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道 作者:李海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开事实,是解决迷信或谣言的重要法宝,同时也是表达经营者信念的必要方式。

  人往往会主动关心别人,尤其对于比较特殊的行为,很容易就产生正反两派的意见。简而言之,也就是有赞成的人,也有反对的人。因为别人的说法而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失去信心或发生动摇,这是人类的一种本性。一个人无论做任何事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信心,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一九三三年,当松下电器公司开始扩张营业范围至大阪东北方的门真地区时,流传各种说法。有人说:“在这样不景气的时候,松下电器公司居然想要大事扩张,简直是胡搞嘛。”也有人说:“门真相当于大阪的鬼门,松下电器公司在那边设厂八成要倒霉。”等等。

  当时类似这些流言蜚语,几乎到处都听得到。松下如果毫不在意的话,事情也许很快就过去了,他对于所谓鬼门这样迷信的事,实际上也觉得“不无道理”,因为以当时社会风气而言,大家对鬼门又敬又畏。所以一听到有人说“门真对着鬼门”的时候,松下就感到非常不舒服,有些大伤脑筋。

  当时松下就想,如果说位于东北方就算是鬼门的话,那么以日本的地形来讲,走到那里岂不都要碰到鬼门?包括从北海道开始到本州、四国、九州,整个日本国土大体上都是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如果东北是鬼门,那么何处不碰到鬼门呢?全日本的国民岂不都要逃到国外才行?所以即使门真就是大阪的鬼门,实在也没有必要过于介意,于是一想到这里,松下的心里就豁然开朗起来,最后,门真扩展计划就决定了。

  当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有人批评松下公司在“胡搞”的说法,松下认为也不全是“胡说八道”。由于多次不断扩张的结果,门真计划的建设资金有一部分属于银行贷款。当时的日本人大多只运用自己的资金来推展事业,认为如果向银行贷款,好象就会显得基础有点不稳。当时松下电器的确向银行贷了款,而且是信用贷款,连一件抵押品都没有,这可以说是银行对于松下电器公司抱有很大的信心与了解,才能这样大力支援。

  最后,松下经过深思熟虑,于是在新公司落成的致词上坦然表明向银行贷款之事。文中有一段是:“……创业以来历史尚浅,因为要以有限的资金来实现那么多计划,因此,在信用的范围内仰仗外资乃是必然的……”

  松下这样做的结果也等于显示本人对于经营方面抱有很大的信心,如果真是“胡搞”的话,松下一定无法采取这种态度。松下本人的确对于松下电器公司的经营有相当的把握,因此才毫不讳言把贷款一事公开发表。招待会的来宾对于松下所表现的信心,很多人感到惊异和佩服。

  最后,门真地区的扩展计划终于付诸实施,而松下电器也借此更上一层楼。目前门真地区也已经成为松下电器公司的根据地了。

  学问需要有效地运用,才能发挥高度的价值。凡事考虑过多,反而无法得到成功的机会。

  闻名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办人福特先生曾说:“我们工厂绝对不任用学者,因为学者一味研究未知的事情,而对如何应用却不予考虑。”这句话确实给人许多思考。

  一般而言,有学问的人往往受学问的束缚,凡事考虑太多,而无所适从;没有学问的外行人,有股勇往直前的冲力,反而常能突破障碍获得成功。

  比如患了感冒,若只觉得稍有不适不加理会也可能很快就好了。但是稍微懂得医学常识的人,往往会因过分操心,而使病情恶化,或拖延痊愈时间。

  因此希望各位不要被学问所驾驭;因为学问要有效地运用,才能发挥它高度的价值。

  经营公司也是在做社会工作,为了不损害社会利益,当然要做赚钱的生意。

  人类互相交往、做生意或工作活动,而获取报酬,除了小孩、老人或残废者需要爱人照顾外,成人都应该能够自食其力。我们之所以能安居生活、作息安定,就是因为能各自确保收入。

  因此,每一个人都应确实维持收入,不仅为了自己所需,也是为了维持自己是社会一分子之所必需者;可是实际上人们只知道非获利润不可,但对获利的信心是否确定不移,那就模糊不清了;于是有人认为薄利多销好,或者低价薄利的推销方式好,甚至无利可图,就滥加贱卖,看到别人赚钱,就兴起嫉妒念头,而不作诚实公平的竞争。

  这都是对利润的本质没有充分的理解;所导致的错误。我们不能赚取超过适当的利润;但对正当报酬率,应有承认的风度。

  比喻说:有一家资本一千万元的公司,而一千万元的本金,在本质上就是社会的资本,也就是说,这家公司拥有社会的资本一千万元,资本在表面上虽是属公司所有,但本质上却是社会共有的财产;而物资也是共有的财产,只不过是为维持社会之秩序,设定为私有财产制而已;至于人员呢,假定这个公司雇用了一百人,这一百人,就是以公共事业的名义集合的,也就是使用社会的金钱雇用公用人员来经营事业,所以这公司一定要有利益可图,那么公司就可大大地活动,一年间赚进一百万或二百万元,一半缴纳税款,一半用为提高公司对社会之利益。

  可是经营事业难免会受到挫折,运用社会的金钱,雇用社会人员,如果事业经营不顺,那么就是损害到社会的利益,当然可以追究责任。可是实际上受到损害的人,会提起偿还损害之诉,但对本身经营失败之罪过,社会一般是不会深究的,但实际上已是犯了很大的罪责,因此一般人对此认识还不够深入。

  在自由经济体系中,企业利润的获得,是社会繁荣的动力。

  公司的经营者,往往以利润当作经营的目标。利润也是经济性的标准,不过利润本身中含有竞争的要素。想赚这么多,不一定能赚得到,所以说来容易,想真正达成,就要适度运用经营策略了。

  例如有甲乙两家百货公司,所陈列的商品基本上是一样的,如果甲公司的售价平均比乙公司便宜一至二成,那么大部分的人当然会到甲公司去购买。相反的,因为乙公司商品比较贵,大家不去买,所以他的生意就很难做下去,逼到最后,要不想让公司关门,就只有跟着降价了。假使这时乙公司的价格降得更低,那么甲公司的顾客就会转移到乙公司去。于是消费者蒙受极大的利益,但对经营者而言,却无法获得适当的利润,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东西卖得贵,就会失去顾客。因此,各企业都在制订价格上大伤脑筋。一方面必须卖得比别人便宜,又有些利润,另一方面必须支付成本和费用;但也要使股东能分红,员工能得奖金。在这种严格的要求下,各企业无不是经营者和从业员同心协力,来谋求最妥善的营业策略。如果有一点成就的话,也都是绞尽脑汁,全力以赴工作的成果。然而它的背后却是一股自由竞争的经济压力推动的。因此在自由经济体系中,很微妙的包含了使大家不敢怠慢,以努力促进经济繁荣的心理动力。自由经济社会的好处,其实就在于竞争。竞争使人痛苦和辛劳;却使人乐此不疲,永不后悔。

  也许地有人会问:“获得什么样的利润才是正常的呢?”松下认为,必须依照各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者的人生观,以及企业是否觉悟到本身对社会的责任而定。假定一个公司是站在社会正义的立场,来决定自己所应获取的利润,那么就算他的标准高一些,也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反之,如果只注意到要满足投资者积累财富的欲望,赚钱谋取个人的享受,那么就算赚的钱再少,也不能获得社会的谅解。

  所以这个社会上有些人虽然赚了钱,在客观上,他却是遭受损失的人。譬如说,他赚了一百万元,然而在赚一百万元的过程中,却损失了两百万元的信用;或者说,引起了众人对他的鄙视。那么,这一百万元能买得两百万元的信用或他的人格吗?

  松下始终认为企业是社会的公共企业,应该对社会发展有所贡献。反过来说,让企业正常地发展也是社会的责任。所以让优良企业储存发展资金亦属必要——这不但是企业经营者最大的责任,同时也是企业赋予的最大使命。

  公司得到利润后,记住将利润以更有意义的方式,善加利用,社会自然会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