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大风推推搡搡,在半空中惊慌失措地
奔跑
冷空气像从雪山飞来为季节殉情的巨鹰
向城市俯冲。几近干涸的河流
浑浊的水不由自主地抽搐,却不能结冰
它被突如其来的狂暴吓傻了,仓皇地向
东、向东
高楼失去了平日的洒脱
关上所有的门窗以防严冬的侵袭
可是冬之神无情的标枪偏偏瞄准这庞然
大物
大块玻璃惊叫的同时整个破碎
房间里瞬间灌满了冰冷
街上的行人一路小跑
为不得不做的事情像风一样奔忙
他们比落叶有目的,却比
一栋碎了玻璃的楼更加护不住自己的内心
正午的太阳昏黄着天空的闹钟
时间的通道不会冻结,我以此揣测
在寒流的后面,一定有谁在催促着它
申 艳,女,河南省周口市人,2004年开始诗歌写作。曾在《诗刊》《星星》《扬子江》《诗歌月刊》《大河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现任周口市诗歌学会副秘书长。
途中幻影(组诗选四)
焱 冰
月光
深夜的胸前是千山万水
月光摇摆,身躯皎洁
月光在深夜里支撑。深夜
迫使月光弯曲
我将亲手打开一座迷宫
打开深夜的万丈孤独
我要将自己与过去的自己
活生生地割断
除了幻梦,我一无所有
我将以我独特的温度
彻底拒绝月光
连同这个令我失望的深夜
黄 昏
黄昏只适宜注视
不适宜由我亲手
来为你的世界重新揭幕
短暂、清晰、透明的黄昏
收敛了心中的烈火
在黄金腐烂之前
我们必须快速点燃手中
纯净的火把
黄昏谨慎地对待落日
也不拒绝触手可及的黑夜
黄昏也会轻手轻脚地离去
仅在我的额角
留下一个冰凉的唇印
准 时
八点准时上班,准时
把火焰放进岩石
屋檐下不再有雨滴吟唱
不再有人望穿秋水
准时打开窗户,让风
穿墙而过
打开尘土,让新鲜的蝴蝶
飞出来
村庄准时沉睡,准时听到
青草倒下的声音
那些倾斜的栅栏、缓慢的马车
记忆准时醒来,让花朵
吸纳混浊的夕光
我也要放弃生死、一次迁徙
暮色提前。而我
不可能比我的影子跑得更快
不可能比那个等我的人
更加准时
海 浪
海浪伏下身去。泯灭并深埋
连同它的午夜
偏狭和滔天的锦缎
宿命的海浪,寝食难安的海浪
哽咽从前胸来到后背
身体里没有了起伏
总还有风从宁静的星空吹来
海浪望着海浪
既不拥抱,也不远离
化身为无可依赖的海鸟吧
飞掠摇晃的海面
紧贴着刚才的疼痛
那倒立的大海注定破裂
蔚蓝的心脏里
孤独和爱意终将一一呈现
焱 冰,1972年生,原名郭焱冰,大学学历,文学学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煤矿文联《阳光》特约编务。河北永年县人,现居邯郸市。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发表作品,曾在《诗选刊》《星星》《新诗代》等刊物发表文字。作品入选《当代诗人诗选》《新诗代年度诗选》等。
“我多想写写爱情”
李 寒/译
亚历山德拉·彼得罗娃诗选
亚历山德拉·彼得罗娃,诗人,1964年4月30日生于列宁格勒。毕业于塔尔图大学语言文学系。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工作。九十年代末,因在巴比伦网站发表的组诗,获得1999年安德列·别雷奖提名。作品大多发表于《星星》《大陆》《米京杂志》《新文学评论》《旗》《镜子》等杂志。出版诗集《断线》(1994年)和《身份证》(2000年)。曾与文学评论家格列波·莫列夫结婚。九十年代初迁居以色列,自1998年起定居罗马。
亲爱的人,我不懂你的语言
亲爱的人,我不懂你的语言。
苹果从云中落下来。
我们等待着雨。
我们相互送别这已是第几个夜晚。
我们不会至死相爱,但可以爱到洒水车之前,
可以爱到太阳侧面转向南方之前。
这些墙壁内部变得越来越宽敞;你看
最后的书架在今天也透明地开放,
可我们的友情却如此黑暗且摇摆不定,
恰似拼写旧字母:
你说了话,我不懂,尽管,也许。那意思
是好的。
窗帘撕破,屋门洞开,手
只是仓促地握了握——走向哪里……
你同样是突然冒出的痛苦事件,
穿堂风,给一个人打上补丁。
1988年,塔尔图
树木沉默着歌唱
树木沉默着歌唱:
“森林燃烧起火焰。”
由于泪水我不能和它一起
用自己的无言歌唱。
我,如同格林兄弟的蹩脚裁缝,
向着它的枝条生长
(为了不让风把我带走——
我手中拿了一把熨斗)。
“我感觉,记忆比浇铸的生铁
还要沉重。
但记忆——是模塑品,是量器,是东西,
你已不是原来的那人。
火焰与狂风控制了一切,
那曾经美好的一切。
沙子与灰烬替代了它们”。
树木就这样歌唱着。
在一月,我的火车仿佛陷入隧道
在一月,我的火车仿佛陷入隧道,
用不着拿起武器,披起军大衣,
在此不可能取得胜利:这个一月无边无际;
它永远地赋予我,如同先天的耳聋。
我今天发现:什么地方有些不对劲儿。
请看:朋友们从手掌中滑落,好像冰块,
小鸟们被冻僵。亲爱的,你们怎么了?
站起来!你们是不是很冷?
只有火车站的灯光在梦中环绕。
好像死人。它们悄悄地走近。
不知是谁把我的车厢门打开。
你看我的家就在身后,柴油机车不知去向
……
当我醒来:我的背后是大雪覆盖的森林。
可我的家门却被钉得紧紧。
其他的一切都枯萎了。多多想写写爱情
其他的一切都枯萎了。我多想写写爱情。
写你让鱼滑脱,随后又把它捉住。
写我的寻找,抱紧,接受。
写锯子把花一朵朵层层剥离。
星相的世纪把空旷带走和打碎
化为成百上千车厢的镜子。
是谁在走廊中奔跑,把门弄得砰砰作响;
它无边无际;但在尽头显现出停泊的岸口。
你曾对我说:看,这是大海,尝尝它的味
道吧。
这是贝壳,这是蝴蝶绸子般的触须。
我们把沉重的小船拖向水底。
砂子的细屑在波浪中缩紧。
我们在水底湖泊一样平躺着。
而且忘记了,开始从数字“1”算起。
安热丽娜·波龙斯卡娅诗选
安热丽娜·波龙斯卡娅,俄罗斯女诗人,1969年生于莫斯科州的马拉霍夫卡。自十七八岁便开始自觉地从事写作。本职为冰上芭蕾舞演员。1995年至1997年曾生活在拉丁笑洲。
第一本诗集《我的天上明灯》出版于1993年,在此前已经在《接班人》杂志正式发表过作品。1998年莫斯科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第二本诗集《波龙斯卡娅诗集》。
结束了自己的冰上生活后,安热丽娜决心投身于文学事业。作品陆续发表于一些著名期刊,如《莫斯科共青团员报》《事实与论据》,以及《莫斯科信使》《都市评论》《诗刊》等杂志。
1999年,在《世纪报》的资助下,出版了诗集《普通人眼中的天空》,并且得到了“Europa+”电台推介部经理瓦朗佐夫的宣传报道支持。此书曾在1999年9月第一届莫斯科国际诗人节上展出。同年10月,在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举办的国际研讨会上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