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可汗 [精校版+6章隐藏结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认。

薛崇训淡然笑道:“李适之比《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如何?若是那晚你真的死的,你觉得他会为之殉情么?”阿史那卓默然无语,答案不言自明,要是李适之那样的人会为一个女人舍得性命,真是傻子都不信。

这时薛崇训看着帐外的余辉浅浅地沉吟道:“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唱罢叹了一口气,若有所思的样子。不知怎地他忽然想起一句话来,当我想早恋的时候可惜已经晚了。他一直在皇室权力漩涡中算计,什么都有了,还真就差那玩意,而且永远也得不到。

他转头看了一眼阿史那卓,忍不住调笑道:“阿史那公主觉得我比李适之如何,会不会比他好点?”

阿史那卓忙摇头道:“我可没有倾世容貌,再说你也比他好不了多少!”

薛崇训:“……”

……

唐军将士收拾战场,并未发现默啜的尸首也没有俘获,认定突厥可汗在混战中逃掉了。部将们比较关心默啜的下落,那是一个立功封爵的象征,不过薛崇训倒并不怎么在意,只要击败了突厥主力大势已定,默啜的死活于他无甚要紧。草原上一个部落的恢复能力比内地还差,比如匈奴、鲜卑,一旦元气大损或是消声匿迹或长达数百年都难以重振雄风;而中原却不同,经历乱世之后,王朝更替只要休养生息的政策正确,很快就能恢复盛世。所以薛崇训认为突厥汗国于中原已很难构成威胁了。

默啜没死更好,这仗还没完。在大势所趋的局面下,薛崇训正好打算号召天下各族结盟继续讨伐,当此之时周边各族都想插一脚分杯羹,与唐人结盟那是求之不得,此事应该会很顺利。

果然契丹李失活很快就派使臣前来,痛诉突厥国的残暴不仁,请内属跟随唐军讨伐不义,契丹骑兵已待命出发随时听从唐廷征发云云。

薛崇训身边的幕僚后来纷纷唾骂,这帮墙头草之前干什么去了,这会儿大仗已完才想起要出兵帮助唐军,简直是无耻之极。杜暹却道:“契丹还真没什么罪过,前些日子他们能做到隔岸观火已是很好的局面,如果这帮人和突厥人一块儿,咱们的敌人徒增数万骑兵,那契丹兵也小视不得……”杜暹说了几句废话才说道重点,“上回王爷授命臣与契丹和谈,他们提出要求让唐廷承认其吞并的乌罗护之地,当时军情紧迫大战在即,我为了尽可能稳住契丹,就答应了他们。”

有幕僚顿时议论道:“契丹人叛了又附,来来回回几次,并不可靠,将乌罗护的地盘给他们有养虎为患的可能。答应了又没有国书为凭,现在大可以翻脸不认!”

薛崇训忙道:“杜将军是言而有信的人,咱们那样做将杜将军置于何地?与契丹人和谈本就是我授权于杜将军负责,这事儿怪不得他。再说我泱泱大唐何须与他们计较此等小利,若是契丹蠢蠢欲动,吐蕃和突厥就是他们的下场!”

第一百零五章 骤变

北方苦寒并非只中原的认知,恐怕连草原人也这样认为,所以他们本能地不断试图南下南下再南下就像迁徙的候鸟,只是那个方向不是有一堵堵高墙就是有激烈的甲兵抵抗,没有哪个种族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存空间。正因如此,当突厥人被迫要向漠北地区转移时,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最大的失败和耻辱。

黑沙城会战的失利后,军队和牧民源源不断地向戈壁带逃走,阴霾的气氛笼罩在所有突厥人的心头。默啜本人是长久地处在愤怒的心情之中,他原本认为这场战争会持续很久,但没料到唐人进攻如此果断奔放,一夜之间情况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各个部落还能集结大批的勇士,默啜身边的残兵败卒聚拢也人数可观,但战争某些时候并不全是战争资源的较量,较量的是一种自信。战胜的一方会获得极大的信心和经验,掌控主动权越打越顺;反之失败者只能在担忧消沉和疑神疑鬼中自缚手脚,而且形势极为被动,默啜很难聚拢人心鼓舞士气再让突厥人去拼搏一次。

汗廷的所有部落贵族几乎都一致认为唯一的出路只能去漠北才能重新站住脚跟。默啜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唯一选择,只是他非常不甘和悲愤,当着众人的面咆哮:“背叛,这是背叛!唐人如何能在月黑风高之夜准确找到我中军的方位?若不是有人背叛了我在其中为敌内应,绝不可能这样,一定要查出是谁干的,我要将他碎|尸万段!”

但此时突厥内部死伤失踪者不计其数情况混乱,要查出这事儿谈何容易。暴戾默啜的怒气无处发|泄,又将仇恨转移到了致使他失败的汉人身上,时突厥各部落都有许多往年从边境地区俘虏劫掠来的汉人奴隶,于是默啜下令各部落首领上缴奴隶,并将手无寸铁的无数奴隶屠戮,砍下头颅堆在通往漠北的各处道路上。

默啜此事干得非常不得人心,不幸汉人的血泪洒满一路,冤魂的哀鸣仿佛形成了一股怨气在整个草原上阴魂不散。就连很多突厥贵族也私下诟病此事,心有不满。左贤王暾欲谷便对前可汗之子、他的女婿阙特勒说:“筑尸于道,本来是为了显示武功将敌军的尸首筑于路旁的行为,以此炫耀征服与恐吓敌人。今番我军大败,却明目张胆地滥杀无辜,与事何益,又能炫耀什么?我不觉得有什么好炫耀的,反而会让天下人耻笑!”

阙特勒说道:“默啜可汗疯了,他完全不管对错肆意妄为,汗廷恐不再长久。”

没过几天,暾欲谷偶然间又听说了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有只言片语的传言在黑沙城出卖突厥中军的人正是他的孙子亓特勒……暾欲谷暗地里仔细打听,好像是有从中军逃出来的败兵听到亓特勒向唐军投降并大喊自己是内应。

暾欲谷压根不信这些流言,自己的孙子就算要投唐朝,怎么可能暾欲谷一无所知?这样的大事不和部落首领商量,自己单独投过去有什么意义?再说当时兵荒马乱人心惊慌,谁还有心思去听战场上说的什么?

但让暾欲谷预感不妙的是孙子亓特勒确实不知所终,加上此时可汗已不分青红皂白,如果流言传到可汗的耳朵里……暾欲谷光是想想也觉得心下一阵阵的寒意。他回想起默啜在汗廷的咆哮,对背叛的愤怒,还有他的种种残暴行为,暾欲谷甚至觉得自己的整个部落都有可能面临屠杀的下场。

得尽快想办法!

幸好流言刚刚出现,影响范围还不大,暾欲谷还有时间采取应对。但是要灭口将流言扼杀也很冒险,说不定会因此欲盖弥彰,加快默啜可汗知晓的速度。

这时暾欲谷审时度势决定采取另一种办法,他找到女婿阙特勒说:“骨咄禄可汗的遗命本是让你继承汗位,但是默啜抢夺了大位才导致了今天的状况。以前默啜壮大了突厥汗国,得到许多部落的支持,所以你没有机会;现在形势不同了,对默啜不满者很多,阙特勒不如顺应人心趁势拿回汗位实乃天命所归。”

阙特勒平时为人和气度量大,又很规矩不去和默啜争权夺利,所以现在虽然无权却活得好好的。左贤王突然说起这事让他没什么准备,便谨慎地说:“默啜势大,我无人可用,恐怕难以成功。”

暾欲谷目光灼热地看着他说:“至少还有暾欲谷部落尽心支持你!你是我的女婿,我还能害你不成?再说当今突厥汗国的形势,如果还让默啜当权整个突厥国非得葬送在他手里不可,你为了突厥也应该当仁不让地站出来。有此公心,人们都知道你是为了咱们大家,难道还有人非要和咱们过意不去吗?此时各个部落的首领都是敢怒不敢言,内心早就不支持默啜了,机会就在眼前,你切勿再犹豫。”

阙特勒神色一凝,沉声问道:“应该如何下手?请岳父指点。”

二人遂在帐中密议……

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每当战争失败时,都是一次权力洗牌的时机,在突厥汗国也同样如此。阴谋政变正笼罩在汗廷,但默啜因战败而陷入悲愤的情绪中,丧失了往日的智慧,竟然对如此容易察觉的危机也浑然不知。

时突厥汗廷率主力正在往北迁徙,大军随行。暾欲谷挑选出几十个精锐部落勇士,先去搜索前路的一片树林,因同是自己人默啜身边的亲信也就没有重视。不料等默啜骑着马从道路上经过,树林里突然暴起一群武士站在山丘高处以强弓射之,默啜猝不及防身中数箭率落下马,身边的亲信也多有中箭者。

就在这时暾欲谷大喊道:“默啜正将所有突厥带向灭亡的深渊,还不反抗更待何时!”遂带着暾欲谷部落的军队杀了过去,汗帐卫队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