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道 作者:李海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点是与许多先进国家相比之下,日本所有的情形。它的形成当然有其历史背景,就是那次凄惨的“战败”。战败当时经济处于崩溃状态,想重建没有资金,不得已,大家互相提供“信用”,也就是支票,互相承认它。

  大家都缺少资金,可是互相容许用“信用”而活动,终于产生让世人吃惊的经济成长。单以这过程来看,日本依赖支票重建国家的步骤是相当成功的,这样的应变之道也是对的。可是,重要的是这到底只是非常时期不得已的作法,是因为战败失去了所有的东西而采取的不得已的措施。随着复兴,一切上了轨道,经济活动也趋正常化,这些信用膨胀应该渐渐地缩小才行。

  非常时期有非常时期的措施,安定期有安定期的方法,这是理所当然的道理。随着复兴的进展,应该慢慢缩小全凭信用的程度;政府该作这样的指导,国民也该有这种心理准备。事实又是如何呢?不但不缩小,反而继续地膨胀,经济复兴与发展虽已到今日的地步,却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成为贷款公司,公司财务的脆弱令人担忧。

  工厂设备都很新,技术也很优秀,这是值得称赞的;但就因为自有资金的比例太低,好象成了靠贷款而成立的公司,这种情形在世界上是很少见的。在美国用支票交易的商业行为几乎可以说没有,因此各企业都得健全地发展。

  德国也与日本一样,战败受到毁灭的打击,可是他们主张“自力经营”;即用自有资金来经营,有多少资本就作多少的事业。所以同样是呈现经济发展,但内容却与日本非常不同。借款增加,造成更严重的周转不灵,使倒闭连连发生。

  最近常听到倒闭的事。倒闭的案件一天比一天多,尤其是负债额的增加相当引人注目。这虽然与大企业的倒闭有关,但借款增加才是主要原因。借款增加,就造成更多的周转不灵而倒闭。

  松下先生从前就主张不能靠借钱来经营事业,必须用自己的资金,以自立自主的方式来经营。借钱经营,在精神上容易松懈,企业的体质也弱,以致银行稍微吃紧,就容易恶化而倒闭。而且借款的数目都很大,更引起了连锁反应:一家公司倒闭了,许多公司跟着倒闭。

  不但如此,借款政策会带来不踏实的事业扩张,而使经济过度膨胀;结果物价飞涨,各种弊端跟着发生。日本的现状就是最好的说明。借钱还有一个弊害,就是没有钱的、规模小的借不到;有钱的、规模大的可能借到很多,于是造成资本的畸形流动。

  用“万恶的根源”来形容借钱经营、借钱政策,应该当之无愧。如果每一个公司都不靠借钱,完全以自己的资金为主体经营,相信企业本身的体质就会更坚实,经济也会走向安定成长的道路,物价的上涨也会缓和,情形不是比现在更好吗?当然,借钱经营也有它不得已的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日本,因战争失去了大量的物资,钱也没有了,几乎是一无所有。经济的复兴,国土的重建,想用自己资金来做,哪有可能?都是互相提供信用,靠借钱来经营事业,从事经济建设的。

  所以,战争刚结束的那一段时期,借钱经营是不得已的。不过这种权宜措施只允许非常时期采用,平常应该改走正道。换句话说,借钱政策在经济复兴告一段落时,应该立刻改过来;该改而不改,一直拖到现在,才造成了今天的问题。借钱经营一直延续下去,企业以及日本经济都不可能有健全的发展。现在正是改为以自己资金为中心,自立自主经营最好的时机。但愿负责经营的经济人都有这种认识,政府方面也应该做强有力的辅导。

  银行紧缩带来的信用膨胀,会导致金融的紊乱。

  通常为了防止景气过热现象,政府往往采取限制银行政策。最近也采取了这种政策,可是经济界为应付或弥补这种情形,就把支付贷款的期限延长,来对抗政府的限制银行政策。一年来支付支票的期限一再地延长,因此资金回收就延长了,这种情况能健全吗?

  政府的用意绝不在此,限制银行是要稳定人心,使企业经营能安定巩固。换句话说就是要去掉企业体的赘肉,消除水肿现象,改善企业的体质,使其健康强壮,这是政策的目的所在。事实却反其道而行。由于银行抽紧,企业界的资金就紧

  了,应该想办法减少库存量,或加速贷款的回收。这样做的话,任务当然很艰巨,但经济才会往健全的方向发展。当然,事实上如此做的企业也很多,但如以整个情形来看则并非如此,手头一紧就把九十天的支票延为九十五天,或一百天,尽量想延后付款;结果等于一方面抽紧,一方面却放松,这是今日的情形,说来也真是奇怪。

  伪造纸币是扰乱国家金融的重大犯罪,是会被判刑的。日本货币的数量是由日本银行来控制的,按照经济界的实际需要来调节,订定一个目标如五千亿元或一兆元来发行钞票,限制银行就是根据需要来操作的。

  问题就在这里,如果日本的通货只有日本银行发行的钞票,那就会发生很大的功效,但经济界却有代替日币的所谓私制纸币在公然横行。这种纸币虽然是私制,但却并不构成犯罪。它不是伪造的纸币,那它是什么?就是支票。支票是经济界很奇怪的产物。

  不以信用做基础的支票,大量流通,会造成企业界的混乱。

  说支票是私制的纸币,也许有人会责骂,但这却是事实。支票当然不能象日币那样通用,但事实上很多企业都用支票来购买东西。没有现金,只要开一张支票,盖上董事长的印章就能发挥日币的功能,可以买到东西。

  这就是日本的实情。一方面政府努力地扼制纸币的发行,另一方面私制的纸币——支票又一直在乱发行。

  而且最初支票是以三个月为期,今天它已普遍延长到一百二十天,甚至一百六十天;更有所谓“台风型支票”——二百一十天的,又有所谓“分娩型支票”——三百天的也出笼子。日币的发行是有限制的,可是对这种支票的签发,法律上并没有任何限制;不管政府如何推行金融政策,如果放任这种支票乱发,经济界可以说绝不可能安定的。对于这一点,到目前为止,政府好象仍未把它当成一个大问题。

  前些日子报纸上登载了一则消息,九州一家资金一千万元的公司负债四十亿元而倒闭,大部分的负债都是乱开的空头支票,也就是乱发的纸币。一家倒闭连锁地倒了二十家、三十家,其他人都受到连累。

  就算没有这样严重,但是类似这种情形的案子在日本国内随时随地可见,倒闭的公司大部分都是开出了公司资本外几十倍的支票。

  以长期性支票做生意的恶习,将无法支撑远景的经济发展。

  今天日本有几万家准“日本银行”,都在无限制地发行“准日币”。真正的“日本银行”在日本仅有一家,但是现在假定有三万家公司,就可以说有三万家准日本银行在发行等于日币的私制纸币。这些“准银行”中,大者发行百亿元,小者发行一两千万元,辗转流通于市面上,政府对此也未加限制,想起来实在可怕。

  这样的结果,就会出现散漫的经营,政府金融政策的目的就徒劳无功,等于画饼充饥了。

  迎接新年,大家应该互相承认这种事实,咬紧牙关,重整旗鼓,勇敢地向特殊的经济界风潮挑战,才能使日本经济脱困而出。

  当然这是不能一蹴而成的,而且一下子做也会引起混乱。只是认清、觉悟这确实是一种恶习,抱着逐步改革它的决心,这是绝对必要的。

  日本经济界所面临的事实,不用说是政府,也希望所有国民对此有所了解,实在不可再放任这种现象了。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道一 立企业精神之妙用



一 立企业精神之妙用

  公司经营好比人的一生。小时候起码不要危害到社会,长大了,就要负起贡献社会的责任。

  考虑到公司发展的时候,第一要先检讨这个公司在社会上存在的意义,一个人在世界上总不能作些偷鸡摸狗的事而生活,为了社会生活他绝对不能危害社会,所以如果是个人的生存,其存在虽不能有利于社会,但最少不能危害社会,这是他第一个被允许存在的理由。

  如果公司成长了,拥有数百或数千名员工,则不危害社会是存在的惟一理由。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