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道 作者:李海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敞开心扉,不是无能的体现,也不表示缺乏独立性。敞开心扉,勇于承认错误,是一种大智大慧,是人格力量和独特魅力的体现。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道三 不断扩展稳坐钓台



三 不断扩展稳坐钓台

  工厂大、员工多,并不是每个公司都能具备的条件,也不是公司发展的主要原因,公司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设计要合理化。

  松下先生去东京时,经朋友介绍,参观了福特公司的工厂。起初觉得工厂建筑有些狭隘。但经过仔细参观后,发现设计却很合理,员工各自负责自己份内的工作,不离开工作岗位,可以取用所需的材料,工具运用十分方便。另外,办公室也以极少人员来处理业务。听说偌大的工厂,只有一名会计人员,觉得很惊讶,而且产品完成后,直接送往经销店,不需存放仓库——经销店就是仓库。

  各人有各人的经营方式,不能照章全搬。松下先生认为,福特工厂所有的设计都十分合理化,值得学习之处很多。企业的成长,不在于员工的多少,而在于是否能充分利用人才。

  根据日本政府的统计,目前的劳工失业率约为百分之一。事实上,各地都有严重的人手不足的现象,不但工作不能扩大,甚至有不得不停业的事情发生,因此不得不提高工资,而使得物价飞涨。大家随时可听到:“对不起,因为工资提高,所以不得不涨价。”

  花费庞大的资金扩展设备,却找不到操作的人,只好让新设备闲着睡大觉了,成本因此增加,难怪物价也跟着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实施大减税又会如何呢?不但事业活动不开,政府税收不会增多,反而立刻会刮起通货膨胀的大台风。国家不但不能繁荣,国民经济将会面临破产的危机。因此,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绝对不可实施大减税,也不可用减税来求得国家的繁荣。换句话说,目前日本的经济繁荣程度,已无法做重大的突破了。

  以此现状看来,经过五年、十年当然会有发展,但速度太缓慢了。人手不足的情况确实是很严重,可是失业率真的这么低吗?松下先生对此有点怀疑。

  他的疑点在于各企业雇用人员的方法。例如拥有一千名员工的公司,是不是每一位员工都在适当的职位上,发挥充分的能力?再者,若以不满意的心情去工作,那工作效率就只能发挥一半了。

  如果人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只要六七百人便能做好一千人的工作,其余三四百人就成为该公司的剩余人员,那为什么还要雇用这样多的人呢?理由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为了预防扩大事业时找不到人手。

  另一方面员工们也不象美国的工作人员,对于寻找适合自己工作的意识那么强烈,因此,往往会被工会等团体所制止,由于工会的控制造成人员流动率降低,于是形成日本失业率低的情形。这样即使日本有再多的人,都会感到人手不足的。

  美国人为寻求合适的职业,不断地流动,不仅劳工如此,经营者也是如此,这样才有机会在适合自己的场所发挥潜力。由于美国的社会结构如此,才能有每人单位生产量高于日本五倍的成果。

  美国劳动人口是七千五百万人,日本是四千六百万人,可是他们的经济成果却在日本的十倍以上,可见日本在人力方面尚未发挥很大的效果。

  解决失业问题不应以人数为目标,应从人才的合理应用程度和配置的平衡程度来分析。

  日本纺织业,在二次大战前就已是日本的外销产业,也是日本经济的最大支柱。战前最盛时期,从事于纺织业的女工约有二十万人,但目前的人数却比当时少,纺织业甚至正为人手不足所困。现在虽然录用了许多中国女工,但不到三年很多人都会辞职,听说其中很多人去从事服务行业。这样看来,服务行业的人数应该不止百万。

  这个职业对于社会的功用是属于消费面的。虽说消费对整个经济有好处,但要消费与生产达到平衡,才算是健全的发展。何况日本正值开放经济的时刻,若经济因人手不足而面临困境,这百万服务行业的数字,不得不让人深思。

  这是从国家观点来看人员配置不当的一例。这种情形比比皆是。在听到人手不足的同时,一定还有很多“隐藏的人手”,而这些人的能力都不比美国人差。

  二次大战后日本经济陷入崩溃状态。但在今天,却有让世人震惊的复兴,全赖日本人的优秀素质。虽然并不是完全做到适才适用,但钢铁生产仅次于美国;造船事业领先英国,高居世界之冠,机车产业也在世界前列;曾被视为国际竞争力最弱的汽车工业亦将成为外销产业,这些称冠世界的成果,都可证明日本人的优秀素质。

  如能做到所有人都充分利用,国家在人员的配置上能够平衡,各企业能减少多余人员,那比美国更繁荣的梦想将可实现,日本必能挤身世界之强国。

  我们应以更远大的目光来看问题,如失业问题不能单以减少失业人数为目标,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在这种情况下,减少失业人数才是值得夸口的,如果这种情况能在我国实现,一定可以比美国更为繁荣。

  站在这个观点上,失业问题、减税问题及其他各种措施,才能与繁荣连合在一起。希望参与政治与经济的决策者多考虑挖掘人才的问题。

  日本目前正为物价上涨而伤脑筋,政府与国民都在费心,如何使物价能够稳定下来。为什么日本与美国会有这样大的差别?松下先生认为其原因在于经济基础的深厚度不同,日本的厚度没有美国那么深,换句话说,美国的一些公司因为有很多的积蓄,所以能够三十年之间都以同一种价格来出售自己的产品。

  再从更根本的地方来想,就是美国与日本对于事物的想法不同。因此政治也好,经济的内容也好,自然就会不同。经营也是这样,在美国,如果没有健全的体制,一般的观念是不可能经营的,这是与日本不同的地方。

  战后日本各企业都以贷款经营的方式拖到今天,因为这段期间算是非常时期,无可非议。可是战后已经二十年的今天,已不再是非常时期,那么战后特殊情况之下,所允许的信用膨胀和贷款经营的形态,要想继续适用下去是不正常的,应该改变公司经营法才行,学习美国的那种不勉强、充裕而安定的经营形态。改革的时期已经来临了,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应该加入新的内容,企业家也该有与此相应的想法与觉悟。对于经营方法,松下先生提出了一种“水坝经营法”。

  让河川的水流失而不能发挥价值是很可惜的。不但如此,如果一下子水流暴涨,泛滥成灾也不行,然而干旱缺水也不行,所以在河川适当的地方建造水坝,调节河水流量,又可利用来发电。上天所赐的水,一滴都不浪费,而能有效地使用它。公司的经营也可以用这个道理来说。经营上也需要有个水坝。

  现在日本各企业在设备上是没有“水坝”的。为了迎接开放经济,拼命地扩充设备,全力运转,制造产品,产品渐渐卖不出去,只好将其设备的百分之十或二十停止生产,这并不是所谓的“水坝经营法”,不是因为有水坝意识,为防万一而把设备扩大,而只是被经营所迫而做的。因为猜想大概可以卖出商品大赚其钱,所以才扩展设备,结果又因为销售情况不能如愿,不得已才使设备的一部分停顿下来,这种状态不算是“水坝经营法”。

  松下先生所讲的“水坝经营法”,是一开始就先把设备增加一成或两成,这也就是平时安定经营的姿态,这样一来经济上或需要上稍有变动,也不至于物品不足,而使物价上涨,那时只要开动增设的那些设备就可以应付了;相反的,如果生产过多,就把设备多停一部分就行了。这就象把存于水库的水,依其需要慢慢地放水一样,这是极为安全的。那么最理想的标准在哪里呢?松下先生认为设备中有九成为正常操作就可以了。

  日本的做法,常把需要估计得过高,而依据这种不确实的估计,很勉强地将设备拼命地扩充。因为是勉强地扩充,所以想尽量开动所有的设备,使它全数操作,否则不够成本。大部分是这样的经营法,这怎么能算是“水坝经营法”呢?说不好听一点,这是没把握的经营,也是不负责任的经营,这是不行的。今后在设备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