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赞佛功德。当愿众生。众德悉具。称叹无尽。】
  佛弟子见到塔庙,见到佛菩萨形像,礼拜、称赞、供养,这是《华严经》普贤菩萨教导我们的,就是十大愿王的前面三句。「礼敬诸佛」,这是我们要拜,礼拜。「称赞如来」,称赞如来主要是要赞叹佛的功德。然后是「广修供养」。第四句,这属於个人的,「忏悔业障」,虽然是自行,也是化他。
  佛法是师道,可以说佛教跟其他宗教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不拉信徒。不像其他宗教,用种种方法、手段所谓去吸收信徒,我们一般讲是拉信徒。佛门里面没有,这个在佛门是很大的忌讳,但是在现在这个末法期间,也有这个现象了。这种现象说实在话,佛要是在世看到了,会流眼泪,会很痛心。世出世间的圣人,圣贤教诲,都是非常谦虚。儒家的道德落实在礼教,礼乐,礼的精神是自卑而尊人。用很多方法、手段来吸收信徒,这个不谦卑。尤其是「我这个道好,比你还高」,这个话怎么能说得出口?愈是德行高的人愈谦卑。你们看看释迦牟尼佛,有没有一丝毫傲慢心?有没有丝毫是赞叹自己、贬低别人?没有的。我们在《华严经》最后,这是很好的示范,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每个人都非常客气、非常谦虚,「我所懂得的很少,知道不多,不如那些善知识,到我这儿参学,我所学的、所修的都告诉你了,再往上去」,他给你介绍「你就到某某地方去参访某某大善知识」。没有一个是自赞毁他,没有,自赞毁他是菩萨戒里面的重戒。
  我们要问,佛菩萨这样的大德大能,慈悲教化,如何让这些人知道?知道什么?知道自己来学。所以学,诸位要知道是要来求学的,古人说得好,「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你来,到老师这里来学,这是表示你的虔诚恭敬。道学用什么方法你才能得到?无非是「诚敬」两个字,你内有真诚,外有恭敬,印光大师说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所以老师都谦虚,怎么敢做人的老师?不敢。你来学,欢迎,我们都是同学,欢迎你一起来,我们志同道合,一起来学习。同学,不敢自以为是老师。
  我跟李老师十年,李老师大我三十九岁,我们在世间法是祖父辈,都非常谦虚,都不说「我教你」。他怎么说?「我只能帮助你五年」,不说「我可以教你五年」,谦虚、客气!这是什么?这真正叫德行,这是给我们做榜样,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将来纵然是学成了,不可以贡高我慢,不可以自以为是,处处要谦虚。一定要知道,人中高人很多,怎么能轻慢?就是对於一个没有学术的人都不可以轻慢。你看六祖在《坛经》里面讲的,他跟张别驾说得很好,不能轻慢初学,不能轻慢没有念过书的人,往往是「下下人而有上上智」。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你明白这个道理,就不敢轻慢初学。
  这都是佛、菩萨、古圣先贤现身说法,给我们做出榜样,我们要能够体会,要懂得学习。你学会了谦虚,学会了恭敬,你一生的好处就太多了,真正的善知识愿意教你。为什么?佛门里面称之为法器,也就是说他具足条件可以接受这个道学。接受道学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谦虚好学,所谓尊师重道。我们对老师要尊重,老师对学生很客气,不能因为他很客气,我们就把他看成「你是我的学长」,看成朋友,这个不可以。学生对老师一定要恭敬,老师对学生一定是友爱,不敢称老师。我们看古来的大德,老师对学生写信,在书信上,后面不是写「老师」,署名的地方是「友生」,友是朋友。他自己不称老师,称「友生」,你就晓得,友生就是老师。所以老师把学生看作朋友,可是学生一定要把老师真正看作父母一样,这是道德。
  我们要问,佛法既然不能赞叹、不能宣扬、不能拉信徒,经上又讲「众生无边誓愿度」,用什么方法去接引他?你就晓得,『赞佛功德』。所以,早晚课诵、法会里面的仪规都有香赞,都有赞佛、赞法、赞僧。要知道那不是唱给佛听的,是唱给谁听的?唱给没学佛的人让他们听的。他们听了之后,「原来三宝有这样殊胜的功德,我们应该要去看看,要去学习」,这么来的。所以我们用什么来招生,替老师、替佛菩萨来接引大众?用我们的行持,这个重要,这就是三宝的金字招牌;出家人要像个出家人,在家人要像个在家弟子。出家能够把沙弥律仪落实,把比丘戒、菩萨戒落实,你到什么地方人家不尊敬你?一看到,「这是佛门弟子,好人,大好人」。他这么样的赞叹,佛菩萨脸上就有光。如果我们出家人做得不好,走在外面,「你看这个出家人」,让人家批评,让人家毁谤。他不只毁谤你一个,他连佛菩萨都毁谤,这是你做得不如法。什么叫如法?依教奉行就是如法。
  经律论三藏它的作用我们不能不知道。古大德跟我们讲得很清楚,禅是佛心。禅是什么你要懂,不是盘腿面壁那个叫禅。《金刚经》上说得很清楚,释迦牟尼佛教给须菩提尊者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两句话就是禅。这两句是经文,意思不难懂,「不取於相」就是外不著相,「如如不动」就是内不动心。外,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不为外面境界诱惑,叫做外不著相;内里面不起贪瞋痴慢,内不动心。无论是顺境、是逆境,是善缘、是恶缘,都能保持著如如不动,一切都不染著,这个叫禅。所以禅是佛心,教是佛的言语,戒律是佛的行为。你看看三藏经典跟我们什么关系,你不就清楚了吗?比世间的学术关系更密切。世间许多学术对我们作用不算太大,可是佛法可不一样,佛法是我们日常生活,跟我们的关系太密切了。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给我们做了最好的示范,这些都是佛的功德。
  「赞佛功德」,经论里面太多了。《大藏经》里面,还专门有编成歌曲可以演唱的,分量不少。我是略略的翻了一翻,大概也有二、三千首,在从前是可以唱的。现在随著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把赞叹佛功德的,用歌舞、用戏剧,文艺的手段表演出来,赞佛。我知道是有人在做,我没有看过,这是如法的,能把它编成电视剧也是如法的。我们《大藏经》里面有一本剧本,古人编的,那是平剧,书的名字叫《归元镜》。我读过,不但读过,我还流通过几次,印了大概有好几千本。这里面是三个人的故事,第一个是(都是净土宗的)初祖慧远大师的故事,用平剧的方法搬上舞台,第二位是永明延寿大师的故事,第三位是莲池大师的故事。这是净土宗三位祖师的行谊,搬上舞台表演。所以现在能把佛菩萨、祖师大德的行谊,能够用这种手段,就是用电视剧的方式来演出,接引大众的效果肯定比讲经还有效。
  往后这个时代,人们一般听课的意愿逐渐少了。现在人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来,比三十年前的人定力相差很远。三十年前的年轻人,我们讲学生,听课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没有问题。现在,我在外国看到很多大学,学生听课的耐心只有十五分钟。学校请我去讲演,我到学校去的时候,里面老师就告诉我:法师,你的讲演最好不要超过十五分钟。我说为什么?学生没有耐心。我进到课堂一看,果然如此。所以我很感叹,这些年轻的大学生不如我们学佛的同修。我们学佛的同修,你看我常常讲经连续的讲四个小时,大家都很喜欢听,没有一个东张西望,也没有中途退席的。如果说四个小时在大学授课,你那个讲堂没有学生,人都走光了。这就是说,三十年前大学的学生,一堂课五十分钟真的他能坐得下去。现在这些教授在学校上课,怎么个上法?我去看了我才知道,十五分钟上课,然后就提问题、解答问题,再就是聊天讲故事。这样子混时间,还要逗学生们的兴趣,老师很难做,不容易。
  从这个地方使我就想到,前几年凤凰电视台邀请我做了一次讲演,在北京。现场好像有四百多学生,还有几位教授,来自四个学校。我的讲演大概有两小时,居然秩序非常良好,没有退席的。我们讲完之后,他们的董事长刘长乐先生告诉我,他说:法师,你今天这次讲得很成功,过去从来没有过这个现象,听众秩序这么好。我们也是讲好像一个半小时之后,有半个小时让听众提问题,现场解答。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