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他把手伸到我的睡衣里,缓缓地抚过我紧绷的肚子,孩子用力踢了一下,正好踢在他
手落下的地方,他愣住了,看看我,满脸惊讶。他的手四处漫游,感受着那些他所熟悉和不
熟悉的地势。“现在,你这里可以装多少个小德坦布尔呢?”
“哦,总是有地方再怀一个的。”
“爱尔芭。”他柔声说。
“白色的城市,一座白色山岭上固若金汤的堡垒。”
“她会喜欢的。”亨利把我的内裤一直褪到脚踝处,然后扔下了床,凝视着我。
“小心点……”我对他说。
“会非常小心的。”他一口答应,解开自己的衣服。
我觉得自己是个庞然大物,就像海洋里一片由枕头和毯子组成的大陆。亨利弯身俯在我
身后,运动起来,用舌头探索着我的每一寸肌肤。“慢一点,慢一点……”我害怕起来。
“行吟诗人在黎明唱的歌曲;以……”他进入我的时候;对着我温柔地耳语。
“……献给他们的爱人……”我接下去说。我闭上双眼,亨利的声音仿佛从隔壁传来:
“就……这样,”又说:“是的,就是这样。”
介绍一下,爱尔芭
……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星期三(亨利三十八岁,克莱尔四十岁)
亨利:未来的某一天,在芝加哥美术馆①①芝加哥美术馆(The Art Institute of Chi
cago),建馆于1891年,其藏品跨越五千年的历史,是美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其印象主义及
后印象主义派的收藏品仅次于法国。其入口处临密歇根南大街,后文中提及其正门口的两头
大铜狮是芝加哥市的标志之一。的超现实展厅里,我穿得并不得体:我尽了全力才从存衣室
里弄到一件黑色长大衣、从保安的更衣箱里搞到一条裤子,我还找到一双鞋,通常鞋子是最
难找的。我还准备去偷只皮夹、去小卖部买件T恤、吃顿饭、欣赏一下艺术,然后再离开这
座大楼,去另外一个充满商店和酒店客房的世界随处转转。我不知道这是猴年马月,应该离
那会儿不太远,人们的穿着和发型和二〇〇一年差别不大。这次小小的停留,我既兴奋又紧
张,因为克莱尔那会儿随时都可能生下爱尔芭,我当然想留在她身边;不过另一方面,这又
是一趟很不寻常、很有质感的未来之旅。我觉得精神饱满,没有任何时光倒错的不安,非常
棒。我安静地站着。这间黑暗的屋子里摆满了约瑟夫·康奈尔②②约瑟夫·康奈尔(Joseph
Cornell, 1930—1972),美国艺术家,他最著名的艺术品就是那些超现实主义的神秘盒
系列,它们的体积都相对较小,从地图、照片到铭牌等应有尽有,有的放在神秘盒里,有的
则放在框子里。康奈尔的盒子有种独特的视觉魔力,在内容选择和物件摆放上,都让人产生
无限遐想,并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个人的象征主义精神。
的盒子,灯光一一射向它们。一名讲解员领着一群学生,她让大家休息的时候,学生们
都乖乖地坐到各自带来的小凳子上。
我观察着这群孩子,讲解员很普通,是位五十多岁、衣着整齐的女人,纯粹的金发,紧
绷的脸。学生们的老师是个好脾气的年轻女人,她涂着浅蓝色的唇膏,站在学生后面,准备
随时管教其中的不安分子。不过我真正感兴趣的是那些孩子,大概有十来个,我猜他们大概
上五年级了。这是个天主教会学校,他们穿着统一的校服,女生的格子花呢是绿色的,男生
的则是深藏青色。他们神情专注,举止优雅,却并不兴奋。真糟糕,我还以为康奈尔很对孩
子们的口味呢。讲解员显然把他们看小了,仿佛在和小小孩说话一样。后排有个女生,看上
去比其他孩子都要投入,我看不见她的脸,只见她又长又卷的黑发,孔雀绿的裙子,显然和
别人不同。每次讲解员提问,这个小女孩的手都是高高举起,可讲解员却总不叫她。我看得
出小女孩有点厌倦了。
讲解员在解释康奈尔的鸟舍。每个盒子都是空的,许多盒子的白色内壁上,画了栖木、
类似真鸟舍里的孔洞,有的还画了一些鸟。这是他最荒凉、最严肃的一组作品,全然没有肥
皂泡沫机的奇幻,也没有旅馆的浪漫。
“谁知道康奈尔为什么要做这些盒子?”讲解员敏锐地扫视着孩子们,等待着回答,那
个穿孔雀绿裙子的小女孩挥动手臂,像是患了圣维杜斯舞蹈病①①圣维杜斯舞蹈病(Saint
Vitus Dance);一种神经错乱症,多累及五至十五岁的女孩。典型的症状是抽搐,大部分
发生在脸部和四肢。一样,可讲解员偏偏就是要忽略掉她。前排一个小男孩羞怯地说,艺术
家一定很喜欢小鸟。小女孩实在忍无可忍了,她直接站了起来,仍然高举着手臂。讲解员勉
强地问:“那你说说看?”
“他做这些盒子是因为他很孤独。他没有可以去爱的人,他做了这些盒子,这样就可以
去爱它们,这样人们就知道他是存在的,因为小鸟是自由的,盒子是小鸟躲藏的地方,在里
面小鸟会感到安全,他也想要自由,想要安全。这些盒子是他留给自己的,这样他也能变成
一只小鸟。”小女孩坐了回去。
我完全被她震撼了,这个十岁的孩子居然能透彻地读懂约瑟夫·康奈尔。讲解员和整个
班上的孩子都不知该如何是好,看起来还是老师早就习惯了她,说:“谢谢你,爱尔芭,你
的感觉很敏锐。”她转身冲老师感激地一笑,于是我看见了她的脸,我看见的是我女儿的脸
。我一直站在隔壁的展厅里,我往前走了几步,这样能看得更清楚一些,我看见了她,她也
看见了我,她的脸一下子放出光彩。她跳起来,撞倒了自己的小折椅。我几乎还没有反应过
来,她已扑进我的怀中。我紧紧抱住她,跪在地上,双手环绕着她,听着她叫我“爸爸”,
一遍又一遍。
所有的人都瞠目结舌地看着我们,老师跑了过来。
她问:“爱尔芭,这是谁?先生,请问您是……?”
“我是亨利·德坦布尔,爱尔芭的父亲。”
“他是我爸爸!”
老师的双手几乎完全绞在了一起,“先生,爱尔芭的父亲已经去世了。”
我哑口无言,可是爱尔芭,我的女儿,却能从容应对。
“他是去世了,”她对老师说,“可他不是一直都死的。”
我开始整理思路,“这个很难解释——”
“他是个时错人,” 爱尔芭说,“和我一样。”老师完全明白了她的话,可我却被弄
得一头雾水。老师的脸在彩妆下有些苍白,但也充满了同情心。爱尔芭捏了捏我的手,暗示
让我说些什么。
“呃,老师您叫——”
“库泊。”
“库泊老师,我可以和爱尔芭单独待几分钟么,就在这儿,和她说说话吗?我们平常见
面的机会并不多。”
“嗯……只是……我们正在实地考察……集体……我不能让您把孩子单独带走,再说,
我不能确定您就是德坦布尔先生,要知道……”
“我们打电话给妈妈。” 爱尔芭说,她在书包里翻了会儿,突然掏出一只手机,她按
了一个键,铃声随即响起来,我迅速地意识到机会来了:另一端,有人接起电话,爱尔芭说
:“妈妈?……我在美术馆……不,我很好……妈妈,爸爸在这里!告诉库泊老师,他真的
是我爸爸,行吗?……哦;太好喽;再见!”她把手机递给我。我迟疑了一会儿,凑了上去。
“克莱尔?”那头传来几声清晰的吸气声。“克莱尔?”
“亨利!哦,天哪,真难以置信!快回家来!”
“我争取……”
“你从什么时间里来的?”
“二〇〇一年;爱尔芭快要出生的时候;”我朝爱尔芭笑了笑,她靠在我身上,把手放在
我的手心里。
“还是我过来吧?”
“这样会更快一些。听着,你能告诉老师我就是我吗?”
“当然——我去哪儿找你们?”
“大狮子这里。克莱尔,你越快越好。我的时间不多了。”
“我爱你。”
“我也爱你,克莱尔。”我犹豫了一下,把手机递给库泊老师,她和克莱尔简短地聊了
几句,总之,她同意我把爱尔芭带到美术馆门口,和克莱尔在那里碰头。我谢过库泊老师,
她面对这个异常的局面始终相当优雅。我和爱尔芭手牵手走出了摩顿翼楼,走下旋转楼梯,
来到中国陶器馆。我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