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是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是佛的实报庄严土;华藏是实报庄严土,极乐是实报庄严土,这个里头只有那一念,还没有分别执著。到有分别,没有执著,变现的是方便有余土,再加上执著,那就变现凡圣同居土。我们现在这个世界是凡圣同居土,这里面住的人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就这么回事。如果你执著没有了,你就不住六道,你就超越,你到四圣法界,四圣是方便有余土。如果你妄想也没有了,十法界没有了,你到诸佛菩萨的实报庄严土,也是你自己的实报庄严土,到那里去,它自然现前。
下面第五,「定心,执持智明,周遍寂湛,心常凝於一境」,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心不定,世出世法都没有成就。特别是初学的人,初学什么?你没有功夫,你的心是杂乱,不要说佛法你不得其门而入,世法你都不能成就。所以,传法、学法真的完全靠定功。你成就大小与定功刚刚好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你定的功夫大,你成就大,你定的功夫小,你成就小,没有定功你不会成就,你顶多只能学一点皮毛常识,真正佛法的利益你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得到了,我常常讲,头一个你的相貌、你的身体改变了,真实利益。这个道理不深,你看世间算命看相、看风水的人,他都说「相随心转」,佛法说得更深,「境随心转」。你在佛法上真正得利益,你回归到自性,所有万法是自性变的,它怎么不会随心变?头一个,学佛的人你身体是愈学愈好,这个人有功夫,如果学佛的人愈老还愈衰,你功夫不得力。我们不能说人没有功夫,功夫不得力,有功夫没用上;功夫真正得力不一样,怎么会一样!
我们早年追随老师,我这三个老师年龄都比我大很多,三个老师当中年龄最轻的是方东美先生,他大我二十多岁,章嘉大师跟李老师年龄差不多,大我三十九岁。我看他们我很羡慕,我跟章嘉大师的时候大师六十五岁。跟李老师的时候,李老师六十九岁,将近七十岁,身体好,耳目聪明。上课的时候查字典,查《辞源》、《辞海》那个字很小,查到之后老师说拿来,我念给你们听,他不戴眼镜,七十岁的人眼睛不花。走起路来的时候,我们跟后头跑步,身体非常柔软轻快。一般人做不到,一般人到他那个年龄的时候已经拄拐杖,甚至走路都要有人扶著。我们看到佛法的殊胜,看到学佛的好处,方老师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怎么转?定就能转,实在讲就是戒定慧三学,所以不能不持戒。到你真正契入这个境界,你的戒律就圆满了,不学绝对不会犯,为什么?叫道共戒。得定的人也不会犯戒,就是定共戒。道是慧,有慧,一定有定有戒;有定,一定有戒,不一定有慧;有戒的人,不一定有定,不一定有慧,但是有定慧的人必定有戒。
而且我们细心去观察,自古以来,当然这是环境的关系,古人比我们有福报,能够找到一个好老师,一生跟著老师;老师通常一生不下山,学生亦复如是,那个道业坚定。现在是社会动乱,这种环境没有了,找不到真正地方修行,有些深山地方你想去,他不让你住。这是自己没有福报,没有这个缘分,那没有法子,哪里有缘哪里去。但是这个,这很不容易成就,必须你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被外面境界所转,你才能成就;你如果不能坚持,随缘随著变就完了。要做到什么?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不是容易事情。要有高度的警觉心,一般的警觉心都没有法子,必定会被淘汰掉,所以学得很辛苦,非常艰难,我们这一生遇到这么个环境。老师虽然好,老师也是作客他乡,自己没有能力帮助。所以我们只能在老师那里学到这些原理原则,看到老师的这些德行,坚定自己的信心,守住自己的原则,才能有这么一点成就。这一点成就,确实老天爷给了我们寿命,如果没有这么长的寿命不能成就,这就是磨炼的时间长,长时不变才行。
现在我到了这样的年龄,到了八十二岁,才有这个机缘,就是可以定下来。在国内,家乡这个道场可以定居,在国外,澳洲的道场可以定居,其他的地方缘虽然殊胜,还是不行,不成熟。这两个地方都可以提供同学们修学,重要的,谁能够成就?谁有定力谁就成就,能够老老实实住在这个地方十年以上,少了十年的时候很难。我好像是在第三次访问日本,日本我去过很多次,第三次上了比睿山,这个山,日本佛教称它为佛教的母亲,日本的佛教有十三个宗派,祖师都是从这个山上出来的,在这个山上修行。所以我去的时候就很留意,看到山上的建筑,祖堂,难得!他们是学天台、学净土的,我们净土宗、天台宗的祖师,他们都有雕的塑像供养在祖堂里面,我们看了很感动。善导大师的像,我们净土宗第二代祖师,智者大师的像,特别多。这我们能够理解,唐朝那时候佛法非常兴旺,日本、韩国派很多高僧到中国来留学,多半都是亲近智者大师跟善导大师。所以他们回国之后报祖师的恩,很多寺庙用善导寺,你一看善导寺,这净土宗的,里面供善导大师的像。我向他们打听,过去你们开山的这些祖师大德们在山上,最少在山上住多久?山上老和尚告诉我,最少的是十六年下山的,一般都是二十多年、三十多年。我听了之后很感动,我在澳洲要求同学们,希望同学们九年不下山,好好修行。那个时候我还怕九年时间是不是太长,听到日本人这样说法之后我就坚定了,不能再少。人家至少十六年,我们九年算什么?想到中国古人,我们从小常常听到的,十载寒窗,一举成名。这是中国过去儒释道三家一般在期限都是十年以上,心定下来,定能生慧。依照老师指导的方法去做,这就是持戒;能住在一个地方,学一门功课不改变,这心是定的;大概定到个三、四年,就是持戒守法三、四年就得定,五、六年就开智慧。智慧开了之后就一切贯通,所以一经通一切经通。头一部经要用十年功夫,第二部、第三部那时间很短,可能你看一遍全通了,你的底蕴深厚,所以就变成不难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0一卷) 2008/1/28 华严讲堂 档名:12…17…190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升须弥山顶品第十三」,经文是第九段「同赞如来」。清凉大师在第一首偈里面跟我们说明三世诸佛在同样的因缘之下说十住法。经上讲「皆於此处」,就是忉利天宫善法堂。我们从经的意思去体会,这个善法堂就是我们修学十信心满,就是十信修圆满,这就是入十住位,就是升善法堂。所以表法的意思要清楚,我们自己才真正得受用。我们讲修行里面第一个科目十信心,我们温习一遍。昨天我们温习到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今天我们从第六个「不退心」看起,不退心。因为十信心绝对不是我们现在讲的初发心,这个十信心是初住菩萨的十信心满,所以它的标准很高。这个标准是建立在放下妄想分别执著的基础上,这个十信心才能够圆满,只要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这就不行,这就不得其门而入。所以我们现在说实在话,这个十信,连初信我们都没办法契入。为什么?初信位的菩萨他已经没有把这个身体看作是我,我执破了,法执犹存,他还有法执,他没有我执。确实《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得到一分。这个一分虽然很少,可是他是真正的佛弟子,真正入门了。虽入门,还没有登堂入室。什么时候才能登堂?七信位才能登堂。什么时候入室?初住就入室了,就见到法身,见到法身就是见到毗卢遮那佛。佛法里头最难理解的就是表法,如果不懂表法,光看经典字面上所讲的,你会以为它是迷信,其实它是意在言外,言语、文字它做为一种艺术的表述,真正的意思不在里头。所以你要会看,要会体会。这是一种高等艺术的手法,你懂得这个才能看出佛菩萨的善巧方便,无尽的慈悲、智慧、善巧方便。
不退心的说法,「定光发明,明性深入」,这个时候,「唯知进而不知退」。这是我们净土宗里面常说的圆证三不退,初住以上是证三不退,但是不能说圆,净土宗殊胜就殊胜在此地,他三不退上头加个圆,加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加这个字的意思,超过十住、十行、十回向、一地到六地,超过三十六个位次,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