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徽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徽音对自己的工作挑剔到了严苛的地步,连素以认真著称的梁思成也有些不忍。

  梁思成拣起林徽因废弃在一边的大堆图纸看着,那些或细腻凝重、或精致华美的图案吸引着他。

  徽因笔下灵动的画稿如同她笔下那些灵动的诗句一样,让思成爱不释手。他知道徽因性急,哪天嫌这些画稿碍事,她就会让女佣烧掉了事。

  思成认定这些画稿是有价值的,他找来一个纸箱,在徽因废弃的画稿堆中挑了一些装进箱里保存了起来。

  这些草图后来毁于“文革”浩劫中。

  在成百上千种图案中,徽因和思成最后选定了以橄榄枝为主体的花环图案,还有牡丹、荷花、菊花组成的花卉图案,用以象征革命烈士高贵、纯洁和坚韧的品格精神。

  这些图案后来雕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座上。那是一组华美而浑厚、轻盈而奔放的艺术音符,镌刻在巨大的碑座四侧,谱成了纪念人民英雄的雄浑乐章。

  1952年的夏天,林徽因正忙着为即将在北京召开的亚太地区和平会议的各国代表们准备礼物,她的身体感到了不适。


抢救景泰蓝

  林徽音的双肺已被结核病菌深度吞噬,肾脏已被切除了一侧,她每天吃得很少,夜里全靠安眠药才能睡四五个小时。每当她倒在床上,都有可能永远不能起来;可每当她起来后,就又重新焕发出生机勃勃的创造活力。

  亚太地区和平会议筹备组决定,要给每位代表送上一份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精致典雅的礼物。根据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代表的习惯爱好,决定制作四类礼品:第一类是丝织品,真丝彩印头巾和刺绣“平金”的女子坎肩;第二类是手工艺品,如景泰蓝、镶嵌漆器、“花丝”银饰物及象牙雕刻、挑花手绢等;第三类是精印的画册,包括年画集、民间剪纸窗花、敦煌壁画的画册;第四类是文学名著,主要是中国作家中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作品。筹备组将第一二类礼物的设计和准备工作交给林徽因负责。

  林徽因从小就喜爱美丽的手工艺品,她很快就对这项工作着迷了。她跑了一家又一家生产手工艺品的工厂,仿佛忘记了自己的病痛。她发现这类所谓的工厂,其实只是些小手工作坊。制作景泰蓝那几家作坊的破败零落,更令她格外地吃惊。她了解到,解放前连年战乱,这些东西无人顾及;解放后,这些被视为生产奢侈品的作坊也得不到扶持,只是顾虑到作坊工人的失业问题才勉强让它们存活下来。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这些作坊处于倒闭的边缘。

  林徽因和思成商议,在清华建筑系成立了一个美术组,她想借这次制作和平礼物的机会,抢救这一濒于灭绝的中国独有的手工艺品。美术小组的成员除了营造学社多年的伙伴莫宗江外,还有两个年轻的女学生:常莎娜和钱美华。林徽因和他们一起,到作坊里去了解景泰蓝的生产工艺,观看工人的操作过程。她对每个工序都有兴趣,经常要动手试一试,掐丝、点蓝、烧蓝……神话般的,毫不起眼的坯胎变成了绚丽的艺术品。

  她端详着那些制成品,不满足的情绪涌上心头。景泰蓝长时期仅有那几种图案,不外乎牡丹、荷花、如意……这些带有浓郁宫廷色彩的富贵吉祥的图案虽说也挺好看,可也未免过于单调。她和美术小组的人一起设计绘制了一批新的图案,其中祥云火珠的图案简洁、明快,敦煌飞天的形象浪漫动人。他们把这些新图案拿到作坊中去,徽因就在作坊里看着工人师傅们操作。当样品成功地烧制出来后,她高兴得像个得到礼物的孩子。

  外面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目不暇接,林徽因沉浸在景泰蓝的一花、一叶、一枝这种难度极高而又极富挑战性的工艺品创作中。如同撼天动地的震响中,静静地奏起一支轻灵美妙的乐曲,给紧张的心灵以慰藉,给纷纷扰扰的生活以神韵……学生们注意到,瘦弱的林徽因对艺术有种宗教般的热情。如果这时候看见她那双专注而有神采的眼睛,谁都不会相信这是个身患重病、非常清楚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人。

  亚太地区和平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和平礼物送到了亚太各国代表的手中。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得到了飞天图案的景泰蓝,这位“天鹅公主”喜欢极了:“这是代表新中国的新礼物,真是太美了!”

  林徽因的两位女学生,后来都在中国的工艺美术领域卓有成就。常莎娜后来是北京工艺美术学院院长,钱美华后来成为景泰蓝设计专家、北京珐琅厂总设计师。


徽因、思成都病倒了

  1954年秋冬之际,林徽因病倒了。

  徽因的身体一日差似一日。她这次是真正躺倒了。有关纪念碑的花环装饰图案的图纸堆放在她床边的小柜上,她已没有一丝力气再去构思和描画。《中国建筑彩画图案》序文的校样出版社已送来好几天了,她却虚弱得看不了几行字眼前就一片昏花,冷汗从后背和前额沁出。她整夜艰难地咳喘着,几乎不能有片刻的安睡。她的眼窝深深地陷了下去,脸上没有一丝血色。

  思成也病了,但他还是尽全力照顾徽因。从清华进一次城很不容易,每次,到北京城内的医院去做检查和治疗对他们都是一次考验。为了徽因治疗方便,思成计划着在城里租房子住。可还没待他安排停当,他就病倒了。

  思成得病初期是感冒症状,胸闷、咳嗽、发烧,继而高烧不退。检查结果出来后,证明了医生最初的推测,肺结核复发,必须住院治疗。

  徽因、思成都住进了同仁医院。他们的病房紧挨着,虽然从这间病房到那间病房只要两分钟时间,可两人却病得躺在床上不能走动。

  1955年的春节,徽因和思成在医院里度过。

  在医院规定的探视时间里,再冰和从诫会来看望父母。他们从父亲的病房到母亲的病房,给父母讲述着社会上、学校里的种种事情。他们的到来,是徽因和思成最快乐的时候。他们离去后,徽因和思成憔悴的面容上还久久地停留着微笑。

  徽因、思成的一些老朋友和清华建筑系的师生也不时前来探望。他们大多住在学校,进城一趟很不容易,徽因、思成总是劝他们不要再跑了。

  春节过后,思成的病情稍有好转,医生允许他轻微地活动活动。他每天待医生查了房,护士打完针,就来到徽因的病房陪伴徽因。他坐在病床边的一把椅子上,一只手轻轻地握住徽因的手,像在家里一样,和徽因小声地聊着。因为徽因气力不支,更多的是思成说,徽因听,而思成也总是有那么多让徽因爱听的话题。

  思成告诉徽因,他们的女儿再冰已经写了入党申请书,正在积极争取入党。思成说,这是再冰的秘密,也是再冰为妈妈准备的一份礼物,所以再冰要求父亲和她一起对妈妈保守这个秘密。徽因听着,眼睛里闪过思成熟悉的喜悦而调皮的光彩。她点点头,答应思成严守秘密。

  有时,思成会对徽因讲起他小时候在日本的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徽因有的听过,有的是第一次听思成讲起。但无论听没听过,她同样听得入神。思成担心时间长了徽因劳神,说上一阵子后,就会让徽因闭目休息,他或者回到自己的病房,或者就静静地守在徽因身边。

  眼看着徽因一天天地衰竭,他心如刀绞,却无能为力。他惟一能够做的就是这样守着徽因,拉着她的手,期待着像从前一样,帮助徽因挨过这个关口,让生命重新出现奇迹。

  就在这时候,全国建筑界开始了对“以梁思成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唯美主义的复古主义思想”的批判。

  1955年2月,建筑工程部召开了“建筑与设计工作会议”,会议披露了建国以来基本建设中的浪费情况,认为是建筑设计中的“复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导致了浪费现象的产生。会议批评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主要是指建国后全国各地出现的一批模仿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出的“大屋顶”式建筑。


人间四月天

  三月的北京,乍暖还寒,来自长城以北的大风卷起阵阵尘沙,游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天地间一片昏黄。林徽因一连数日处于半昏迷状态。她艰难地呼吸着,气若游丝。医护人员脚步匆匆,进进出出,用上了所有的办法进行抢救。

  一个星期过去了,林徽因又苏醒了过来。但她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