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松下幸之助用人之道 作者:可致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领导者,能察觉到别人未曾注意到的情况和细节,能不断地发现人们的需要和各人能力的潜力,巧妙地运用这些需要和潜力推动事业的发展。

  变通性。创造型人才总是思路流畅,属立体思维、多路思维的人才。他们善于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他们能想出较多的点子和办法,提出与众不同的主张,做出不同寻常的成就。

  疑问性。他们对现成的事从不盲从,而是大胆发问,勇于脱出一般观念的窠臼。他们在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极少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的情况,而是逢事就问个为什么。

  独创性。他们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敢于弃旧图新,独创一面。

  独立性。他们善于独立行事,不轻附众议,平时喜欢研究思考哲学、社会学和人生价值之类的抽象问题,生活活动范围大,社会活动能力强,对自己的未来有较高的抱负,态度直率、坦然,感情开放,不拘小节。

  自信心。他们深信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即使遭到阻挠和诽谤,也不改变信念,自信自己所走道路的正确性。他们总是一往直前,直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达到预期的目的为止。坚持力。一个创造活动的完成,需要百折不挠、持久不懈的毅力和意志。抓住目标后锲而不舍,不得结果决不罢休。特别是在主、客观环境复杂、而问题又百思不得其解、寝食不安之时,有没有坚持力对一位创造型人才就显得更加突出了。想象力。思想中的新观点、形象,来自合理的联想,有时甚至来自幻想和偶然的机遇。想象力丰富的人,联想多、幻想奇,有利于揭开创造的序幕。

  严密性。灵感的火花闪过之后,深思熟虑、精细推敲,是达到完美结果的必经之路。

  幽默感。幽默的性格,会使创造型人才决不因别人的讥讽和轻视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创造性目标。

  勇气。要从事探索,必须不惜冒险犯难,必须面对常人无法忍受的困境,拿出勇气,全力以赴。

  流畅的表达。这一条对创造型领导人才尤其必要。流畅的表达,可以使创造型领导人才并不需要繁琐的语言,就能把复杂的事物、观念表达清楚。他说话单刀直入,很有魅力。创造型人才的内在因素和个性特征,只是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适宜的客观环境才是开发创造力的充分条件,只有必要条件而无充分条件,创造力的开发还要受到很大的障碍。此外,在现代组织管理中,仅仅注意开发某些个人的创造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充分发挥组织集体中人员的创造力,才能真正把事业推向前进。管理学者们把这种开发集体创造力的客观环境,专门称之为“组织气候”。领导者在创造适宜的组织气候方面,负有十分重大的责任。

  应该怎样开发创造力的客观因素和适宜与组织气候呢?下面列举开发客观环境因素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第一、领导者的领导艺术。领导者应当明了,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既可以有利于群众发挥创造性,又可以压制群众的创造性。家长式的独裁作风,会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民主式的启发作风,会大大有利于群众的创造性的发辉。

  据研究,组织中的领导意义,其内涵包括五个方面:启发,决定,交流,奖惩,培养。

  怎样启发?启发就是领导者为了实现某种目标,将一些新见解引进到组织的群体之中,鼓励大家围绕目标采取行动。启发式有以下准则:

  沿用先例,进而创造发展新模式;

  依据高层领导层的决定,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加以创造性的实施;

  充分采纳群众的建设性意见,集思广益,把事业推向前进;

  支持少数创造、革新人才的创见,勇于拓展新路;

  尊重下属的自发、自主精神,让群众在大风大浪中锻炼;领导者自己应有随时随地接受、采纳群众的好意见、好建议的习惯;

  尽力培养组织中每个成员的新思想、新观念。

  领导者在启发方面能做到上述各个方面,对发挥组织群体的创造力是大有帮助的。早在1929年,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十条教授法,也是启发创造力的精辟总结。这十条是:“启发式(废止注入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说话通俗化;说话要明白;说话要有趣味;以姿势助说话;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要提纲携领;干部班要有讨论式。”他的论述浅显生动,至今对我们仍有启迪作用。

  怎样决定?传统的习惯总认为:“领导者作决定,下级服从”是天经地义的,其实,这样做常常会扼杀下属的创造力。欲充分发挥下属的创造力,领导者作决定的方法和技巧,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作决定是一个充分运用逻辑推理和艺术技巧的过程,要求有准确的判断和科学的结论,还应有必要的执行措施。一个正确的决定,往往要求有以下几个步骤:

  应该把问题一一列举出来,让大家充分地明白、了解;要通过“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这“六何”,来发掘事实和问题的真谛;

  一定要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定要充分地列举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经过优选后再决定,

  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反复地对比,察觉可能会出现的漏洞;

  用“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的方法,选择好最佳的答案和结果。

  怎样交流?意见交流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双方感情的沟通,是授权、授责方与受理方达到相互了解的行为和现象。领导者在意见和情况交流时,应当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其一,把问题说得明白一些,使对方真正了解任务的实质,才可能避免机械式的完成任务,尽量做到创造性的完成任务;

  其二,关键点要反复陈述,必要时要采用通俗的发问,以鉴别对方是否真正理解:

  其三、领导一定要养成能真正听取他人意见的雅量,并立即见之于行动;

  最后,要排除阻碍意见交流的原因。

  怎样奖惩?惩罚只能使职工达到最低标准,奖励才可能充分发挥职工创造性潜能。领导者切忌把立足点放在惩罚上,而要以奖励作为主要原动力,只能在特殊情况下辅之以惩罚。奖励的含义很广,并非物质才是奖励,它包括精神奖励、心理安慰与满足等,具体有以下内容:

  充分使各个职工明确他的工作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如我国常常宣传的“甘当人梯”的工作,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支援工作等,使人人明白没有他们的贡献,一切人间奇迹是不可能创造出来的;

  要经常称赞某些人在组织中作出的贡献。社会上常有先进人物受孤立的情况,这除了社会风气的原因之外,往往与领导者只看见少数几个人的贡献有关。以致领导者越宣传,一部分人越不服气。宣传先进一定要把他们放在群众之中,置于恰当的位置。

  要尽量授权,这是鼓励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手段。放心大胆地把重要任务交给下属去做,往往比物质金钱的效果还要大得多,可以增强下属的荣耀感和完成任务的责任心;要设身处地的为下属着想,不可强人所难。

  怎样培养?因材施教地培养,可以逐步改进他们的工作态度,增进他们的知识和工作技巧,渐渐走向革新、创造的阶梯。培养可以通过以下一些途径:

  知人善任,甩其所长,避其所短;

  要努力使下属熟悉本职工作;

  要根据其工作表现,预测他未来的发展潜能,及早引导,使他尽快闯入创造的领域中去;

  及时而又经常地给以咨询,指导他的发展计划,并相应在地调整他的工作。

  现场辅导,示范教育;

  给下属以培养、进修和参加学术讨论会、研究会、参观学习等机会。

  第二、保持组织内外良好的开放式沟通

  任何一个组织机构,如果内部各部门之间不合,发生冲突,必然会使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受阻,造成部分的或全面的沟通中断,导致整个组织的创造力难以发挥。

  统计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组织机构中沟通愈频繁,创造力就愈发展,整个组织的绩效也就愈大。

  创造组织机构中的开放式意见沟通气氛,使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个人之间,人群彼此之间的意见公开,信息资料公开,组织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自由地交换意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