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葛佩琦回忆录 葛佩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人不幸的遭遇,保持革命者气节。在特赦战犯期间,于1975年以国民党将级军官身份获特赦释放。在党中央直接关怀下,1980年12月平反,后由中央有关部和原河南省委书记证明,于1983年5月经北京市委批准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党的组织关系。 
  葛佩琦同志恢复党籍后,坚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以新的姿态投入四化建设,抱病著述,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为人民奉献余生。 
  葛佩琦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刚正不阿,心胸豁达,坚韧顽强,忍辱负重,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思国忧民,坚信真理,对革命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过。在冤案平反之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广泛地联系和团结群众。他乐于助人,仗义直言,特别关心那些曾受到冤屈而向他求助的人,受到周围群众的尊重。他生活极为简朴,从不以一个老革命的身份自居,始终保持一个革命者的本色。 
  葛佩琦同志离我们而去,我们将以沉痛的心情缅怀他革命的一生。 
  葛佩琦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葛佩琦同志安息吧!
 
  “一二·九”老战士聚会京城深切悼念老战友葛佩琦 

  本报讯 1月25日,部分当年参加“一二.九”运动的老同志聚会悼念老战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葛佩琦。 
  葛佩琦同志1935年参加革命,是“一二·九”抗日救亡学生运动时期北京大学学生会领导人之一。193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后,他长期在国民党军政机关从事我党地下工作,团结广大爱国青年,同顽固势力进行了巧妙的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全国解放后,葛佩琦 同志执教于中国人民大学,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冤狱18年,1975年释放,1980年12月平反。 
  参加座谈的老同志回顾了葛佩琦同志一生传奇般坎坷曲折的经历,高度赞扬了他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心胸豁达,忍辱负重,刚直不阿,坚信真理,坚信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信念始终不动摇的崇高精神,葛佩琦教授平反后,有人曾问他是否感到痛苦和遗憾,他说,过去我经历了坎坷之路,痛苦已经过去,历史出现反复的时候,‘总有人要受挫折,革命的道路没有笔直的。不如人意的事情过去了,’总去想它,就等于自我惩罚。1985年,耄窒之年的葛佩琦教授同部分“一二·九”老战士在中国人民大学与青年学生座谈时,以自己的坎坷经历,勉励青年学生要继承发扬“一二·九”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以这种精神,积极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列。他语重心长地希望青年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相信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人民走上光明之路,也一定能带领人民建设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他鼓励青年人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一二·九”运动的参加者是不计较个人利益的,也是不怕牺牲的,今天在现代化建设中,仍然需要这种精神。青年学生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搞改革,搞四化,需要大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起带头作用,更需要同工农相结合。 
  参加座谈的“一二·九”老战士有邓力群、朱穆之、吕东、袁宝华、韩天石、刘导生、顾大椿、刘居英、任继愈、唐敖庆、胡昭衡、孙思白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力康泰等。 
  (本文载《人民日报》1993年1月30日第四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