。愿是发了,嘴皮上发,事实上没兑现,念完之后随即就忘掉了,所以它不起作用。这什么原因?不是志心。此地关键在志心,不是真心发愿,像我们平常这有口无心,这不行。我们自己要反省、要改过,帮助别人要把这个理事讲清楚、讲明白,提醒他。他能回头,他就得褔;他不能回头,阿赖耶识里头也种了善根。

    我们自己发愿续佛慧命、弘法利生,我们这一生当中选择这个行业,一定要把我们自己本分的工作做好,那就是念念不舍众生,念念帮助一切众生正信、正解、正行,我们选择这个行业才没辜负。这个行业是佛的事业,如来家业,我们选择的是这一行,世出世间所有行业里面无比的殊胜。如果不是用志心,怎么能做得到?经上讲的果德我们相信,为什么?因殊胜,这个果报就不会怀疑了。下面这第四段是‘伎乐赞供福’,请看经文: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花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如是等辈,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护卫。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何况亲受诸横。】

    这一段注解里面说‘文分二节’,先说能供的人,然后再讲他所得的褔报。这个供养是什么?是伎乐歌舞。我们在佛法里面,知道大乘法中有,小乘法里面没有。佛说大乘法,诸天供养,天女散花,天人以歌舞、音乐供养。特别明显的像中国敦煌、云岗的壁画,这些变相图,世尊讲经说法有这些供养。在民间演变成什么?演变成唱戏供养佛菩萨,在佛菩萨庙前。很多寺庙佛菩萨大殿前面有戏台,那是专门给一些发心的人,作诸伎乐、歌舞、赞叹供养佛菩萨,演这些戏,实在讲这是错会意思。演戏不必演给佛菩萨看,演戏是给一些大众来看,不必在佛菩萨面前。

    实在讲道场里面,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接引一些众生。可是现在这些戏剧、歌舞,不可以供养佛菩萨,那个供养佛菩萨有罪过的。古时候这些戏剧有一些可以供养佛菩萨,为什么?它戏剧的内容都是教人,中国古时候戏剧四个字,它的内容‘忠孝节义’,都是劝化众生。古时候教育不普及,用什么方法来教化社会大众?用戏剧。从前是农业社会,农忙过后空闲的时间很长,用这些艺术表演的方式劝人忠孝节义,表演的都是因缘果报;善人后来有善的果报,恶人一定有恶报,表演这些。所以广大的群众没有读过书、没有受过好的教育,但是他懂得做人做事的这些原理原则。他从哪里学来的?多半从说书、听戏,从这学来的。所以从前娱乐是教育,不是一个单纯的娱乐,重点是在教育。

    佛法里面也用这种方式,达到佛陀教育的目标,所以佛法里面重视艺术的表法。现在佛法衰,不是没有原因。过去佛法的盛,说实在话,世间最高一流的人才都在佛法里面,都出家了,都作法师。法师是世间一流的人才,所以出家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