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疏导。
这就是泥沙俱下的生活,这就是新的一代人。报章上有人管他们叫“跑了的一代”,我觉得在他们如此年轻的时候,就遭遇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严重的灾难,是不幸也是大幸。恐惧可以接纳,却不能长时间的沉溺,逃跑更是懦夫退缩的行径。当你有能力直面灾难,细细将它们剖析,在灾难中看到鲜花依旧在不远处开放,那就有了不再惧怕不会逃跑的气概。
第二部分好脾气的悖论
记得一位老妈妈曾对我说,要为儿子挑一房好脾气的媳妇。我说,你怎么考察呢?她说,看为娘的脾气就知道女儿的性情了。过了几年,我问老人家,媳妇怎样?她说,啊呀呀,再没那么凶的了,属煤气罐的,一点就着!老人又说,轮到给小儿子说媳妇,这回特地挑了一家悍妇的女儿,果然竟是极温顺的。你说这是怎的回事?!她瞪着苍老的黄眼珠问我。
我不知道老妈妈的遭遇是否具有普遍性,也不认为脾气孬好是恋爱的先决,只是环顾四周的家庭,像这般悖论的情形,似乎还可找到不少。
一个在充满了爱意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却丧失最起码的温情,凶残地对亲人举起屠刀。一个极朴素的母亲,孩子反奢糜成风。钵满缸流的富家子弟,横起杀人越货的贼心。勤俭本分人的后代,摇身成了江洋大盗。目不识丁的双亲,养育半打硕士博士。荒僻的山野,走出雄才大略的军师。贫寒人一旦发达,挥金如土。富甲天下的豪门,一毛不拔……
家庭通常是一个古老的模具,克隆出与前辈酷似的后代。此等异样情形,实在是一个悖论。设想因为父母脾气躁动,孩童自小在疾风暴雨中成长,经受锻炼考验,耐力反倒出众。家长若老好人,四处懦弱逢迎,对孩子也惟命是从,自然易养出暴戾乖张之徒。周围的人手脚不停,操心不止,孩子手到擒来,好端端的惯成特号懒包。爹妈若一觉睡到日头红,孩子必得自我张罗早饭,无意中造就一个勤快人。所以除了正面的培养,有时候,不妨利用悖论。
你想得到一个勇敢的孩子吗?月夜里,虽然他年纪幼小,体质孱弱,也让他横刀跃马地走在黑暗中,给你带路。
你想得到一个慷慨的孩子吗?无论你多么富有,不要平白无故给他金钱。每一分硬币必须让他用汗水兑换,然后不问那钱的去处,给他以完全的支配权。
你想得到一个清洁的孩子吗?看到他肮脏时,千万不要帮他洗涤,坚决袖起你的手,由着污浊下去。直到他自己忍无可忍,动手改变这局面。在新与旧的对比中,觉悟到洁净是一种舒适的状态和文明的美德。
你想得到一个智慧的孩子吗?当他遇到难题请教你的时候,除了给他一本书,什么都不要讲。坚决管住你的嘴巴,这是百发百中的诀窍!在几番艰苦的摸索之后,他自然在失败与挫折里聪明起来了。
你想得到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吗?当他求助的时候,狠下心来,置若罔闻地看他哭泣和摸索。千万记得要装傻。不但要装得像,如果你有余力,最好再给他捣捣乱。孩子便会牢牢记住,世上最重要的事是依靠自己。
你想得到一个善于倾听虚怀若谷、友好待人的孩子吗?当孩子兴致勃勃讲话的时候,毫不留情地把他打断,嘲笑他,然后走开,留他坐在那里孤独地发呆。如是者三,只要他不是一个过分麻木和愚钝的孩子,汲取了反面教训,就能学会宽容与共享快乐。
你想得到一个不推诿责任、不惊慌失措、在困境中依然沉着坚定的心理健康的现代人雏形吗?当他跌倒时,不要代他埋怨路的不平,不要伸出搀扶的手,甚至在他伤口流血的时候,也让他自我包扎。坚持冷静地作壁上观,孩子便在困境中顽强地爬起来,艰难昂扬地成长。
还可以举出很多看似生冷而盎然的手段。这也是一个悖论。谁又能说这里不溶解着父母更深的养育之爱和良苦的用心锻造呢?
第二部分轰毁你心中的魔床
魔鬼有张床。它守候在路边,把每一个过路的人,揪到它的魔床上。魔床的尺寸是现成的,路人的身体比魔床长,它就把那人的头或是脚锯下来。那人的个子矮小,魔鬼就把路人的脖子和肚子像拉面一样抻长……只有极少的人天生符合魔床的尺寸,不长不短地躺在魔床上,其余的人总要被魔鬼折磨,身心俱残。
一个女生向我诉说:我被甩了,心中苦痛万分。他是我的学长,曾每天都捧着我的脸说,你是天下最可爱的女孩。可说不爱就不爱了,做得那么绝,一去不回头。我是很理性的女孩,当他说我是天下最可爱的女孩的时候,我知道我姿色平平,担不起这份美誉,但我知道那是出自他真心。那些话像火,我的耳朵还在风中发烫,人却大变了。我久久追在他后面,不是要赖着他,只是希望他拿出响当当硬梆梆的说法,给我一个交待,也给他自己一个交待。
由于这个变故,我不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我怀疑我的智商,一定是自己的判断力出了问题。如此至亲至密,说翻脸就翻脸,让我还能信谁?
女生叫箫凉,箫凉说到这里,眼泪把围巾的颜色一片片变深。失恋的故事,我已听过成百上千,每一次,不敢丝毫等闲视之。我知道有殷红的血从她心中坠落。
我对箫凉说,这问题对你,已不单单是失恋,而是最基本的信念被动摇了,所以你沮丧、孤独、自卑还有愤怒的莫名其妙……
箫凉说,对啊,他欠我太多的理由。
我说,人是追求理由的动物。其实,所有的理由都来自我们心底的魔床——那就是我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观念。它潜移默化地时刻评价着我们的言行和世界万物。相符了,就皆大欢喜,以为正确合理。不相符,就郁郁寡欢怨天尤人。
这种魔床,有一个最通俗最简单的名字,就叫作“应该”。有的人心里摆的少些,有三个五个“应该”。有的人心里摆的多些,几十个上百个也说不准,如果能透视到他的内心,也许拥挤的像个卖床垫的家具城。
魔床上都刻着怎样的字呢?
箫凉的魔床上就写着“人应该是可爱的”。我知道很多女生特别喜这个“应该”。,热恋中的情人,更是三句话不离“可爱”。这张魔床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我们以为自己的存在价值,决定于他人的评价。如果别人觉得我们是可爱的,我们就欢欣鼓舞,如果什么人不爱我们了,就天地变色日月无光。很多失恋的青年,在这个问题上百思不得其解,苦苦搜索“给个理由”。如果没有理由,你不能不爱我。如果你说的理由不能说服我,那么就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我已不再可爱,一定是我有了什么过错……很多失恋的男女青年,不是被失恋本身,而是被他们自己心底的魔床,锯得七零八落。残缺的自尊心在魔床之上火烧火燎,好像街头的羊肉串。
要说这张魔床的生产日期,实在是年代久远,也许生命有多少年,它就相伴了多少年。最初着手制造这张魔床的人,也许正是我们的父母。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那样弱小,只能全然依赖亲人的抚育。如果父母不喜欢我们,不照料我们,在我们小小的心里,无法思索这复杂的变化,最简单的方式,我们就以为是自己的过错。必是我们不够可爱,才惹来了嫌弃和疏远。特别是大人们的口头禅:“你怎么这么不乖?如果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凡此种种,都会在我们幼小的心底,留下深深的印记。那张可怕的魔床蓝图,就这样一笔笔的勾画出来了。
有人会说,啊,原来这“应该如何如何”的责任不在我,而在我的父母。其实,床是谁造的,这问题固然重要,但还不是最重要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一个孩子,就是在最慈爱的父母那里长大,他的内心也会留有很多创伤(大意:原谅我一时没有找到原文,但意思绝对不错)。我们长大之后,要搜索自己的内心,看看它藏有多少张这样的魔床,然后亲手将它轰毁。
一位男青年说,我很用功,我的成绩很好。可是我不善辞令,人多的场合,一说话就脸红。我用了很大的力量克服,奋勇竞选学生会的部长,结果惨遭败北。前景黑暗,这可不是个好兆头,看来我一生都会是失败者。于是,他变得落落寡合,自贬自怜,头发很长了也不梳理,邋遢着独往独来的,好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