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莱布尼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698年,在他的继承人乔治·路德维希的统治下,王朝内部的关系立刻陷入 

矛盾中,争论的焦点是:究竟是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北方国家联盟,还是通 

过实行绥靖政策来遏制法国,汉诺威人主张前一种策略。1702年,正巧是西 

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的前夕,在劝说安东·厄尔里奇解除和法国的盟约失 

败以后,莱布尼茨从布伦瑞克被召回。然而,他的私人联系依然像以往那样 

牢固维持着,而且很快恢复了与布伦瑞克的经常往来。 

     多年来,莱布尼茨忙于英国王位继承问题,特别是在他作为恩斯特·奥 

古斯特的妻子索菲的密友这种角色的情况下。根据 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 

案》,基督徒不能继承英国王位,这就使得王位继承权几乎不可避免地将经 

过波希米亚的伊丽莎白——詹姆士一世的女儿,索菲的母亲——传到苏非的 

大儿子乔治·路德维希手中。这种推测最终秘藏在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 

之中。但是,无论在法律实施之前还是之后,在伦敦和汉诺威之间都有许多 

令人棘手的谈判,莱布尼茨后来对他自己在这些谈判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感到 

自豪。他在实际上并无任何官方职务,而且由于他和苏格兰的间谍克斯兰德 

的克的天真的勾结,甚至险遭不幸。在他最后几年发表的著作中,多数是一 

些有关政治的小册子(例如,他在1715年写的《对要求詹姆士二世的后裔继 

承王位者的反驳》)。 

     莱布尼茨显然把自己看成王位继承问题上的权威,因为他在每个重大事 

件上都写过些备忘录和小册子 (特别是 1700年西班牙的查尔斯二世死后, 

西班牙和奥地利的王位继承问题,以及托斯卡纳的王位继承问题)。1700年, 

乔治·路德维希的妹妹,选帝侯的妻子,勃兰登堡的索菲·夏洛特写信给莱 

布尼茨,请他在使她丈夫弗里德里希当选为普鲁士国王的谈判中帮忙,然而, 

他很晚才收到她的信,所以来不及去参加了。第二年,他两次到柏林去宣传 

汉诺威的反亲法派的政策。1708年,他到维也纳去继续完成一项秘密而又无 

确定结果的使命,这项使命是代表布伦端克公爵的利益,反对汉诺威的利益, 

其目的在于使布伦瑞克家族得到希尔德海姆的主管教区的一部分,但结果一 

事无成。在以后的几年中,他不得不继续在维也纳为汉诺威执行一些不太重 

要的使命。 

     此时的莱布尼茨已经声誉日隆,他虽然主要是在为王室服务,但并未介 

入高高在上的贵族生活,而是在世纪的转折年头,把自己的热情投入到科学 

院的建设之中。美因茨、汉诺威和华沙都在他的计划之列,不过他的主要精 

力放在柏林、德累斯顿、维也纳和彼得堡的具体建议上。从1695年起,他就 

一直为在柏林建立起一个科学院而四处游说。1698年,他首次前往柏林。1700 

年,在他第二次访问柏林时,选帝侯弗里德里希对这项计划给予了决定性的 

支持,同时对尚未充分计划好的建立一个天文台和一个图书委员会的设想也 

予以支持。莱布尼茨亲自任勃兰登堡科学学会的终身会长。1710年该学会用 


… Page 17…

拉丁文出版了《柏林学院集刊》第一卷,共收论文58篇,其中有12篇是莱 

布尼茨的,文章主要涉及数学和自然科学。学会的成立及其活动确实提高了 

普鲁士的声望,而且它成为以后柏林科学院的基础。 

    在普鲁士取得初步成功以后,1703—1704年,莱布尼茨费了九牛二虎之 

力去劝说萨克逊的选帝侯在德累斯顿建立同样的机构,但是这个提议没有被 

重视。几年以后,他在维也纳却获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1712年初,维也纳 

的皇帝给他以帝国顾问的职位,而且任命他为正在筹建的科学院的指导。然 

而直到莱布尼茨去世,这个科学院始终没有建立起来。最后在1711—1716 

年期间,当俄罗斯的彼得大帝三次到欧洲进行目的不同的旅行时,每次他都 

设法拜见。他力图使彼得大帝相信,对彼得堡来说,建立一个科学院是很有 

价值的。但是直到他死,他所作的一再努力也未见成效。然而他在1712年得 

到了一个数学和科学顾问的宫廷职务,沙皇非常热衷于促进俄国和欧洲间的 

科学合作,并且同意进行北磁极位置的研究,以及对俄国和美洲之间有无地 

峡的研究,还有关于斯拉夫人的起源和他们的语言研究等等。 

     莱布尼茨关于建立科学院的设想,可以说是对人类科学事业非常有益的 

事情。在这段时间里,莱布尼茨奔走于宫廷、权贵之间,从表面更很容易让 

人误解是为了五斗米折腰,实际上在这些事的背后,我们可看出这个年近花 

甲的老人注重科学的热心。哪次科学的进步,没有包含这样热爱科学的人的 

心血啊! 

     除了创立科学学会之外,莱布尼茨从未放弃去鼓吹别的计划。尤其是关 

于丝织品的计划,莱布尼茨认为,通过引进丝织品的生产,德国的经济就可 

能振兴。他亲自在院子里试验,用的是从意大利进口的树种长成的桑树。1703 

年他拿到在柏林和德累斯顿生产丝织品的许可证。18世纪末,丝织品工业在 

柏林已成为十分重要的工业。他还为柏林提出过一些别的建议,比如建立一 

个公共卫生系统;一个火警服务系统;一个地面排水计划;以及蒸汽喷泉。 

他还被邀请指导一个新的宫殿和花园的设计,提出过在维也纳修建路灯、修 

建一个国家银行及一个瘟疫患者的隔离病房等。他还改进了制图法和测量 

法,提出过关于多瑙河的河流管理计划,以及限制谷物贸易,从事亚麻生产。 

     莱布尼茨在从事繁杂的科学技术事务的同时,仍然对哲学给予极大的关 

注。这段时间他撰写了一部巨著《人类理智新论》。这是他与洛克的《人类 

理智论》进行逐章逐节辩论的著作,用两人对话的方式,一人代表洛克,一 

人代表他自己。这部作品虽然主要是关于认识论的,莱布尼茨站在唯心主义 

唯理论的立场上对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进行反驳,但是涉及到很多方面, 

莱布尼茨的全部哲学观点以及他对于许多门科学的观点都在书中有不同程度 

的表现。这部《新论》原本是生前准备发表的,但正在他请人对法文加以润 

色的过程中,洛克去世了,他不愿发表对一位已去世的作者进行辩驳的作品, 

因此就搁了下来,直到1765年,即他去世约50年后才发表。 

    在《人类理智新论》中,莱布尼茨通过与洛克针锋相对的论述,鲜明地 

表达出自己关于认识论的主要观点。 

     莱布尼茨首先就从路线上把自己和洛克对立起来,指出:“他(指洛克) 

的系统和亚里士多德关系较密切,我的系统则比较接近柏拉图。”我们知道,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虽然有些动摇,但当他与柏拉图相对时,实际是站在唯物 

主义经验论立场上反对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由于基本立场或路线上的对立, 

莱布尼茨也就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与洛克持相反的观点,并在对洛克的反驳 


… Page 18…

中发挥了自己的思想。 

     第一个问题是人的心灵究竟是“白板”,还是具有某些“天赋观念”或 

 “天赋原则”。洛克在他的书中针对笛卡儿宣扬的“天赋观念”或“天赋原 

则”进行驳斥,否认有任何天赋观念而主张心灵原是一“白板”。面对洛克 

的论点,莱布尼茨在一定意义下比笛卡儿后退一步,不再认为心灵生来就有 

一些现成的,或完全现实的、清晰的天赋观念,而只认为“观念与真理是作 

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在能力而天赋在我们心中,并不是作为现实 

作用而天赋在我们心中的。”但另一方面,莱布尼茨又明确表明,按照他的 

 “单子论”的观点,从“单子”没有“窗子”可供出入的观点出发,根本否 

认观念可以从外面通过感官得来,因而只能认为一切观念都是在心灵内固有 

或天赋的了。这就把天赋观念的学说推向了极端。又从单子都自有不同的质 

的观点出发,莱布尼茨根本否认心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