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烈太后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五万围一万,胜负已定,但是困兽之斗也不可小觑,何况一万并非小数目,即便是排排站着砍杀,也要费上许多功夫,因而双方一时僵持,并未立见胜负。

赵相如渐渐看着皱眉,那名秦军将领原先在包围中骑着马左冲右突,后来马被砍杀,就下马徒步拼杀,勇猛异常,斩杀赵军无数,麾下军士看得主将拼死,也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反而越发有种置之死地的感觉。

“如此下去,即便胜了,也是惨胜而已,怪不得人们总说围师必缺。”

庞澈听完一愣道:“双方交战即是如此,秦军中伏,现已是强弩之末,王后无需担心。”

正好此时特务连听得喊杀声赶来护卫王后,赵相如见到王阿龙心生一计,在他耳边吩咐了几句。王阿龙领着几个狼军将士抱拳离去。

庞澈在一旁听见,看向赵相如的眼睛不只是往日的恭敬,更多的是震惊和信服,待到慢慢平复之时,他缓缓吐出一口气:也许你,是为战争而生的。

王阿龙则带着几个特务连的士兵从包围圈外秦军的尸体上摸了几件甲胄攒在手中,悄悄挤入包围中,换上盔甲,一边在不曾提防的秦兵背后下着黑手,一边用咸阳话喊道:“不得了了,将军死了,大家快跑!”

听到主将已死,秦军本已不高的士气顿时一落千丈,个个像没头的苍蝇一般落荒而逃。范矩早接到王后指令,让他围三缺一,于是他有意放开一条口子,让秦军从此处逃走。

只是此刻逃出包围的人还没来得及庆幸,便得哭出来了。赵相如早命三千弓箭手严阵以待,只等着四散逃窜的秦兵露出不设防的大后背给他们,直接一个透心凉。即便是能躲过夺命箭,还有一千楼烦兵埋伏在半路他们的必经之处,一路追杀。

这一路秦兵跑得是无比心酸,司马错在远处看得火光透亮、杀声震天便知不好,赶紧点了三千人出去接应,谁知只接回些散兵游勇,自己的副将蒙骜一直不见回来,此时楼烦骑兵追着逃命的秦兵已杀到城下,气势汹汹,司马错担心后面还有大军,于是赶紧缩回城内关上城门。

楼烦兵在城下转悠了一阵,见城门是熟铜浇筑,坚固无比,只好悻悻而归。

等到所有部队归营时,范矩带人清点人数去了

赵相如看着五花大绑捆着的秦军将领,被两个强壮的士兵推进来,血溅得满身满脸,有些已经凝固,粘得他眼睛都有些睁不开,下巴处的短须还散发着浓重的腥味。士兵死死按住让他下跪,他极力反抗不肯,其中一人抬起脚被背后踢中他的左膝,他才单膝跪地。

赵相如坐得威严端庄,却不置一语。

蒙骜也拿眼瞪视前方。只见帐中烛火通明,中间一张案几上摆着一张白色羊皮毯,毯上跪坐一女子,眉目清丽,头上只用白玉簪挽了一个发髻,余下的青丝如瀑,身材合度,举止雍容,身边站了两位黑衣男子,左右佩剑侍立,尤其是居右者,自有一种说不出的气度,绝非常人。

骂战

所谓即在敌阵前相互叫骂对方,打仗之前先在口舌上讨个便宜,在破口大骂中熟悉一下场地,也熟悉一下敌方,至于骂的内容则五花八门无所不包,旨在让对方气得鼻孔冒烟、经脉尽断、七窍流血,通过骂战提高己方的士气,打压敌方的士气,激得对方仓促迎战,从而达到克敌制胜的作用。这也算是最早的战争心理学在实战中的应用了。在先赵时代,双方打仗都是讲究礼仪廉耻的,结果霹雳一声响,武烈太后横空出世,她在石城一战中,首开骂战之先河,将原本打算固守不出的秦军引出城外,大败敌军。武烈太后一战成名,开始了她传奇的戎马一生。而从此往后,骂战也成为双方在交战之前的必要环节。

——《赵国那些事儿》

于是某日,当六十岁出头,鹤发白须、红光满面的司马错巡城头时,突然望见黑压压一片的赵军集结而来,恰恰停在八百米外,正好是弩箭的最远射程。

特务连的百里云除了“转轮如飞”是个大力士外,还有一个特长,就是嗓门大,声如洪钟。赵相如将这几日闭关创作、呕心沥血写下的一段对司马老将军诚心诚意的问候让百里云反复记诵。在城头秦军奇怪目光的注视下,百里云坐在光滑的马背上一溜小跑到了空旷的中间地带,当着双方十万大军的面,开始懒洋洋的往外吐字。

百里云絮絮叨叨的话中只有一个主题,就是用最温柔的语气关怀了司马老将军直系和三代以内旁系女性亲属,声称愿意与她们发生各种不正当关系,并表示这完全是出自自己悲天悯人的胸怀,不嫌弃她们老丑。

老将军本是个文明人,听到这么恶毒的话差点没晕过去,身子摇了摇,一口心头血喷在城墙上。

“将军”一旁的亲兵看见,赶紧上前扶住,才没让他摔倒。

这些都算了,只是老将军的家事,但是百里云骂着骂着,就扯出了秦太后芈氏和义渠王私通的事,表示可怜的秦惠文王嬴驷下葬时一定是头戴绿冠,秦王与戎狄是兄弟,秦人自然也与戎狄是一路货色。

接着百里云话锋一转,说此事纯属杜撰。正在秦军已经羞愧不已,觉得可以喘口气时,百里云下面的话让他们生不如死。百里云说,虽然秦王嬴稷并非是秦惠文王之子,但应该是穰侯的儿子,怪不得秦国现在由穰侯摄政,原来正经爹爹在这里。想想若是秦王还是嬴姓,又怎么会攻打同宗的赵国,因为秦王根本就是芈氏楚人之子。总之不是戎狄就是蛮夷之子,秦人被外族统治,实在可怜,不如投奔赵国,也算认祖归宗。赵国必然不计前嫌,敞开胸怀迎接各位。

百里云讲话的口气是经过赵相如这几天反复训练的,要适当的表现出鄙夷的姿态,又要有一副高高在上,悲天悯人的胸襟。总之一句话,要把秦人的脸面彻底撕碎踩在脚下。

其实司马错是个很不错的将领,比起白起、王翦的残杀无度,他对待俘虏和他国百姓要仁慈得多。可是碰上了这种事,再好的脾气也没了用处,司马错一把推开扶着自己的亲兵,怒发冲冠道:“无耻小儿,待我将你们一一撕碎!出城迎战!”

百米开外的赵军并不知老将军给气得吐血,他们也是头一次知道打仗前还可以这样侮辱对方,顺便得知了秦太后的秘事,一个个听得乐不可支,八卦得要死。

就在此时,石城大门洞开,一批人马杀了出来。司马错站在战车上,一车当先,手中挥舞着错金铜剑,身后跟着数万步兵。

赵相如在战前做了好几种准备,以应对秦军的各种反应。此时她见秦人中计,镇定自若地让一旁卫兵舞动旗子指挥赵军作战。

赵相如通过旗语告知中军原地坚守,两翼散开。

“弓箭手准备!”她大声喝令,前排执盾的士兵如潮水般向两边散开,后方的弓兵弯弓搭箭,箭镝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慑人的光。

“放箭!”

“哗哗哗——”从远处破空而来的箭矢携带了巨大的力量,插入了一名急速跑动中秦兵的身体,热血喷洒而出。

第一轮箭雨过后,秦军死伤无数。司马错恨得牙根痒痒,他知道此刻若是转身回城,不光是士气脸面的问题,死伤会更加严重,不如一鼓作气冲过去,尚有胜算可言。

“预备——放箭!”又是一轮箭雨,步兵冲击的速度要比车兵和骑兵慢许多,何况城门不宽,秦兵纵使人数再多,此刻也不得尽数而出。但是赵军这里可不讲道义,三轮箭雨过后,秦军已有不少人倒下,数百具尸体散落在城外。面对着如此一边倒的屠杀,后面的秦军无一人后退,踏着尸体继续进攻,赵相如见此情景不由慨叹,商鞅对秦军的崛起功不可没。

几轮箭雨后,秦军的前锋已经与赵军短兵相接了。秦军刚刚被羞辱,心中憋着火,而赵军也不示弱,都觉得秦人占了自家地盘还这么拼命,十分无赖。于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睁,双方掐起来格外卖力,一时刀光血影,相持不下。

司马错命人驾着战车,一头冲入赵军阵中,奋力砍杀,所过之处,赵军士兵如同被坦克碾过的麦子一样,齐齐倒下,赵军防线竟然被活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

秦军一见主将身先士卒,士气大振,越发英勇,赵军渐渐不支,中军防线开始濒临崩溃。后军见势不妙,开始向后溃退,在前面拼杀的赵军纷纷转身逃散,旗兵也不管了,丢下军旗就跑。

司马错见赵军败象已露,心中大喜,不疑有他,立刻驱车追赶,后面的秦军也是越战越勇,纷纷举刀追杀,在他们看来,这场战斗胜负已分,再无悬念。赵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