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般若之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你如何面对实相? 
    克:我弟弟死亡的那一刻——那一刻可能是好几小时或好几天——我整个人处在一种身体与精神的极度震惊中。那是一种没有任何意识活动的状态。 
    普:那是哀伤的能量。 
    克:比哀伤的能量要大得多了。 
    普:任何想脱离的活动,都会耗损这股能量。 
    克:但是身体无法长时间承受这种震惊。 
    普:那么身体又该如何面对哀伤? 
    克:我等一下会谈到。震惊的感觉,就像一个麻痹的人想说话而不能说话。 
    普:震惊过后又如何? 
    克:思想就产生了,接着才流泪。我对自己说,“我真希望在他死前没说那句残酷的话”,然后又说,“我希望来生能和弟弟重逢。”如果你能面对这个事实就像面对自己一样,那么观者和所观之物就合二为一了。 
    普:这一切都是震惊那一刻发生的事。 
    克:普普,这点我很怀疑,再深入探讨一下。震惊时身体和心灵都无法承受,因此整个人都麻痹了。 
    普:如果当时有能量的话呢? 
    克:震惊太强烈了。因此麻痹才是事实。 
    普:慢一点,先生。 
    克:那么,我们所说的就不是同一回事了。 
    普:在死亡那一刻也会有同样领悟。接着能量就愈来愈少了。 
    克:普普,先暂时不要把死亡扯进来。 
    普:但是死亡的震惊也是一种完整的状态。 
    克:等一下,我将会讨论到这点。死亡那一刻的震惊,通常会把其他东西全都排除,它和观赏美景的震惊完全是两回事。 
    普:这就要看当时的心态了。 
    克:其实要看的是当时的关系状态。 
    普:还有死亡真正发生时的心态。 
    克:没错。但是我们现在到底要讨论什么? 
    普:我们正在探索如何把绝望、死亡、哀伤这巨大的腐蚀能量转化成有益的热情。 
    克:如果能量可以不被念头耗损,那么震惊时产生的能量,那种没有任何动机的能量就不会减少。 
    普:我可不可以问你,把震惊保持在意识中…… 
    克:不在意识中。 
    普:不在意识的范围之内吗? 
    克:这种保持状态不在意识的范围内,如果是在意识之内的,就一定是思想的一部分。你的意识就是思想的组合。 
    苏:但是震惊是意识的产生物啊! 
    克:不是的。 
    苏:不是的话,是什么? 
    克:只是纯然保住震惊而不逃避。 
    普:那个拒绝动摇的实体又是什么? 
    克:没有任何实体的存在。 
    普:那么它是个什么东西? 
    克:只有在脱离事实的活动产生时,实体才存在。 
    普:那么这个实体又要如何结束自己的活动? 
    克:普普,让我们尽量把事情简化。 
    普: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克:我同意它很重要。好,我们假设先有了震惊感,我们一旦发觉自己处在震惊中,我们就脱离了这种状态,然后才感觉哀伤。“哀伤”这个形容词本身就是一种分心的力量。完全维持在震惊状态,意味着没有任何意念活动。因此,你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维持什么。我再重复一遍,意识是意念的组合,而我儿子的死却不是一种意念。这点非常重要。 
    普:那股巨大的能量是否完全平息了所有的意念? 
    克:你要这么说也可以。意念根本无法接触到这种状态,但是我们的传统、教育和各种局限,都教我们如何去改变、逃避或消减这种状态,因此就落入了意识之内的活动。 
    拉:一切问题似乎都是从“定名”开始的。 
    克:这点很有趣。我弟弟死的时候,我什么也不记得了。事后西瓦罗告诉我,似乎我先是处在震惊中,当我从震惊中清醒之后,并没有脱离那种状态,我既没有去找贝赞特夫人,也没有向人求援。我现在才完全明白,在震惊过后我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一种死而复生的突破。 
    普:让我们再回到哀伤。你曾经说过,哀伤不是意念的产物。 
    克:没错,哀伤不是意念的产物。你想说什么? 
    普:没有哀伤,就没有意念。 
    克: 等一等,普普。哀伤不是意念的产物,为什么?因为“哀伤”只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真实的状况。 
    约翰:我们刚才讨论的是震惊后回复清醒时,哀伤就产生了。 
    克:“哀伤”是我们给它取的名字。 
    约翰:那么就是回复到哀伤的“状态”。 
    克: 不,是震惊,然后就脱离了震惊。 
    普:如果我们把“哀伤”这个字眼拿掉…… 
    克:当然应该如此。字眼不是那真实的状况,意念也不是那真实的状况。 
    普:即使你把这个字眼除去,内容仍然是一样的。 
    克:因此可不可以不替它定名?一旦有了名称,就落入意识的范围之内。 
    苏:那真实的状况是不是在意识范围之内的? 
克:我们曾经讨论过,意识的内容就是意识。而这内容也就是意念的组合。当一个巨大的事件发生时,震惊的能量就暂时把意识排除,也许是一秒钟,几天或几个月。震惊的能量一旦消退,你就会开始为这种状态定名,于是就有了意识。但是震惊并不在意识的范围之内。 
第12节 数千年的记录(1)
    
    普: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如何保住愤怒、恐惧或其他强烈的情绪,而不产生任何意念。我们能不能再深入一点来探讨?如果我们能达到上述情况,我们才能洗刷意识里的伤痛、恐惧、愤怒等等黑暗的东西。 
    克:把愤怒或其他情绪保住是什么意思?有可能吗? 
    普:有没有任何东西是没有名称的? 
    克:请继续。 
    弗:有没有一种恐惧是没有“恐惧”这个名称的?如果有的话,这种生命的能量又是什么性质? 
    阿:定名通常是为了能清晰思考。当我们在探索一种强烈的感觉或困扰时,我们总想确切地知道那是什么,我们不想造成任何的自欺。因此名称既是我们的工具,又是困惑的原因。 
    克:名称就是事实吗?“门”这个字和真的门有何区分?“门”这个字显然不是真的门,因此名称不是事实。 
    苏:问题就在我们有没有办法指出真相。 
    克:我们将会慢慢地讨论。 
    拉:“恐惧”这个字眼不是真的恐惧,“门”这个字不是真的门,这两种东西好像不太一样。 
    克:真相能不能说明字眼?没有字眼,真相又存不存在? 
    苏:如果恐惧没有名称是一种什么感觉? 
    克:让我们慢慢讨论。字眼和真正的情绪、情感有何不同? 
    拉:字眼就是意念。 
    克:因此意念就透过字眼这个媒介来表达自己。如果没有字眼,意念能不能表达自己?当然,透过手势、眼神、点头等等姿态也能表达。但表达的程度就很有限了。如果你想表达一种非常复杂的理念,字眼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字眼到底不是真相。 
    阿:我们必须透过感官来接收讯息,当定名的活动一开始,觉知就停止了,接着一连串复杂的字眼就在我的脑子里出现。如果我把这些字眼去除,感觉还是存在的。 
    克:阿秋吉,你说的我不太能确定。普普吉问的是:能够保住感觉而不产生意念的心智具有那些特质? 
    拉:我们质疑的是这种心智能否存在。 
    克:没错。 
    普:意识里有很多东西其实是在字眼之前产生的。 
    拉迪:原始的恐惧就是其中之一,我们能保住它而不产生意念吗? 
    普:我所说的不是如何保住恐惧,我是指其他的感觉,譬如温柔、欢乐。 
    克:你们能不能观察我这个形体,而不带有意念的活动? 
    普:可以。 
    克:你说可以,但是你现在已经在观察我的形体,表示你已经带有“形体”的念头了。 
    普:我们正在“观察”,我可没说是在观察你的形体。 
    克:好,那么你观察的是什么? 
    普:你知道,先生。你只要一说“我正在观察这个形体”,脑子里就一定会产生定名的活动。 
    克:就一定会有一个名称。 
    普:就一定会有定名的活动。 
    克:不一定。 
    普:请听我说,先生。当我说只有“观察”时,你的形体就成了我观察领域中的一部分。我是在观察,但是不只是观察你的形体而已。 
    克:我刚才是建议你把“克”这个字去掉,只是观察他的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