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可汗 [精校版+6章隐藏结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虽这般说,实际上薛崇训现在完全有和太平公主对抗的资本,很多可以无须她的赞同。上回她刚重疾康复时,神策军调到京师就是一次影响平衡的对抗,结果以相互妥协让步告终,造成的后果便是薛崇训完全有了树立一党的资本,可能万一发生急剧矛盾之时他还有武力优势。但薛崇训一直避免与太平公主产生权力矛盾,凡事都尽量依从她的意思,她也同样如此。于是母|子俩的关系并不单一,有相互依存甚至依赖的感情,所以才有很多次的妥协让步;也多少有些矛盾,毕竟专制权下的二元政|治本就存在难以调和的一面。

这回扩军之事,一方面是为突厥战争做准备,另一方面太平公主也轻易能预见到是薛崇训嫡系军队的又一次扩张,从远处着眼会再次影响平衡。也难怪她的口气里透出些许不满。她肯定看重母|子感情,同时也是一个不愿舍弃权力的女人。

太平公主叹了一口气道:“你既已决定的事,我怎好让你在臣僚面前失了威信?就这样罢。”

薛崇训用无比真诚的神态说:“儿臣谋事虽常不顺母亲之意,但如若有一天您觉得我已离心,可随时收回我的一切,我定然心甘情愿绝不会有丝毫怨言。”

太平公主忽然正色说道:“亲王本就不该干政,我现在就让你罢免一批人,然后搬到入苑房那边去享乐爵位照常,但不许与朝臣来往,如何?”

这是玩笑?薛崇训不动声色地说道:“母亲如决定这样,并无不可。”

太平抬袖遮住下脸大笑了起来,然后拉住他的手抬头柔声说道:“你的心我难道我不明白么?”

薛崇训怔在那里不知该如何作答。太平公主又道:“时辰差不多了,咱们一道去紫宸殿吧。”

薛崇训忙躬身扶她从塌上起来,靠得最近的时候轻声提道:“儿臣非贪恋权势,只是如果有一天万一母亲精神不济亦或失势,今上等重掌大权,他们会如何对待母亲?又会如何对待母亲的身后事?”

太平公主眉毛一挑,看了他一眼默然无语。薛崇训又淡然低声说:“如果我的一切都在母亲的掌控之中,您又如何能像现在这样注视我的一举一动?想想武家兄弟或李家较为亲近的人,谁又能让母亲如此上心呢?”

“你……”太平公主沉思了片刻。这时只见一群奴婢进来接她了,他们俩的谈话便放了下来。

二人出了承香殿便在前呼后拥的盛况下高调地乘坐御辇去紫宸殿,大殿上几个朝廷重臣已经等候在那里了。能在内廷面见太平公主的朝臣,都是可以参议军机的人,这次诸位议的最多的事儿就是突厥战争,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一向都是中枢特别重视的事。拟对突厥用兵的朝议在这个小圈子里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外面的人却很难察觉到朝廷的动向。

在这种场合薛崇训很少言语,但今天却一改常态,站在殿上大声说道:“突厥人曾欲图谋母亲大人的性命,此仇决不能勾销!”一句话就堵住了所有大臣的口,没有人再敢提有没有必要发动战争,能说的就只有怎么发动战争。

薛崇训向回顾周围道:“唯有用大唐铁骑夷平突厥汗国全境,方能消心头之愤。年初与突厥人议和,只因时机不到,我们不图一战一役的得失,欲图者,灭其国!”

最后的三个字在宽阔的大殿中回荡,让人们什么谏言都说不出来了。过得一会儿张说才站出来说道:“突厥人如此对待殿下,便是辱我大唐朝廷,臣等附议晋王。”兵部尚书程千里也说:“突厥汗国兴起后,不臣之心日渐,单于都护、瀚海都护几名存实亡,不再受朝廷管治,甚者年年威胁边关军民,殿下如能一举收复诸地,实乃丰功伟绩。”

太平公主问道:“可议出大略来了?”

薛崇训忙进言道:“唐军能战,不过在战术上应慎重周全,北出阴山地形气候不熟,可借各邦各羁州之力联合进攻。特别是铁勒诸部,长期受突厥汗国压迫积怨很深,如与之联兵,不仅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更能借助他们对草原的经验获得有利战机。”

太平公主点头道:“铁勒是除突厥以外的突厥系游牧族的统称,应有许多部落。”

程千里马上如数家珍地说:“禀殿下,铁勒主要有九姓十三部,所居瀚海府范围,如今回纥瀚海都督府分崩离析,各部分散,在长安也未有使臣,又远在突厥北方,一时要分别联系上却是有些困难。”

薛崇训上回正想这事的法子,听程千里提起便问道:“程相公可有法子?”

程千里面有难色:“恐怕只有从安东都护府绕道进入瀚海,只是道路迂回要多费些时日。”

薛崇训道:“来回道路遥远,事不宜迟,政事堂即可密遣使者快马赶到安东都护府,让他们联络铁勒主要部落,再护送到唐境议联兵之事。”

程千里看向张说,张说道:“我等今日便急办此事。”

这时薛崇训才意识到自己在太平公主面对发号施令,忙转身躬身道:“母亲大人以为这样办怎么样?”

太平公主不动声色道:“就按你说的办,并无不妥。”

第七十九章 苍茫

河套西受降城谯楼上,殷辞正站在箭垛后面眺望南边的五加河,夕阳的光辉让河面的水闪闪发亮。殷辞在这里呆了一段时间,胡须长了一些,本来很白的皮肤也黑了不少,北方的阳光不会让人觉得火辣,因此站在太阳底下感觉不大反而容易把人晒黑。殷辞看起来便更加老练成熟了。

这时一个高壮的武将走了上来,在殷辞身后抱拳道:“末将拜见将军。”

“宋校尉来了。”殷辞转过身淡淡地说道,“随我进来,有躺差事让你跑一趟。”

名唤宋校尉的武将便应了一声,跟着殷辞走进了谯楼。殷辞自在正北的座位上跪坐下,宋校尉站于下首。殷辞又屏退了左右,才开口说话:“宋校尉的武艺好像不错。”

殷辞坐的这个位置以前张仁愿坐过,薛崇训也在这里呆过,木板的缝隙中也许还有凝固的血迹,陈旧的建筑中默默记载着许多往事。

宋校尉道:“上次与突厥人在阴山南对阵,末将一人斩首级十二,刀法还过得去罢……不过不能在将军面前班门弄斧。”

殷辞摇摇头道:“话不能这么说,我平时不爱练刀枪,只好读几本书。是这样的,明日有件事让你去办,办完回来西门的两个团就归你率领。”

宋校尉一喜,忙问:“将军请放心,纵是登天之事末将也全力办妥!”

“也不是难事。”殷辞沉声道,“李适之明天要去中诚,你带一队人马护送过去。”

宋校尉面上一阵轻松,笑道:“就这么一件事么,也太容易啦。现在胡马从不过阴山以南,整个河套平安无事,送个人去中城也就是跑一趟路的事儿。”

“不过……”殷辞神色一凝低声说道,“五加河水深,兴许李适之会‘意外’落水,当然你只是保卫他不受敌军攻击,意外落水这种事是没有责任的。我的意思你可明白了?”

“将军的意思是在路上把李公子给宰了?”宋校尉问道。

这些武将老是把话说得太直接,不过殷辞也习惯了,也很干脆地点点头:“你的武艺我倒是放心,不过要用用心,把事儿办干净些。那李适之刚立过功,朝里的晋升调任还没来,平日也找不到什么让人们信服的罪状,我便不能公然杀他,只能找我信任的人来办这事。和你同去的士卒别让他们知道,就你一个人心里明白就行,找个恰当的机会。清楚你的差事了么?”

“末将得令!”宋校尉爽快地抱拳坦然应道。至于为什么要杀李适之,他却不问,武将的性子显然没文臣那么多弯弯绕绕,杀人升官,如此而已。

……次日一队人马便离开了西城往东而行,公家的人马进出本是常事,没什么注意。倒是车上坐的一个白衣少年有点惹人注目,在这边陲之地,实在很难见得如此俊朗的翩翩公子。他正是西城颇有名气的李公子李适之,一身飘逸的白袍,腰间玉佩宝剑,举止之间说不出的潇洒。

人马顺着五加河一路向东,沿途水草丰沃,茫茫草原天大地大。李适之取下酒壶仰头大喝了一口气,高声唱道:“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个武将问他:“李公子唱得是什么歌?”

“铁勒歌。”李适之道。

宋校尉接着搭话:“调子不怎么好听。”

“你不懂。”李适之笑道。

一行人慢慢地在草原上走了一天,到了晚上便停下安营扎寨休息。军士们各忙各的,有的去砌牛粪升火有的去提水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