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奥本海默克走出坑道来观看巨大的火球上升时,人们纷纷向他祝贺。
班希里奇充满着成功的喜悦,他握住奥本海默的手说:“奥比,现在我们将
永世被人诅咒了。”
费米自己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试验。当他见到闪光之后而冲击波到来之
时,他撒下手中的纸片,由纸片被冲击波带走的距离,他估算出原子弹的威
力——相当于2万吨梯恩梯。
天快亮时,人们看到奥本海默从S。10000坑道回到营地。他茫然移步,
完全像一个沉思中的陌生人。
这次试验之后,许多科学家立即赶往提尼安岛,把已运去的两枚原子弹
——绰号叫“小男孩”与“胖子”的部件最后装配好。
现在杜鲁门已确信他无需依靠苏联就可以单独结束远东的战争。他决定
在苏联介入远东前迅速用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
8月6日凌晨,一架名为“伊诺拉·盖伊”的B—29轰炸机离开太平洋
上关岛附近的提尼安岛空军基地,机上携带着一枚名为“小男孩”的铀弹,
向日本广岛飞去。9时左右出现在广岛上空。这座城市刚刚解除了空袭警报。
… Page 19…
人们对轰炸已习以为常此时防空监视哨连空袭警报都没拉响。
9时14分 (东京时间8时14分),托马斯·弗比上校将原子弹投下。
由于突然卸下了重载,飞机骤然向上升起。然后转弯迅速飞离弹着点。
几分钟之后,一道耀眼的闪光照亮了机舱内部。紧接着在几秒钟后,飞
机受到两次冲击波的剧烈震荡。机组人员看到,一个巨大的火球上升并翻腾
数分钟之久,最后形成一团高达30000英尺的蘑菇云。飞机迅速返航,而广
岛则变成了人间地狱。
据广岛市当局估计,广岛居民在当场和事后死亡人数为200000人,约占
该市白天人口总数的25—50%。广岛市中心区已夷为平地,有60000幢以上
建筑物被毁。在轰炸后不久,全市成为一片火海。
广岛所有的时钟从此永远停在8点15分。
很快,美国电台播送了有关这颗炸弹爆炸的新闻以及杜鲁门即兴发表的
声明:
“这是一颗原子弹,它利用了宇宙的基本能量。太阳从中吸取能量的那
种力量已经释放给那些把战火烧到远东的人。如果日本不立即投降,美国会
继续投下更多的这种炸弹。”
在洛斯阿拉莫斯,奥本海默在收到投弹成功的电报后,立即通知全实验
室人员在礼堂集合。有一位科学家回忆道:“他像一位获奖者那样走进了会
场。当他穿过大厅走向讲坛时,到处是欢呼声如掌声。他把双手握在头顶上
摇晃着向大家致意。”
8月9日中午12时零1分,美国一架名为“布克的车子”的飞机将一枚
与“三一”试验场上试验完全一样的绰号为“胖子”的内爆式原子弹又投掷
在日本长崎市区,造成10000余人的死亡与残废。在原子弹爆炸12小时之后,
长崎市仍然在陷于一片于火海之中,从200英里以外的飞机上也清晰可见。
8月10日,日本致电美国同意接受无条件投降。
8月14日为日本投降日。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
全美国都衷心感谢洛斯阿拉莫斯在结束这场战争中的卓越贡献。杜鲁门总统
在公开场合称赞这个实验室说:“他们所完成的事业是一项历史上前所未有
的大规模有组织的科学奇迹。这个奇迹是在战争的重任下实现的,而且一次
成功。美国在这个史无前例的最大科学冒险事业中,投进了20亿美元——我
们最后胜利了!”
但是奥本海默等很快感到他们庆祝的只是一场虚假的胜利。在洛斯阿拉
莫斯工作的科学家们许多年来一直全神贯注于攻克技术难关,很少有时间思
考他们行动的后果。当有关广岛灾难的报道陆续披露后,他们发现自己所做
的是如何可怕的一种罪孽。奥本海默本人也是首先对这项伟大的科学成就表
示怀疑者之一。他曾经对一些记者说,他对“自己所完成的工作有点感到惊
惶失措”,但他又补充说,“但科学家不能由于害怕人类可能利用他的发现
做坏事而拒绝推动科学前进。”但他和那些战后仍留在洛期阿拉莫斯的人一
样情绪沮丧。他写们给格罗夫斯,明确地提出他认为洛斯阿拉莫斯不能再像
目前这样办下去,特别是“实验室的主任本人非常渴望知道何时能解除他目
前的工作,因为他对此事极不胜任,而且只是由于战争期间为效忠祖国而勉
强接受了这一重任。”
10月16日,格罗夫斯代表陆军授予洛斯阿拉莫斯感谢状,奥本海默致
答辞。他首先希望将来在洛斯阿拉莫斯的每个人都能以这份感谢状而自豪,
… Page 20…
但他又说:
“如果原子弹被一个好战的世界用于扩充它的军备,或被准备发动战争
的国家用于技术武装自己,则届时人类将要诅咒洛斯阿拉莫斯的名字与广岛
事件。”
… Page 21…
九、“原子弹之父”
奥本海默于 1945年秋返回加州工学院重新执教并投身于科学研究工
作。他再度从事宇宙射线的研究,参与发现了介子,并开始对研究其他亚原
子粒子产生了兴趣。但当时美国政府与国会不断打电话征求他对原子能问题
方面的意见,使他深深感到他有责任,也有兴趣并关心这项工作。奥本海默
在科学界的声誉使他有可能接近政府的最高官员,从而成为他影响政治界的
资本。他应邀参加各式各样的委员会,经常住在华盛顿,不时应聘充当各种
顾问。他希望更直接地由政治方面入手对政府系统之内的官员以及其他人士
施加影响,以争取他认为最重要的目标——签订原子军备国际管制协议。
在成功完成原子弹研制工作之后,奥本海默又全心全意地从事新的任
务,仍然希望得到完全的信任;然而,他不明白自己是在尔虞我诈的美国政
治圈内工作,他这种作风肯定会惹来麻烦的。
1945年冬季,奥本海默继续制订国际管制核武器的方案。为了制订美国
的原子能政策,美国建立以迪安·艾奇逊为首的特种委员会,委员会之下建
立了顾问委员会,以戴维·利连撒尔为主席。奥本海默是成员之一。在顾问
委员会全体成员中,奥本海默是具有最丰富的核科学知识的人。他成了其他
成员的良师益友。
奥本海默经常流露出对曾制造原子弹的内疚。1946年3月,在联合国大
会上,他竟然脱口而出:“主席先生,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这句话使杜
鲁门大为震怒,他后来对艾奇逊说:“不要再带这家伙来见我了。无论怎么
说,他不过只是制造了原子弹,而下令投弹的是我!”
1946年夏季,美国成立了原子能委员会,并设置了一个由9人组成的总
顾问委员会作为科学技术方面问题的顾问。奥本海默当选为总顾问委员会的
主席。当时他已经是著名的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所长。原子能委员会实际上
成为总顾问委员会的执行机构。由于总顾问委员会涉及的许多重大决策都是
当时争论的焦点,奥本海默在领导这个委员会期间的工作就格外引人瞩目,
他的正直无私及出色的领导才能受到委员会各成员的认可,但也受到一些“批
评家”的非议,认为他在操纵委员会在达到个人的目的。这种别有用心的揣
测后来成为他遭受指控的理由之一。
总顾问委员会成立的头几个月内,做了大量工作来恢复原子能计划。洛
斯阿拉莫斯的物理学家集中精力改进原子弹的设计,同时又新建了两个实验
室。与此同时,奥本海默继续为国际管制原子能的主张奔走。虽然实现这一
点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他当时担任政府与国防部门的顾问,用关切的心情关
注着美苏之间愈来愈激烈的宣传战。他公开声明他担心这种宣传可能导致过
分热心的政治家作出无法兑现的承诺。作为一个当时正在受严格审查的左翼
同情分子,他却对苏联所谓“冲突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