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尊,『宝树光明紧那罗王』。「宝」一定是指佛法,佛法是宝,通常我们称为三宝。「树」是树立、是建树。建树三宝,有形的是建立道场,无形的是我们自身修道,以自己的德行感化一切众生。「宝树」就是指修道人的自身,身相就是宝,释迦牟尼佛就做出榜样给我们看,他现的相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好光明,一切众生见到佛都生欢喜心,都生敬畏之心,都仰慕佛陀,希望跟他学习,所以他这个相好、这个身就是建树。「宝树光明」这四个字,里面也是包罗万象。道场是建树,我们今天在这里建一个道场,这个道场弘扬正法,这是宝树光明。在家同修学佛,你们结合建立一个家庭,家庭也是建树。你这一家人都能够接受佛陀的教诲,能信、能愿、依教奉行,你这个家庭就是宝树。由此可知,如果你做生意开个店,你那个店就是道场,店就是三宝。然后才明了,原来处处都是道场,这个我们在前面讲过,前面曾经引用《维摩经》里面讲的道场,哪里不是道场?一切时、一切处、一切行业当中,只要你是行菩萨道,无有一法不是道场,这就是佛化世界了。
  所以大家看到经典里面,不要想得那么窄小,一定是寺庙才叫做道场,不知道家是道场,不知道你开的店是道场,不知道你服务的机构是道场;无论是公家机构、是私人公司,你只要是菩提心,行菩萨道,那个地方就是道场。你首先第一个就是度你的同事,天天跟你接触的人,你度他们。你今天为什么度不了他们?你对他们没有爱心、没有慈悲心,看到他们都讨厌,天天造罪业;不知道学佛,还天天毁谤佛。你度不了他,你没有去反省,你为什么度不了他?一昧只怪别人,没有反省自己。过失,实在讲过失不在他那边,在自己这边,我们自己错了。自己如果做得如理如法,你在一个机构里工作,我想上上下下你全都把他度了。你没有智慧,你没有慈悲心,你没有善巧方便,还怪众生业障太重,一句话把人家法身慧命给断送掉了,好像与自己一点责任都没有。错了!应当要学佛菩萨,佛菩萨教我们怎样接引众生?四摄法。
  四摄法头一个是布施,你有没有做到?布施就是服务。你在这个机构团体里有没有真正发心,发欢喜心为一切大众服务?服务的事情太多了,随手!桌子不干净把它擦一下,地下有脏东西捡起来,都是给大众服务。每天带一点糖果,来的时候一个人分一个,布施供养;常常这样做,人家看见你当然就笑脸相迎,就欢喜了。先来布施,先结法缘,然后再爱语。爱语是什么?处处关怀他们、爱护他们,慈悲心现出来了、爱心现出来了,木头人也会感动;妖魔鬼怪也会感动,你是好人,他不会害你。你的所作所为对他们决定有利益,现前就有利益,你能做到这一层,你再把佛法介绍给他们,他们就相信了。他们认为你这个人很好,你为什么这么好?释迦牟尼佛教我的,我依教奉行,这样渐渐不就引进来了吗?可见得我们度不了众生,是没有慈悲心、没有爱心,对待一切众生太冷漠了。你学佛学得再好,人家一看你这个样子,冷漠无情,谁还愿意接近你?你有再高的智慧、有再大的道行,人家也不愿意接触你。慈悲心、关怀、爱护重要,我们这一点疏忽了,没有学到。这个实在给诸位说,这是入佛之门,学佛人的最初方便。你学佛有没有成就,你将来弘法度生有没有成绩,这是第一个因素,第一个关键,你不认真的学习怎么行?
  我们读「宝树光明」,你要晓得这就是讲我们现实的生活,不是讲别的事情。我们在生活当中就懂得怎样做法,如何把它落实在我们实际生活当中。「光明」两个字是果,「宝树」是因,你先建立佛法,光明则是收到度化众生的效果。决定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为什么?佛法真实的利益你已经表现出来了。佛菩萨讲经说法,经上常说的,为什么先说果后说因?果大家看到了,你再说因他容易懂。你先说因,他没有见到果,他不相信,所以一定要把依教修行这个样子展现出来给大家看。这种慈悲热爱是无私的、是清净的、是无染著的,这就是光明,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众生、利益众生。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十三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0063
  请掀开经本第三十五页,倒数第四行,从第六尊紧那罗王看起:
  【见者欣乐紧那罗王。】
  这十尊德号里面,我们要特别留意表法的意思。这一大段是代表回向法门,十回向。回向法门偏重化他,前面曾经介绍十住、十行偏重自利,自利利他,到十回向偏重利他。可是一定要记住,利他行跟自利行是一不是二,自利当中一定有利他,利他当中还是成就自利,这个理事都要很清楚、很明了。第三回向用紧那罗来表法,意思很深很广,这是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是以高度的艺术来弘法利生。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受持是十住位,读诵是十行位,为人演说就是回向位。诸位把佛教导我们点点滴滴连起来看,你就能体会到世尊教学的智慧,教学的善巧方便。回向里面,回向的教学一定是高等的智慧、高等的艺术。『见者欣乐』,凡是接触到佛法,接触到菩萨,修回向心的菩萨,没有不欢喜的。「欣」是欣喜,内心里面生出来的喜悦;「乐」是爱好、乐好,对人爱好,对法爱好,对周边的环境爱好。前面我们讲过「悦意吼声」,悦意是心里面无比的欢乐,我们一般世间人最好的感受是微妙至极,他真正有这样的感受;这也是往年方东美先生所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如果接触,「见者」就是接触,要不生喜乐之心,那就谈不到享受,何况是最高的享受。
  由此可知,如果我们学佛要没有契入这个境界,自己一定要知道,我们的修学一定有偏差,一定有错误。为什么?依照常理来讲,依教奉行的人一定是法喜充满,他得到法味。法味里面一定带给你是法喜,你没有能够得到,你的修学就有错误;不是佛法里头有错误,是你自己修学有错误。错误到底在哪里?虽然每个人不尽相同,但是大致上我们也能够理出一个头绪,找到一个根源。这个根源,实在讲是对於佛的教诲或者佛的教训没有真正理解,所以你在修行的时候,你的功夫不得力。修行,诸位一定要记住,修行就是生活;换句话说,你的生活没有幸福、没有快乐,这就是你修行功夫不得力。修行功夫得力,一定在生活里面会感到很幸福、很快乐,一天到晚欢欢喜喜,修行功夫得力了。
  行门从哪里生的?从解门生的。《华严经》的顺序:信、解、行、证,可见得行门功夫不得力,是解门不透彻,也就是你的认识还不够,认知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无量劫来你累积许多错误的经验、错误的思想、错误的看法做法,你不能舍弃。所以学佛缘就太重要,正如唐朝时候善导大师所说,他老人家虽然讲的是念佛往生,讲的是九品,但是他讲的这个道理可以通一切法门,他说「九品往生,地位高下不同,总在於遇缘不同」,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我们遇到的缘殊胜,我们就可以上上品往生,遇到的缘不殊胜,我们往生品位就下降,这个说法很有道理。
  同样这么一个原则,我们修学功夫得力不得力、有没有成就,也都在遇缘不同。这个缘一般来说有三种,第一个是遇到好老师,《华严经》里面讲善友,你遇到好老师;你遇到好的同学,同参道友;第三你遇到好的修学环境。如果这三种缘具足,不但功夫得力,决定会有成就;三种缘不具足,纵然有善根、有福德,缺少因缘,还是不能成就。《弥陀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要想有成就,一定三种缘都具足。有力量,还要有机会,没有机会不行。机是缘,要抓住机缘,现在人讲创造条件。创造条件也是各种缘具足,条件你才能创造得出来;如果条件不具足,怎么想创造也创造不出来。学佛的同修,哪一个人不想在我们自己居住的环境建一个道场?如理如法的修行道场,哪一个人不愿意?想的人太多了。为什么不能建立?缘不足;缘是讲外缘,外面的条件不足。我们再要问,外面条件从哪里来的?从内缘来的。这就很少人懂得,外面条件是从内缘来的。外面是应,内里面是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