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烈太后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媛如实道:“我并非大王亲妹,只是太后垂怜,去年将我寄养在自己名下,我的生母是田长使。”

环一向自恃出身,最看不得庶女,原先她以为媛是太后亲女,才对她这般热情,现在得知媛的身份不过是个小小长使的女儿,就将她看低了一层,待她也不如刚才。

媛虽然一直不说话,性子冷淡,但数年来在宫中独自生活的冷暖与艰辛早就练就了她十分敏感的心。对于环的变化她也立即感觉出了,不过表情却没有一丝变化。

一边不爱说话,一边不屑说话,室内原本热闹的气氛慢慢冷了下来,媛趁势起身道别,避免了无话可说的尴尬。除了环以外,其他女公子都起身客气还礼。等媛一走,三名庶女也十分识趣,立刻从环的房中小心翼翼地退了出来。

赵相如对于这些小事情可谓洞若观火,环的这些小心思在她看来不过是些幼稚到家的行为,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魏环成为王后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了。

观察了几日后,赵相如便与赵王私下提起了王后人选的事。

“几位女公子在王宫住了些日子了,大王怎么也不来后宫中看看?”赵相如调侃道。

赵王义神色中有些倦意道:“最近朝中事多,母后应也有所耳闻。燕王继位后似乎并不打算与秦国继续前盟,这是一次机会,寡人想着如何能与燕国重修旧好。另外,魏国前几日攻伐韩国,韩国向秦国求救,现在秦国动向不明,寡人已派人紧盯秦国动向。”

赵相如其实也知道这件事,特务连早有回报,她也在密切关注。“大王此举英明,魏国与赵国联姻之事怕是瞒不住两国,若是此时秦韩结盟,燕王情势尚不明确,我国可能陷入腹背受敌之境。”

“只是魏王贪婪,见韩国弱小,便兴兵征伐,若韩国此次真的倒向秦国,那才是得不偿失。”

赵相如也是眉头紧锁:“韩国虽小,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只是魏国土地被韩国一分为二,若想魏王对近在眼前的韩国视若无睹,到底有些为难他。”

赵王轻哼:“魏王年岁已大,怕是撑不了几年了,只是再这般昏庸下去,能留给子孙多少家当就看天意了。”

赵相如笑着安慰道:“到底秦国还没有反应,现在思考再多也不过是揣测,我们暂且不用替魏国操这份心,只是眼前几位女公子来邯郸已有半月,不知大王作何打算?”

赵王这才仿佛想起:“这事,母后做主便是。”

赵相如趁他在这里,就拣了重要的说与他听:“大王,魏国此次前来的五位女公子都是魏太子圉之女,其中长女和幼女都是嫡妻所生,长女十七,幼女九岁,其余三人为庶女。”

她抬眼看看赵王,年轻的面庞有着不符合年龄的深沉,黑眸仿佛一池深潭,看不见底。

赵王“唔”了一声,并没有问话,只道:“寡人近日也有耳闻,都说魏太子长女容姿出众。”

赵王这话说得很有技巧,像是做了选择,又不算是明确的答复,模棱两可。赵相如学过国际政治,又在这个时代浸淫了几年,早已变得老奸巨猾,没有接着赵王的话往下说,而是突然提到媛:“前几日老妇怕几位公子在王宫远离亲人不免寂寞,让公主媛去陪她们说话,结果魏太子嫡长女听说她并非老妇亲生,竟当场就给了脸色看,倒教媛受了不少委屈。”

赵王听完道:“此女竟如此倨傲?”

太后道:“谁说不是。老妇先前见她样貌出众,年龄出身与大王最是相配,原属意她为王后,只是如此看来,她并非合适人选。”

“只是这样一来,剩下适龄的只有三个庶女,恐怕……”

赵相如笑道:“大王原也这般在意出身?”赵王并未否认,但却没有出声,赵相如道:“只是虽说不介意出身,但是大王的第一位妻子,更是赵国王后,出身庶女总是容易让外人看低一等,母后总不好教你受这样的委屈。”

赵王见她早有定论,问自己的意见不过是可有可无,走个过场而已,笑得乖觉道:“母后想必成竹在胸,寡人听凭母后做主。”

赵相如笑得温文尔雅:“公子莹,是魏太子幼女,嫡妻所生,虽才九岁,但难得的是比之姐姐环,她的性情温和、柔顺恭恪,堪为一国王后。”

没想到太后竟然选了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赵王义想着这样也对,太后可能觉得小女孩更好控制,这样即便有了王后,但后权不用一分为二,仍是在太后手中。于是他展颜一笑,俊朗潇洒:“那便就她吧。”

于是一国王后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但只限太后和赵王知道,所有人包括那五位女公子还被蒙在鼓里,又过了半个多月,他们被送回魏国。与此同时,从东西两个方向传来了不同的消息,一好一坏。

好消息是,出使燕国的楼云带回了燕王乐资的书信,他向赵国求娶一名公主作为自己的王后。这可以视作燕国向赵国释放的善意信号,除了质子之外,没有什么比姻亲关系更让人放心的了。

坏消息是,秦国答应了韩国的求援,快速出兵解救韩国,且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秦国边境,魏国局势岌岌可危。

赵相如没有选择先后的余地,她几乎是同时知道这两条消息的。来不及唾骂魏国的贪婪误事,她已经要开始筹算下一步可能发生的事情。

不战

秦韩一旦合兵,绝非魏国所能抵挡,到时魏国必然会为自保而退兵。但秦国绝不会白白出兵,贼不走空的道理她明白,既然来都来了怎么会只逼得魏国退兵他们就顺理成章打道回府?一旦秦国攻打魏国,虽然赵魏联姻还未实现,但以现在半结盟的状态,魏国势必会向赵国求救,到时候难免会有一战。

赵相如想到这些,顿觉战事就在眼前,火速前往赵王所住内殿。

她晚饭后得的消息,一时走得急,进入内殿时渐渐觉得此处异常寂静,只有几名内侍站在暗处守候,猛然见到太后竟然进入殿中,一脸惊慌,张嘴就想通报。赵相如觉得他们行止怪异,斥责道:“怎么这般鬼祟?”

那侍从抖抖索索,头垂得老低,半句话也不敢回。赵相如不明所以,正要细问,宫殿的内室传来细密地呻吟声。

赵相如也曾从自己嘴中发出过这样令人脸红心跳的声音,自然明白里面发生了什么,她顿时脸熟的像个苹果,尴尬不已,暗叹自己来得不是时候,闷声不吭转身拔脚就走了。

一路上她想着自己一直把赵王义当个孩子,事实上他的年龄也确实不大,要放在现代,这样的年纪还在上高中,恋爱都不许谈,而在古代,赵王义已经可以做出这样的事了。十六岁的他还未娶嫡妻,血气方刚的少年做出这样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只不知是从何时开始,而那女子又是何人,自己竟然一直都不知道。

这边赵相如左思右想,脚下不由慢了许多,等她踱回宫中时刚刚坐下,自己宫内的内侍来传,大王驾到。

赵相如坐着没动,赵王进来时看着她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游样貌,腮上的残红引人遐想。

他刚刚宠幸了一名宫女,待起身时听到内侍报告说太后来过,听到室内的动静又走了,他便紧赶着过来了。太后轻易不去他宫中,必是有要事。

赵相如陡然撞见儿子的好事,此刻还有些尴尬,说话不如往常老练流利。加上不知是她错觉还是怎么的,总觉得赵王义的眼神锐利又富有侵略性,与往常的乖巧模样大异,自己被盯得竟然像个小女孩似的说话颠三倒四。她将秦国出兵救援和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做了分析,好在赵王领悟力不错,也听懂了。

赵王义其实已经得了消息,他也觉得太后的揣测不错,于是道:“母后所虑正是寡人忧心之处,秦国出兵,魏国必然不能抵挡,若是向我国求救,出兵几成定局。如此一来,中原四国就陷入混战了,而我国位置最为微妙。”

赵相如罥眉微蹙:“我国与秦韩接壤,少不得正面迎敌,应该通知边城多加防范,以免敌人声东击西。”

“母后说的是,可单单秦国以难抵挡,若秦韩合兵,恐怕会对我军造成不小的麻烦。而且西方四国战成一团,北燕、南楚、东齐不知会作何反应。”

赵相如揉揉太阳穴:“好在燕国送来求亲书信,看来燕国有意重修燕赵之盟,总不至担心他们会在背后下刀子。”

赵王义笑道:“如此便可免去后顾之忧,若是腹背受敌,我国局势真是岌岌可危了。”

二人商定后觉得先行增兵前往韩赵边境,以免事态发展过快造成赵国措手不及。

赵王义见她还在按脑仁,走近道:“母后可是头疼又犯了?”

赵相如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