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可汗 [精校版+6章隐藏结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头愕然道:“容我回去和村民们商量一番再作答复如何?”

薛崇训看了一眼天上的太阳道:“一炷香时间给个答复,一炷香之后没有结果,咱们便自己动手!”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其实没啥好商量的,很快那些村民就认了,从家里搬了好些腌肉、粟米、松子等吃食出来。饿得发昏的唐军当即便分发食物就地烧烤大吃大喝起来。

吃完一顿,大伙来了精神,又“征”了他们两匹骡子,粮食、砍柴刀、箭矢等东西,等于是逼迫洗劫了一通,这才准备满意而去。

但这时有个校尉进言道:“陇右这边的吐谷浑人早已成为吐蕃的附庸,如果留他们活口,待吐蕃兵一到,咱们的行踪全被他们说清楚了。不如……”

薛崇训寻思了片刻道:“屠村也没用,吐蕃人来了一看,不是咱们干的是谁干的?反正是躲不了,何苦坏了咱们唐军的名声?算了,启程!”

第七章 异象

从赤岭出发到现在,大伙已有两天两夜没有认真休息,众人拖着疲惫的身体,迈着沉重的步伐,行军速度愈发缓慢。

薛崇训一面听着山林间不知名的鸟雀的聒噪,一面用昏昏沉沉的脑子思索对策,他想了许久便对身边的将领说道:“没帐篷没被子,晚上停下来扎营非得冻生病不可。中午咱们便扎营,白天休息、晚上行军。”

这青藏高原原理海岸,昼夜温差非常大,白天太阳一晒暖洋洋的还很燥热,可一到太阳下山,能冻得人发抖。

几个人又商量了一下行军和扎营的安排。吐蕃的追兵也是人,不可能连续不停地追赶,也要休息的,所以大家都觉得休息半天反而能提高行军速度。只是路线上选择需的有点讲究。这两天他们一直沿着水源日月溪而行,现在为了隐蔽行踪,他们打算改变方向。

日月溪在此段路是向南而流,约百里地之后会转向东面,流经大唐境内。薛崇训与众将商议,决定离开水源方向,折向东南。这样日月溪的河岸线和行军路线就能组成一个山角形,两三天之后军队又能与河流“汇合”。

计议定,大伙向东南方向走了半日,等日到中天时,薛崇训遂下令停止行军,派人伐木扎营。早上在那个吐谷浑村庄抢劫的柴刀等物倒是派上了用场,砍树还得斧子柴刀比较麻利,横刀是砍人的,用来砍树实在费力。

安排了岗哨轮流,大多数人倒地便睡。薛崇训一坐下来,困意也是顿时犯上来,眼皮打架,很快就睡着了,没想到这硬邦邦的地上也能睡得如此舒服,比大明宫的绫罗大床还爽呢。

薛崇训睡得特别死,一觉醒来,周围已是黑漆漆的,呼噜声仍然此起彼伏。他这才想起自己正在逃亡的路上,将士们的呼噜声听起来非常动听,叫人安心,至少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是一个人,还有一帮难兄难弟。

旁边的一个军士见薛崇训坐起来,便说道:“太阳刚下山,要传令兄弟们起来了么?”

气温果然明显比白天低了些,不过温暖的地气还未散去,并不算冷。薛崇训便说道:“再等一会儿,便叫大伙起来吃点东西继续赶路。”

其他将帅也醒了两三个,纷纷坐到薛崇训身边来闲聊。还有个胡须花白的老兵也凑了上来,薛崇训道:“多睡会儿,难得休息一阵。”

老兵道:“年纪大,瞌睡就少。”

薛崇训看了他一眼,顿时想起了这个老头子就是在石城堡下说他在这边上过蕃的老兵,老头命大,现在还活着。于是薛崇训不由得就多和他闲聊了几句:“呆会天冷了便赶路,活动起来正好御寒。”

就在这时,忽然一个军士飞奔而来,慌慌张张地说道:“禀报郡王,东南面发现一股人马,天太黑他们没打火把,不辩敌我。距离半里地。”

“估摸有多少人?”薛崇训吃了一惊。

来人道:“展开的地方不大,应该不会超过一千人。”

薛崇训皱眉沉吟:“怎地出现在咱们的前方?”

一个将领道:“这地方是吐谷浑人的地盘,估计是吐谷浑人。”

薛崇训抬头对那人说道:“传令斥候队,继续查探,把人数搞清楚!”

“传令,整军备战!”

营地里一阵吆喝声和嘈杂,众军从睡梦中醒来,慌忙之中排列队形,有的要点火把,但被将领制止了。

“娘|的,斥候队搞什么,这么近才发现别人?”

“他们摸黑来的,又在前边,半里地发现算不错了。”

……

现在才仓促逃跑,估计会跑得七零八落,溃败在所难免,好在很快斥候队便报敌军人数不多。薛崇训回顾众军,盔甲全无,长兵器都没有,战斗力定然大不如前;但对方多半是吐谷浑人,这帮亡国奴战力比吐蕃还不如,薛崇训沉思片刻,便下定了干一架的决心。

吐谷浑原本世居青藏高原,靠近陇右地区,是夹在大唐和吐蕃之间的一个小国,以鲜卑族人为主,一开始依附唐朝,同时唐朝也利用他们作为抵挡吐蕃势力的桥头堡。但唐军和吐蕃作战不利,导致吐谷浑被吐蕃吞并,其族人一部分内迁到唐朝境内,一部分留在青海成了吐蕃的附庸。

战争便是如此,胜仗越打敌人越少,一旦不利就越打越多,吐谷浑人本来已被唐人征服,结果又成了敌人。

薛崇训带的虽然是残兵,装备零落,但纪律和训练依然严谨,唐人能控制如此多周边异族,靠的就是能战的唐军府兵。不出一会,剩下的五六百人便以各队正为核心列成了战斗序列,严阵以待。

“让敌人尝尝咱们唐军的厉害!”薛崇训挥起横刀大喊道。

众军气魄雄浑地大呼起来,呼声在山林间回响,临战前的呐喊让士气高涨。

不料这时却见营地外的人纷纷惊叫着从营门口狂奔进来。薛崇训一看十分纳闷,唐军啥时候发生过一触即溃的事儿?想当年大非川之战,薛仁贵率两三万唐军面对四十万吐蕃,面对敌军二十倍于己,且辎重粮草全无、深入敌境,已是绝境之地,尚能决一死战,以全军覆没的代价重创吐蕃,让他们主动提出议和。

薛崇训顿时怒道:“发生了什么事?!”

“蛇!蛇!蛇!”这个字像瘟疫一样在军营里扩散开来。

真的有蛇,很多小蛇!只见营地的栏珊缝隙里,钻进来无数的小蛇,软软地游荡的东西让人一看就肉麻万分。那东西乌青的颜色,脑袋却是白的,只有指头大小,灵活地游荡,速度极快。

有人惊呼道:“是高原白头青蛇,有毒!大家小心!”

惨叫很快在四处响起,营地立刻变得犹如地狱,被一股恐怖的气氛层层笼罩。

连在村庄里抢的那几匹骡子都不安地躁动起来,牲畜最是灵敏,它大概也感受到了危险。

实在邪门,这是打仗吗?人们的脸上都充满恐慌,但依然按照命令努力形成战阵,作为军人,他们有意识:没有组织和战阵,就是一个死字。

“兄弟们,都点上火把,蛇怕火。”

大伙忙把松枝做的火把点燃,拿在手里挥舞,小蛇果然不敢靠近;但是许多人还没来得及点火,已有蛇游了进来,被咬的人恐惧地大叫乱跳,极大地影响了队形的严整,更何况那些爬进阵队的蛇没被杀死之前仍然在疯狂地咬人!

蛇一般是不主动攻击人的,外面那些吐谷浑人能控制这种畜生?

突然空中荡漾起一阵阴冷的箫声,呜咽着犹如怨妇在抽泣在哀怨,又如冤魂的咒语。

“呜呜……”天空仿佛骤然之间又黑暗了一些。

自喻万物之主的人类,其实内心时常充满惶恐、非常脆弱,阴冷的气氛让唐军几乎精神崩溃;诡异的箫声就像死亡的审判,人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薛崇训指着箫声方向大喊道:“弓弩!弓弩队,箭矢上弦……”

这时,箫声荡漾的空中突然夹杂进了“嗖嗖”的异响。

昏暗的天空上突然飞来黑漆漆的长条,软软的、纠结的……蛇!蛇会飞?当然不会,一定是有人用工具在抛掷。

“放箭!放箭!”

小蛇从天而降,掉在人们的头上,颈窝里,背心里……冰凉的感觉实在让人全身都会起鸡皮疙瘩。

惨叫声不绝于耳,虽然大家打着火把,但蛇直接飞进人群,无处可逃,只能乱爬乱咬。

一个将领对薛崇训说道:“郡王,没法整队了,咱们只能立刻进攻!”

如此混乱的队伍,完全不明状况的方向……竟然要这样进攻?但此时此刻有何办法!薛崇训最擅长的就是见机行事当机立断,当即便大喊道:“众军听令,弓弩队在前,战峰队在后,全军进攻!”

极度恐惧的气氛、绝望的情绪、混乱的队伍,唐军没有马上四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