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烈太后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话掷地有声,诸将听得心中一震,俯首都道不敢。

“将军,抓住一个秦人的细作!”一名赵军士兵兴冲冲报道。

遣散诸将后,赵奢正要去巡查营内工事,听闻此言,眉梢一挑,一双凤目斜斜瞥了过来,看得那士兵一脸局促。

“哦?带进来!”

“诺。”士兵急忙奔出去,一会儿便拽着一个捆的像粽子一般的人扔在帐中道:“将军,就是他。”

赵奢视线将此人来来回回扫了几遍,问道:“你怎知他是秦人的细作。”

那士兵理所当然道:“刚刚将首级挂上辕门时,此人一直在营地外鬼鬼祟祟,探头探脑,还不时打听情况,属下觉得此人可疑,便将他捆了起来。”

赵奢摇头道:“秦人远在百里之外,怎么会单枪匹马出现在这里。何况他身上还穿着粗麻衣服,怎么看也就是个寻常百姓。你可在他身上搜出什么了?”

那士兵见没有立功的指望,有些泄气,如实禀道:“抓住的时候,此人手中只有一担柴和一把柴刀,并无其他。”

赵奢眼角余光从那人的手上快速扫过道:“那便是了,定是上山砍柴的庶民,还不快给人松绑?”

士兵一听说抓错了,立即上前给那人松了绑。赵奢挥退了士兵,笑着拍了拍惊魂未定的那人道:“不知足下怎么称呼?”

被抓之人正是司马靳的亲信吕忧,他奉命前来侦查赵军的情况,刚巧遇上赵奢斩杀了谏言的何进,于是他在营外偷听情况,孰料正好被一名眼尖的小兵发现,逮了个正着。虽然他已经做了伪装,但还是被一口咬定是秦人的细作,真要被发落,自己可只有死路一条。吕忧本想为自己辩解,没想到这个将领倒分外通融,并没有拿他怎样,让吕忧不禁大喜过望。

铁制兵器自春秋末期出现,直到战国晚期才在军队中大规模使用。随着冶铁技术的不断发展,铁兵器的优势逐渐显现,而青铜兵器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学历史教科书2012版

吕忧心内虽然高兴,但仍旧做出一脸谦卑地模样道:“将军客气,贱私不过一介庶民,恰巧从军营外路过,不想营内军士生疑,幸而将军明辨是非,留下贱私一命,感激不尽。”

赵奢听完眉头紧蹙道:“秦人来势汹汹,太后深惧,乐毅、乐乘等将均说阏与不可救,众人推来推去,便只派了本将来。秦人兵马多过我军,且都是新军锐士,我军骁勇骑兵尽不得发,仅靠步卒如何取胜?痴人说梦!”

吕忧听出赵奢口中的怨怪之意,小心翼翼地试探道:“秦军来犯,坊间疯传,贱私亦有耳闻,原本以为太后亲征,必能解阏与之围,没想到……将军出马竟也无把握?”

赵奢冷笑一声:“阏与为兵家险地,山麓崎岖难行,大军无法疾进,若秦军伏兵于此,以逸待劳,于我军则是灭顶之灾。”

吕忧假装大惊失色,急切道:“那阏与可如何是好。”

赵奢撇嘴道:“阏与两万精锐,或可守得一段时日。至于之后如何,本将军可管不了。太后只让我守住马服山一线,勿使秦人兵马东进,保住邯郸即可。”赵奢一副不思进取的模样,加上他身上浑然天成的公子哥儿气质,让吕忧立刻相信了他的话,以为他真是个畏惧秦军的无能之辈,只不过是赵军没有良将愿意领兵,赵太后才派了这么个贵族来。

吕忧不了解赵太后,否则他必不会轻易上当。想来,以赵相如在外交和军事上一贯的攻击性态度,如何会对侵略到家门口的秦军采用绥靖政策?何况赵奢一个贵族,即便不杀他,也不会不顾士庶之间的巨大鸿沟,和一个平民如此亲切地交谈,还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战略部署,这一切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但这就是历史,无论后世史学家如何觉得不可思议,如何推倒、假设,历史的车轮都按照它既定的方向向前滚动。

赵奢甚至还带着吕忧转了转军营,他得意地指着固若金汤的营防道:“秦人即便攻下阏与、武安,到了本将的营外,也必是铩羽而归。”

吕忧心中早把赵奢嘲笑了个遍,但是面上不得不装出乡巴佬的样子张着嘴到处看,一副从未见过世面的样子,面对得意洋洋的赵奢更是吹捧上天。赵奢听得也很享受,好吃好喝地招待了吕忧一番,末了还派军士将他送到辕门外。

人刚走,赵奢便立刻敛了笑意。

许历一旁道:“将军真信他所说的?”

赵奢凤目流转,斜着瞥了一眼许历道:“你说哪一句?”

许历被反问得一愣,赵奢突然严肃道:“你一直跟在左右,你觉得我说的哪句可信?”

许历回头想了想道:“听着似乎句句可信。”

赵奢听完邪佞一笑道:“甚好,甚好。”说罢又巡视营防去了,留下许历一头雾水。

吕忧出了赵军营内不久,立刻从附近隐蔽处牵了坐骑,飞马回秦营禀报所见所闻。司马靳听说赵奢如此畏惧秦军、消极应战,喜出望外,不疑有他道:“阏与非赵地也!”

他原先一直担心赵奢会急行军,然后突然出现在秦军面前,与阏与守军里应外合,到时候秦军会腹背受敌,因而一直以来对阏与都是只围不打。现在既然知道赵军并无斗志,那他便可放下心来进攻,以十万对两万,破城只是迟早的事。

阏与城东西两面都是大缣山,山势连绵起伏,漳水自北向南流经城外,一条栈道从西岸山腰通过。阏与城便卡在两山之间,悬空一道坚实的木桥挽起两座高耸的箭塔,栈道便如银线般从西岸箭楼下穿过,当真算是兵家险地,司马靳在山上眺望此城,丝毫不敢大意。

派出的几支斥候俱已回报,阏与守军为两万步卒,除了强弩,根本没有其他的防守器械。司马靳决定以一万新军攻城,假装不敌后撤军,诱敌出城,再设三万人于山谷内,一旦敌军追至此处,则立即杀出。而剩下六万人在城外隐藏,伺机待发。一旦守军追出,城内空虚,则趁机攻城。

第二日一早,山中虽有小雨,但未过多久便雨过天晴。山路泥泞,但秦军攻城大军已至阏与城外,分两路猛烈攻城。一路由五千步卒途经狭窄的山道向内发起猛攻,另一路由五千人沿山间三条羊肠小道,从山头逼近箭楼。阏与城头的守军毫不示弱,密集的箭雨一轮又一轮射向秦军,这些强弩发射的箭矢都是精铁所制,锐利无比,杀伤性极大,且精准度高。秦人好不容易踩着前人的尸体推进到城下,还没来得及架上云梯,又被城头的滚木砸得脑浆迸裂,不一会儿就有一千多士兵抛尸荒野。

阏与守军被围数日,早就开始积极备战,蓄势待发只等秦人攻城。秦国的新军虽猛,但一时也吃不住这么厉害的防守,攻势顿减。城头赵军见此情景,士气大振,纷纷挽弓射击,反观秦人攻势似乎越来越缓,难以为继。没过多久,司马靳鸣金收兵,攻城的秦军如蒙大赦,立即调转身子往回跑。

赵国守军见秦人遁逃,果然派了一支上千人的队伍追了出来。秦军败兵一见有人追来,一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不多时,便把这股赵军带进了设定好的包围圈内。三万对两千,赵军尽殁。

城内赵军久等自己人不归,又听得山谷间喊杀声,知道不好,赶紧紧闭城门,再不出去。司马靳见钻不到空子,只能发动部下猛攻。连续几日,他将弩车和投石车推到城下,战鼓一起,万箭齐发,掩护攻城士卒攻城。此番确实效果显著,城头的赵军弓兵死伤无数,守势锐减,原本密不透风的箭雨现在有些稀稀拉拉,秦军终于能喘口气登城了。

秦军每个百人队抬一架轻便云梯,直冲城下。其中三十人以臂弩瞄准城头随时射杀露头的赵军;二十人手持铁铲,专门挖坑夯台护持云梯靠上城墙;其余五十名士卒左手持盾,右手持剑,登梯而上。

攻守之势相易,秦军很快就有数百人登上城楼,短兵相接,新军锐士并非浪得虚名。不过由于秦军登城后怕有误伤而不再使用弩车攻击,赵军的弓兵终于不再压制,而赵军步卒亦都是精兵,两边合力,滚木雷石与箭矢齐下,将未登城的秦军阻隔在城下,而城头的秦军后继无力,慢慢也被斩杀殆尽。

连续数日,秦军伤亡不小,却始终未能攻克阏与。

而另一边,胡伤在武安的进攻也不算顺利,围城打了几日,始终没能拿下。

就在此时,斥候来报,赵国十万大军突然出现在距离阏与城50里处的谷口,占据了阏与通向外界的唯一一条路。司马靳闻言大惊失色,阏与没有攻下,而敌军强援又至,之前不思进取,现在又突然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