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虻氖鞘裁矗吭瞪士铡�
所以森罗万象,精神的现象也好,物质的现象也好,不碍心性,这里讲是能成一性,它没有破坏一性。心性确实还是一,从一切现象里头,精神的现象、物质的现象依旧显示出一性。所以想叫妄想,心叫妄心,前面不是说得很清楚吗?妄分别故。什么妄?妄心分别,妄想分别,诸识薰习还是妄想;我们今天讲或者见色闻声、见闻觉知、印象深刻,还是妄想。你能把印象找出来吗?像达摩祖师一样,你把印象拿来;你能不能像慧可一样?我找印象找不到,了不可得。你在你的身体,五官百骸,内外所有器官里面去找,印象在哪里?找不到!无自性,精神跟物质都没有自性,都没有自体,缘生的。所以《般若经》上讲得好,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个可以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一法都不漏。
你要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你的心不就定了吗?不再打妄想,没有妄想好打。这个定不是修来的,自性本定,《楞严经》上讲的「首楞严大定」,自性本来是这样的。湛寂灵明,湛寂就是本定,湛然寂静,本来就是这样的。虽然沦落在六道三途,无量劫来我们的真性有没有动?没动,真性就像我们现在看电视的萤光幕一样,一丝毫没有沾染。我们今天亏吃在哪里?我们今天的亏是把萤光幕忘掉了,执著萤光幕里面的妄相,把妄相当作真的。不知道萤幕是真的,萤幕显的相是幻相、是妄相,我们错误就错在这里。不晓得我们现在六根对的六尘境界,幻相!就像在萤光幕看到的现相是一个样子。六根、六尘、六识,六根、六尘是色法,六识是心法,就是精神,六根六尘是色法,物质;物质跟精神都不存在,当体即空,了不可得,真正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你不了解事实真相,以为这是真有,所以你迷了,在这里头起心动念,打妄想。什么妄想?想控制,想占有。好像控制到、占有到了,生悭贪;没有得到,没有占有住的时候,生怨恨。喜怒哀乐、七情五欲统统是虚妄的,没有一样是真的,这是造业,虚妄的业。业感果报,善业感三善道,恶业感三恶道,惑业苦全是空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在大乘教里头才把事实真相给你讲清楚,讲明白,你能不能体会得到?你读了这些经教,听了这些话,你有没有觉悟?如果一觉悟,那就一了百了,你解脱了,你超越了。那你跟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无二无别,你立刻就解脱了。
如果根尘相接触的时候,依旧起妄想分别执著,你没觉悟。你听了怎么样?没听懂,半信半疑,还是眼前这是真的。就好像我们在看萤光幕上,还是萤光幕里头色相是真的,至於萤幕,完全不知道,哪来的萤幕?这个干干净净萤幕里头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必须等按钮关起来,才发现这是萤幕;按钮打开的时候,你只知道里面的色相,萤幕忘掉了。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清凉大师下面的开示,「是以缘起之法,总有四义,一缘生故有,即妄心分别有,及诸识熏习是也」,这一句是从事上讲的。佛法常说「诸法因缘生」,也常常讲「缘生」,凡是众缘所成的,决定没有自性,就是没有自体。我们看真是所有的有为法,刚才说过不但是物质,包括精神,精神也是因缘所生法,没有自性。因为没有自性,所以各各不相知,正因为各各不相知,所以才形成缘生。这个地方讲得也很好,「妄心分别有」。诸法从哪里来的?物质是妄心分别变现出来的。诸识的薰习,八识五十一心所皆有四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见分、相分,这个东西从哪里来的?诸识薰习而来的,薰习还是属於缘生。精神、物质,总而言之,都是缘生之法,缘生故有。
第二个意思是「缘生故空」,缘生故有,有是有相,有形相、现象,精神的现象、物质的现象,有相,没有性体,无自性。所以前面经文里头讲过,「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叫故空。清凉大师在此地说的这些,实在讲,我们用电视画面,用电脑网路的画面,比清凉大师讲的更容易体会。为什么?这个就在眼前,色相我们能见到,音声我们能听到。音声、色相有没有?有,缘生故有。可是你要晓得这个色相、音声当体皆空,真的是了不可得,缘生故空。缘生所现的相,刹那生灭。整个画面,我们讲萤幕的画面,整个画面,无论这里面是精神的,或者是物质的,能现、所现,能变、所变,岂不是前面所讲的并皆速灭,哪有相知?各各不相知。没有自体,真的是当体即空,《般若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相包括精神的现象,物质的、心理的,统统包括在其中。这是第二个意思。
第三个意思,「无性故有,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即上随缘是也」。无性故有,我们对这一句不太好懂,但是讲随缘又觉得很好懂,无性故有就是随缘。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缘有性无」,这个意思不难懂,任何一法无不皆是,把世出世间一切法包括尽了。清凉大师举经论里面来作证,说明「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跟经上所讲的「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是一个意思。这是什么?前面说过,无中生有。有不能生有,如果有,它就有自体,有体性,有体性就不能随缘。万事万物没有体性,所以它能随缘。随缘随什么缘?妄想!
最近我们从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可以看出无性故有,缘生故有,你能看得出来,这个缘起四义都能在水实验当中看出。我们一个善念、一个恶念都是妄念,正念是没有念头,没有念头是正念。我们现在无念头的时候是不是正念?不是的,我们今天什么念头都没有是无明,不是正念。彻底觉悟的人,大彻大悟,他才有正念;正念是觉,不觉的人没有正念。为什么?不觉就落在无明,无明则妄动,心不清净!没有念头,什么念头都没有,佛在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这叫无想。无想将来的果报,四禅有个无想天,将来你往生就生到那里去了。
无想天是个外道天,完全不觉;换句话说,那里头只有无明,没有别的。无想天的寿量就是他的定力,那个定不是真的禅定,真的禅定得到之后就不会失掉,他的禅定得到之后会失掉。到定功失掉的时候,他的妄想生起来,那妄想不是好的妄想,毁谤三宝。因为他自己以为入到大涅盘的境界,大涅盘是不生不灭,到他定功失掉的时候,我入了大涅盘,怎么还会退转?古圣先贤讲的话不是真的,欺骗我们的。这就毁谤圣贤,毁谤圣贤的过失很大,大在哪里?因为你影响别人,使许许多多修行人看到你这个样子不相信,这个罪就重了。这个罪是什么?断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你的影响愈大,你的罪报就愈重。所以,无想天人堕落都在阿鼻地狱,佛在大乘经上讲的。
所以,不能够把「无想」当作一个好境界,那就错了。重要的是要觉,我们无想,外面境界不明了,事实真相一无所知,那就是属於无想,不是真正的心地到寂静。心地到寂静,它起照的作用,你看三无漏学不是说吗?因戒得定,因定开慧,那是真正的禅定,心定。心定了,心的作用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见,那就对了。无想定里面,虽然他没有想,他的心也是好像是定的,没有照的作用,这就错了。
所以禅,禅的意思,佛在经教里面讲得很清楚。禅定是梵语,翻译的时候叫华梵合译,禅是梵语,定是华语,禅定。因为禅跟中国定的意思很接近,中国人讲定,所以把这两个字合起来,加以解释。解释一般翻作止观,止是定的意思,观里面有禅,禅有观的意思,止观就是禅定。无想定里面有止,没有禅、没有观,这个错了。有观没有止,心是浮动的;有止没有观,心是暗钝的;止观双运,这就是禅定,有止有观,止是如如不动,观是清清楚楚。所以禅定平常也翻作静虑,静就是止,虑就是观,他清楚、他明了。清楚、明了,怎么样?他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跟凡夫不一样。睁开眼睛他见,他不是不见,他见得很清楚,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要有分别、执著,就变成凡夫,禅定没有了。
所以,真正学禅定不一定要盘腿面壁,行住坐卧皆是禅,大乘教里面讲的,「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你们想想看,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