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_德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话。因为违背良心的行动既无益处也不光荣。”

    教皇的代表后来沮丧地报告:“十分之九的德国人欢呼‘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的少数则高呼;‘罗马教廷该死’!”查理五世面对汹汹群情,不敢处置路德,他只能命令不许任何人向路德提供帮助。但这道命令毫无作用,萨克森选帝侯直接派军队把路德送到瓦特堡隐居。人们对查理五世深为不满,在一则标语上写道:“国家不幸,弄了个孩子当皇帝!”

    2、他是这个时代的刀剑和喉舌

    在瓦特堡,路德做了另一件伟大的工作,对德意志民族来说,这件事情比维滕堡教堂大门上的论纲要重要的多。路德把《圣经》翻译成了德文。在他之前,并非没有人翻译过,路德做的是第二十一个版本,其他版本大同小异,而他的版本却是上溯到最早的,完全未经人们篡改的版本,是直接从希腊文翻译过来的。开始他只译了《新约》,十二年后,才将整部《圣经》译成。

    最可贵的是,他是用德意志人最常用的语言翻译的,这种语言属于人民,他由此确定下来了一种通用的“标准”德语版本,他自己说:“我为这件工作不得不问一问家里的母亲们,问一问胡同里的孩子们,问一问市集上的贩夫走卒们,我要亲眼看他们在谈话时是如何开口的。”

    路德创建了统一的德意志语言文字。民族语言的统一,是文化和心理的统一,是一个民族国家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德国来说,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后来的德国诗人海涅说:路德把一种死了的,可以说已经埋葬了的语言,译成了另一种还完全没有出生的语言。

    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古登堡印刷术则迅速把德文版的上帝之声传递到各地,被方言分开的各邦终于可以用同一种声音与上帝交流了,德意志的乡村和城市,贵族和农民被一条无形的血脉联系在一起,不管他们是否情愿。

    路德的译文非常优美,从康德到黑格尔,从歌德到海涅,都对他的译文抱有深深的敬意,因为路德的译文正是这些文化巨人学习德语的课文,是他们走上人类智慧顶峰的最坚实的一块石阶。

    正当路德在桃花源中著书的时候,德意志已是天翻地覆。先是骑士起义,接着是闵采尔农民起义,人们读着路德早年的缴文走上战场,比如那句:“我们为什么不在他们的血泊中洗清我们的双手呢?”

    但此时,路德的立场变得温和,他说:“能够制止这场*的只有我可怜的躯体,既然上帝不希望保护我,与基督比较起来,我的脑袋不算什么。事业本身不需要进行讨论,刀剑也无补于事。上帝必须主宰一切,人的关心和力量与它无益。”他试图阻止起义,甚至与闵采尔辩论,他中途改变立场,使起义者与他分了手,他失去了上百万颗人心。

    在这场起义中,德意志三分之二的农民投入战斗,人民要求统一,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要求取消农民的不公正状况。在19世纪中叶,俄国小说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曾指出:德意志的目标是它的基督教抗议宗精神——不单纯是路德时代的那种抗议宗精神,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抗议宗精神,一种对罗马世界的持续不断的反抗。

大国崛起·德国 第一部分 宗教(4)

    这场大起义历经十余年,才被彻底*下去。13万农民被杀,而且杀得残酷无比。

    一位候爵禁止为那些眼睛已经掉出来的农民包扎伤口。其实早在起义前,贵族领主就随意虐待农民,一个农民跪在领主面前,恳求保留右手,以砍去左手为代替。但不管农民怎样哀求,他的右手还是被剁掉了。米郎克松在一本书中写道:“对于德意志这样野蛮成性的民族来说,农奴制确实太温和了。”这是对德国历史的一个耐人寻味的注解。

    失去了人心的路德寻找到了新的皈依,那就是音乐。其实德国人正是在音乐中寻找到迷失在生活中的自我,他们的恐惧与失落都在音乐中得到解脱,音乐使他们摆脱了庸常的生活。从某种程度来说,音乐就是德意志的另一个上帝。

    路德在年老的时候与德意志皇帝查理五世和解,他放弃了自己当年独立的思想,这是一个典型的德意志悲剧,这一幕也在许多德国人身上重演。

    而那位皇帝查理五世,在一位公爵请示是否挖出路德的尸体并毁掉时,他答复道:“我的敌人是活着的人,而不是已经死去的人。”

    也许有人痛恨路德,有人敬仰路德,也许他有许多弱点,但无人可以忽视他的存在,也无人可以否认路德对德意志的意义,是他将整个民族的嘴和心用德语这条线联在一起,是他通过与古登堡印刷术的结合,改变了德国的政治、文化状况,使德国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之路。正如后来海涅对他的评价:

    “他是这个时代的喉舌和刀剑。……一个冷静的有学问的词语制造者和一个有灵感的陶醉于上帝的先知,他呕心沥血地工作、来研究他的费劲的教义上的特点,而在晚上他则拿起长笛,凝视天空的星星,把乐曲和对神的敬畏融合在一起”。

大国崛起·德国 第三部分 沉沦(1)

    面对中欧兴起的庞然大物,欧洲极为不安,有人说“欧洲失去了一位主妇,得到一位主人。”但已没有哪个国家敢轻易招惹德国,人们在不安中注视着德国,看这艘“横冲直撞的铁甲舰”会走向何方?

    1、德意志民族经过漫长的分裂之后终于得到了统一,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致力于和平与公正

    【图片:帝国大厦】

    德意志帝国成立后,俾斯麦以多重角色为帝国大厦奠定基础。他是一个贵族,心中充满着贵族的荣誉与责任,于是他保留国家的上层,使容克和军队成为国家的支柱。帝国的行政机构看似是联邦主义,各邦表面上没有失去原有地位,但实际上权力属于普鲁士控制的帝国政府。军队、外交、关税和银行、财政、法律等等都掌握在帝国政府的手中。

    普鲁士占有帝国55%的土地和61%的人口,帝国的皇位由普鲁士国王的家庭世袭,皇帝有权召集两个立法机构——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开会或宣布解散。而议会的权力很小,有人戏称德意志帝国议会只是一个“发表独白”的“没有政府的议会”。其实早在19世纪40年代,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就提醒议会的代表们,说他们“只能提出请求而不能发表意见。”

    而后来的威廉二世则反对立宪和政党,他说:“朕的意志是最高法律。”他宣称:“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决议。”

    这个庞大的帝国没有内阁,只有一名大臣,就是帝国宰相,而政府各部的负责人由首相任命,称为国务秘书。许多人向俾斯麦建议建立一个内阁,但他说讨厌浪费时间来说服同事、朋友和顾问们,他的政策本就是明智的。

    容克和军队在这个帝国的传统地位不但没有削弱,反而进一步加强,容克不仅进一步把持政治权力,而且积极投入经济领域,从而拥有了巨大的经济实力。而军队凭借他们在统一之战中的巨大作用,拥有了对政坛和普通老百姓的巨大影响力。*说:德意志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俾斯麦是一个经济师,他建立统一的市场,出台商业法、营业自由法、关税法、货币法等经济法规使德国经济发展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统一时,面对境内7个不同的货币区和33个具有钞票发行权的银行,俾斯麦做的是统一德国货币,以马克作为法定货币单位。1873年,德国建立黄金储备,改银本位为金本位。

    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急先锋。在这期间,统一市场和铁路发挥着令人吃惊的作用。

    德国铁路是以经济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政府规划建设,私人进行投资,在政府的担保下,银行的贷款使德国铁路建设从未遇到过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德国加大对铁路的管理,俾斯麦于1873年创立了“帝国铁路局”来协调全国铁路的建设、装备和营运。为了统一和简化各种铁路公司的运费体系,原本67家德国铁路管理局和1357种运费的德国铁路终于在1876年联合在一起,形成了统一运费和系统化的铁路管理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