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矛盾文学奖提名 李洱:花腔 不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19岁的邹容瘦如骷髅,病死于狱中。

  死后的邹容却意外地成了一块唐僧肉,谁都想咬上一口——当时的《群生报》对此有一个诗意的描述,“蝴蝶标本,远比蝴蝶耐看”——多派政治力量都借炒作邹容之死来宣传自己,《革命军》也被争相再版(盗版?)。被称为孙大炮的孙中山,干脆将《革命军》的书名改成《为生存而战》,并在新加坡、旧金山、日本广为印发,为他后来当上临时大总统做足了舆论准备。

  据《茶人》一书记载,邹容死后,葛存道开始收集《革命军》的各种版本。对《革命军》一书的风靡,他不光自己高兴,还认为邹容也会高兴,说“设若蔚丹泉下有知,亦会备感欣慰”(《茶人》第49页)。有人就此认为,葛存道创办图书馆的念头,就是在收集《革命军》的各种版本的过程中萌生的。如前所述,葛存道和邹容就是在图书馆里认识的,他或许是要借此纪念邹容。胡子坤对他的计划是否支持,我不得而知。但胡安对此事的态度,却有文字记载。后来协助宗布创办《申埠报》的黄济世先生,当时是《民报》的编辑,他在自己的回忆录《半生缘》(香港飞马出版社,1956年版)中写道:

  存道先生办图书馆,得到一归国茶商资助。自古无商不奸,此人却为另类。他虽自称亦是Vieux…chinois(法文,中国佬),然言谈举止,与西人无异。他说:“建图书馆是公共事物,建藏书楼是私人事物。”存道先生亦在一旁言道:“图书馆与藏书楼虽说皆以藏书为本,却有桔枳之分。前者为公业,后者为私业。我的朋友视私业如草芥,故有此非凡之举。”

  葛存道计划把图书馆建在淞沪路。在筹建期间,上海的一个私人藏书楼主范公明,就以同行的身份前来表示祝贺了,来的时候,还带着自己的墨宝,“藏书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范公明也曾在日本留过学,自称是宁波“天一阁”藏书楼楼主范钦的六世孙——直到最近,才有人考证出他与范钦没有任何关系,只是范钦的众多崇拜者之一。就在他向葛存道表示祝贺的同时,那个除掉葛存道的计划,就已经在他的“寸心”之中盘旋了。

  当然,尾随葛存道从上海来到杭州的,并非范公明本人,而是一个名叫窦念诚的职业杀手。近年有人望文生义,试图通过考证,得出窦念诚和窦思忠是族亲的结论。因为到目前为止他们所提供的材料仍然经不起推敲,这里也就忽略不提。顺便说一下,窦念诚刺杀葛存道一事后来之所以败露,是因为他与另一个案件有关。1913年3月20号,窦念诚在上海车站参与了对宋教仁的刺杀。随后,随着宋教仁一案调查的深入,窦念诚终于被国民政府逮捕归案。扯住一个线头,就会拽出整个线球。在受审期间,他把当年刺杀葛存道的事也招了出来。不过,这已经是1920年的事了。下文即是窦念诚当时的供录——奇怪的是,此人竟然是邹容的崇拜者!

  鄙人亦是个老革命了,在日本留学时就走上了革命道路。其时,鄙人最尊崇的便是培罗弗卡亚(注:即索菲娅?佩罗夫斯卡娅,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因行刺沙皇而被绞杀,时年27岁)。如今鄙人崇拜的人是邹容。他虽是个舞文弄墨的,可却是个硬骨头,放个屁皆是林中之响箭。

  在日本时,鄙人已加入了暗杀队,思量以后能有机会行刺慈禧。仿培罗弗卡亚,暗杀队人人皆有一副白手套。脱手套须顺着指头次第下拽,神气得很。当时有一位化学家,从广州来,教众人制造炸弹。回国后,鄙人又认识了一个叫吴樾的人。他会下围棋。他说,你看这棋,打,虎,夹,劫,冲,断,紧,点,压,扳,扑,长,退,封,拐,卡,间,挤,粘,挖,枷,爬,吃!招招见血。日后他用炸弹去炸满清大臣。大臣一个没死,他却给炸死了。事先他留有遗言,说他并非针对某个人,而是要借此惹怒朝廷,致使朝廷变本加厉,滥杀无辜。如此这般,民众便会造反。皮球愈拍跳的(得)愈高么……

  受吴樾激励,鄙人开始单挑……杀戒一开,便如还俗和尚,不吃荤腥,肚皮便不乐意了。不瞒你说,鄙人曾到安庆找过徐锡麟。此人有两项至爱,一是枪,二是太太的三寸金莲。为接近他,鄙人带去的贡礼便是只三寸绣花鞋。鄙人思量,事成之后,定要摸摸那个三寸金莲。那还用问,找徐锡麟并非投靠他。有人送鄙人一些碎银,要鄙人取他的性命。银子由谁所出,鄙人概不知情。鄙人是从中间人手里接的。是年六月(注:当指1907年的6月)到安庆,因逛了一次窑子,错失了良机。再想接近他,他已出事了,心都给挖出来炒吃了。事没办成,银子却花了。中间人前来讨债,鄙人说,尚未动手他就死了,不正合了你的意么?娘稀屁,他说徐氏之死,非你之功,银子定要如数退还。鄙人无奈,索性将他杀了。

  然也,葛存道亦是鄙人干掉的。这回是主家亲自找上了门。他姓范,模范的范。鄙人问他为何要干掉葛存道。他说,家有家规,行有行规,姓葛的坏了规矩。他要鄙人到外地干掉葛存道。嗨,要在上海干的话就顺手多了,可他不允,非要鄙人到外地下手。为读书人做事,就这点不好,唆!先生说我唆,他比鄙人还唆。葛存道常去杭州葛岭,那里有他的生意。他返回杭州前,鄙人先他一步到了杭州。娘稀屁,干这一行的,不能太好奇,可鄙人当时年轻,偏偏有这怪毛病。在杭州一家茶社里,鄙人正欲下手,忽听他与友人提及《革命军》一书,英文的,说他次日即可收到。《革命军》乃邹容所著,鄙人甚是喜爱,已有多种版本,惟独缺了英文的。鄙人心中顿生一念,何不多等一日,待他收到书以后,再连人带书一并拿下?尔后,又听他与友人谈起魏源的《海国图志》,法文的。《海国图志》在日本甚是风行,鄙人曾披阅多遍。书中有一名言,叫“师夷之长技”。此话甚妙,妙就妙在它说的是鄙人。鄙人便是“师夷之长技”,才玩起左轮手枪的。

  不料多等了一日,竟然再难见到他了。然而,既收了人家的银子,就要守信。鄙人只好在杭州潜伏下来。有志者事竟成,几日之后,鄙人又在葛岭见到了他。葛岭有一片菩提树,正开着花,鄙人爬上一棵藏了起来。虽说树叶扎脸,可鄙人还是甚为高兴。鄙人将食指如春蚕一般紧贴于扳机,等他从茶社出来。约过了一个时辰,他走出来了。这回,鄙人没让机会溜走,左轮在树枝上跳了一下,葛存道便仰面躺了下去。甘蔗哪有两头甜,事情虽然干得漂亮,可鄙人亦挂了彩。从树上溜下来时,额头给树枝蹭了一块皮。瞧,至今尚有疤痕,如同胎记一般……

  胡安遵葛存道遗嘱,将他埋到了淞沪路边的一片林子里,那里离他所筹办的图书馆只有一步之遥。他死后,林心仪女士继续筹办那个图书馆。一年以后,林心仪悒郁而死,于是,那个计划中的图书馆,就像被风吹散的空中花园,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

 @ 革命友谊  
李洱  
 

  刚来信阳时,信阳还给俺开过一个欢迎会,交代俺要认真改造。城里开完欢迎会,一颗心就飞到了劳改队。俺听说有个熟人去年就来了茶场,很想早点见到。可到了这里,却听说他死了。俺晕头转向,半天醒不过来神。将心比心,葛任大老远跑来,看到的却是一个死爹,那是啥滋味?可葛任呢,不愧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他化悲痛为力量,很快就投入到了火热的生活。

 
  是的,埋掉了父亲,葛任没有再回青埂。他每天就呆在胡家大院里,翻翻书,画画画。对,俺说的火热的生活,就是指学习生活。那会儿,冰莹有个老师,叫徐玉升,他对葛任的画很欣赏,边看边啧啧称赞。姓徐的以前也是葛存道的朋友,葛存道要开图书馆,他还捐献了一笔钱。葛任整天和徐玉升呆在一块,并且常常结伴出游。那会儿,冰莹常跟着他们玩。跟屁虫?你说得对,俺也是个跟屁虫,也常跟着他们跑来跑去。

  都看到了吧,俺不是吹的吧?俺和葛任的革命友谊,在那个时候就建立起来了。除了让俺跟着他玩,他还教俺读书、识字。同志们,现在封建主义被打倒了,帝国主义也夹着尾巴逃跑了,连美帝的后院拉丁美洲也着火了,同志们才会说读书无用论。可那会儿呢,帝国主义、封建主义,都还骑在人民头上拉屎拉尿,不读书不行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