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孝贤同人)犹有花枝俏 作者:皎月初斜(晋江vip2012-05-15完结,种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素怡若有所思的点头。
    次日,小月带着瑜儿到了木兰围场,给了素怡一个惊喜。
    素怡细细过问女儿的生活琐事,打发女儿去洗漱更衣,才叫莫愁过来,“去端些点心来给小月格格用。”莫愁点头应了,素怡又问小月,“路上还好吧?慢着些喝茶。”
    小月懂些拳脚功夫,身体比一般女子健康,又是常在江湖上行走的,竟丝毫不觉得旅途疲惫。不像瑜儿一到地方,人就恹恹的,没精打采,素怡才让女儿先去休息。
    “还好。这一路有马车坐呢,太后娘娘还给了两个宫女,十数个侍卫照顾,吃的用的,都没用我亲自动手,姐姐你看,我还长胖了些。”小月指指脸。
    素怡看了看她的脸,果然圆润白皙了。“姑娘家,这样才好看嘛。莫愁没有同来吗?你家先生也在这里,待会让人带你去看看。”
    “阿姐没来。先生请她帮了个忙,最近也不在京里。”小月夹了块点心吃了,她真有些饥饿,“莫愁做的点心真是美味。”
    “别贪吃,晚上有好吃的烤羊肉、烤鹿肉等,那才是真正的美味呢,保你吃了这回终身不忘。这点心你喜欢,想吃就过来。”素怡道。
    小月惊喜,“以前行走江湖的时候,自己也烤过兔子野鸡,味道却不怎么好。托姐姐的福,小月这回有口福啦。”
    “嗯。今天皇上领着王公大臣行猎去了,晚上好吃的可多了,还有狐狸之类的,说不定还能猎到黑熊呢!你可别把胃装满了,小心见了美食吃不下!”
    大队伍行猎归来,收获的确不错,猎物堆积成了小山丘。按照惯例,皇帝的猎物是最多的,甚至有几只白狐狸,弘历便说要把皮子留下,给素怡做披风。
    小月弓马娴熟,见几个侄儿都有收获,便有些跃跃欲试,“姐姐,咱们明儿也去打猎吧,我也好显显身手,别叫先生瞧扁了。”
    “好。叫上几个王爷福晋同去,咱们女人家也能拉弓射箭。”素怡虽说是娇养长大的,闺中之时也常跟哥哥们出去骑马,此时也不怯场。满洲的姑奶奶们基本上都会打猎,到木兰围场,皇后也得露一手,省得让人说闲话。
    晚上跟弘历一提,素怡得到了支持,次日便选了匹温和的母马,换上大红色的骑装,带着一群福晋格格们,冲进了树林里。
    一天下来,没什么意外发生,射中小燕子之类的,更是不太可能。大家的猎物都是小动物,如兔子、野鸡之类的,收获也差不多。
    福晋们见识了皇后的功夫,平添了几分尊敬。蒙古女儿本不擅算计,说话也直截了当,赞叹也不虚假。素怡与她们接触,比和妃子们相处,来得轻松多了。




奉太后谒盛京陵

“额娘,我可不可以去和哥哥一起骑马呀?”白色的棉袜拢住胖脚丫,三岁的五阿哥永瑞,踩在马车软凳上,期待的看着骑马的哥哥们。
    素怡扎了小块西瓜喂给琦儿,细声细气的问儿子,“永瑞为什么想骑马呢?”
    “骑马好威风,”永瑞跳下来,握了握小拳头,“永瑞长大后腰当大将军,保家卫国!”
    “哇,小哥好厉害。”琦儿崇拜的看着双胞胎哥哥,拍着小巴掌为兄长鼓劲。
    听了儿子的壮志雄心,素怡给予适当的鼓励,“永瑞的志向不小!那你去问问哥哥,看他肯不肯带你骑马。如果哥哥答应了,额娘自然没有意见。”
    永瑞便蹦跶了一下,扬声唤坐在车辕上的小太监,“周贵儿,快来抱小爷出去!”周贵儿低眉顺眼的进来,请了安,才抱着小阿哥出去。
    母女俩透过窗口,见永瑞欢呼着奔向永琏的怀抱才罢。素怡给女儿捋捋额发,问这个笑眯眯的小女孩,“糖糖想不想骑马?”
    “想。”琦儿双手巴住窗沿,弧度优美的小下巴抵在手背上,回答得毫不犹豫,顿了顿,又看向素怡,有些迟疑的问,“糖糖也可以吗?”
    “当然可以。你看大姐姐不是也会骑马么?等糖糖长大了,也能骑马。到时候,额娘给你挑一匹漂亮的小马驹,好不好?”素怡道。
    琦儿搂住素怡的脖子,笑靥比夏花灿烂,“谢谢额娘!亲亲!”
    “好,亲一亲!”素怡吻吻女儿的额头,笑得心满意足。两世为人,几个儿女,是她人生中最大的快乐与幸福。
    母女俩正说得热闹,车队速度慢下来,外面乾隆的传旨太监高玉过来禀报,“皇后娘娘、二格格,盛京在望,皇上请您们去御撵上说话。”
    宫女打开车帘子,素怡眺望远处,在漫天的彩霞中,一座古老的城池,露出了沧桑的面孔。“这便去吧。”素怡踩着脚凳下了车,亲自抱着女儿,二人向御撵走去。
    弘历站在车架前方的小围廊上,遥遥注视着开国都城盛京。余光瞟见素怡母女,便步下台阶,接过女儿左手抱着,右手牵着素怡,上了车架。
    “阿玛,这就是盛京吗?”琦儿瞄了眼灰扑扑的城墙,偏着头问弘历。
    弘历笑了笑,和女儿说起开国功绩,语气是骄傲而自豪的,“对,阿玛的曾祖太宗皇帝,就是在这里建立了大清朝,这才有了大清今日的繁荣昌盛。”
    琦儿迷糊的看着弘历,她只有三岁大,哪里懂得了这么复杂的东西呢?
    弘历无所谓的笑了笑,携着妻子的手进了车,想起一直陪伴太后的长女瑜儿,“到了盛京,也让瑜儿同兄弟们出去玩玩,别老闷在车子里,把小姑娘闷坏哪。”
    这次谒盛京陵,杜小月的身份,肯定是不能同来的,老太太吃斋念佛,近年来越发无为,把注意力从儿子的后宫转向了其他地方,比如说听戏斗牌等娱乐活动,时常招几个小辈陪着说话,方觉得日子不寂寞。倒是瑜儿年纪不小了,合该跟着素怡学学管家之能,省得出嫁后被陪嫁嬷嬷辖制。
    素怡想到这里,就势给弘历说起,“瑜儿快成大姑娘了,你心里是个什么章程?”大清的公主们,基本上都和亲蒙古——离家千里,思念亲人,水土不服,习惯的差异,文化的不同,使得公主们婚后生活比较艰难。
    任琦儿把玩九连环,弘历端起茶杯又放下,长长的喟叹一口气,“大清和蒙古的关系正处于缓和、升温阶段,瑜儿作为嫡长女,是大清的长公主,免不了要牺牲一些。”瑜儿是金尊玉贵的固伦公主,又是他的第一个女儿,有别于其他孩子,难免对女儿多疼点。
    自从瑜儿出生,素怡便想到了这茬,她一直先刻意朝那个方向教育女儿,务必要预先让女儿了解,然后适应蒙古的习惯。可是,听到弘历表态,心里还是有些不乐意。
    “唉,别着急。”捏捏妻子的手心,弘历说出自己的打算,“我心里有数。京城建好公主府邸,瑜儿嫁入蒙古后,在那边呆个两三年,我便给女婿封个京官,让他们夫妻俩常驻京城。这样谁也说不出闲话来。”
    素怡破涕为笑,不好意思的扭着丝帕,“皇上的主意不错!皇额娘前儿个召见我,和我商量儿女们的婚事,也是这个意思呢!”
    “皇额娘是真心疼爱瑜儿,不枉瑜儿尽心尽力的侍奉她老人家一回。”弘历有些感慨,饮了口茶,“一转眼,咱们的孩子都快成家了,我记得咱们大婚那会儿,好像还是昨天的事情。”
    经过康雍乾三代皇帝的修缮,盛京皇宫基本保持旧貌。
    奉太后居暂居清宁宫,素怡住进东宫关雎宫。清朝入关以前,维艰之初,皇宫远不及北京紫禁城的巍峨壮丽,却也简朴实用,看得出创业者规划的思虑。
    素怡长久的伫立在关雎宫门前。这里给她一种极为亲切、极为熟悉的感觉,仿佛心底有个声音在殷殷呼唤,促使她迈动步伐,探索时空留下的秘密。
    素怡深深呼吸,勉强压抑飞快的心跳,一边往里走,一边想象着皇太极用挥鞭拉弓,以致布满硬茧的手指,轻轻翻展《诗经》扉页,逐字逐句的阅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是谁?是谁俘获了开国帝王的心,是谁得了皇帝的钟情?关雎宫三个字,就像一首情意绵绵的歌曲,从天际响彻到心底,植下隐秘的愿景。它高高悬挂着,悬起了所有女人的心,让所有姬妾嫉妒得红了双眼。
    后宫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唯有一株幽兰,生长在空谷山涧,清雅的、高洁的,悄悄散发芬芳。如同廊下丛丛簇簇、不以无人而芳的兰草。
    乱花几欲迷人眼,而她只伴在帝王身旁,沉静而稳妥的微笑,如同一瓣纯净洁白的兰,连笑意都像隔着盈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