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孝贤同人)犹有花枝俏 作者:皎月初斜(晋江vip2012-05-15完结,种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素怡正待说话,便听和嬷嬷在外间禀报:“老爷太太,四阿哥和福大人过府拜访。”
    李荣保刚在女儿书房里晃荡了一圈,看着出门的妻女道:“太太和我一起过去吧。丫丫也合该去拜见师傅。”昨天福敏已送了帖子告知今日拜访,却不知他把四阿哥也带来了。当然,皇子过府不需要递拜帖,那是皇家的恩典。
    素怡瞄了眼父母的神色,福身道:“女儿先去换身衣服。”
    经女儿一提醒,李荣保夫妻才发现自己也穿的常服,根本不像待客的装束,急忙交待一声回正房更衣不提。
    等素怡装扮一新,带着家庭作业去外书房拜见师傅的时候,已是半个小时过后。主客见礼,相互恭维谦虚告一段落,李荣保正在寻找安全又新颖的话题。
    钮钴禄氏一边喝茶微笑装壁花,一边等着女儿过来,以免女儿第一次见同龄男子尴尬。实际上她多虑了——素怡又不是没有见过男人(自家就有十个,更别说外家和伯父家),也不是没有见过尊贵的男人(雍正皇帝),四十岁高龄的她看见一个初中生似的四阿哥,怎么会不好意思?
    素怡迈着优雅的步伐进门,先给皇子及几位长辈请安。礼数得做足了,不然额娘会增加她的功课。瞧了眼额娘的面色,看来自己没有丢脸,安心的垂头做淑女状。
    福敏几月不见素怡,有些挂念,当着另一个徒弟的面却不太好先开口。他和弘历之间先是君臣关系,才是师徒关系。尽管有句话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是还有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权至上的时代,其他都得往后靠。
    弘历瞥见素怡捏着绣帕的两只象牙般的素手,立刻移开视线,朗声道:“这就是师傅经常提及的师妹吗?”被腹黑爷爷与老爹教育那么多年,他非心无城府之人。看似随意,心底门儿清。富察家是绝对的保皇党,力量强大,底蕴深厚。李荣保在朝廷上举足轻重。先不说他的三个兄长家,光是李荣保自己就有九个儿子,但凡有几个成才的,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现在他头上还有个齐妃母生的皇长子弘时虎视眈眈,额娘的娘家也不给力,嫡母态度又暧昧不明,逼得他擦亮眼睛努力。李荣保此人要好好笼络,也不能太过明显。所以,如何对待素怡就值得考量了。太亲热不好,太冷淡也不好。他不能叫素怡大姑娘(他老爹这么叫),也不能直呼其名(未熟悉到那个程度)。万幸他皇阿玛给他找了个好师傅。师妹这个称呼不是现成的么?
    明知故问。素怡在心底唾弃,却要低眉顺眼的站起来,道:“启禀四阿哥,是的。”
    弘历跟他爷爷老爹一样,喜欢温柔妩媚的汉族女子,他房里的两个丫鬟就这调调。见师妹脾气和软,心底添三分喜欢,说话略亲近些:“我曾见过师妹的字,无怪皇阿玛夸赞于你。”雍正曾在几个儿子面前展示过素怡的墨宝(《古北口》),以督促儿子们学习。
    是啊,御赐的佛珠还在我箱子底藏着呢。素怡作感激涕零状回忆往事,口中称:“皇上谬赞,素怡不敢当。”两相比较,素怡选择闺名弃“奴才”。
    听到素怡的自称,弘历笑的越发真心,道:“师妹不必自谦。你近年的字画师傅也让我阅过。”他今年十二周岁,还没有生出把素怡娶回家做助力的旖旎心思。
    福敏这个师傅当得称职,要求素怡每隔两月上交家庭作业一份。素怡抬头看到弘历眸中的真诚,微微一笑,落落大方道:“多谢师兄夸奖。”
    见惯满洲女子豪爽洒脱与汉族女子柔媚婉转的弘历不由新奇,这师妹完全是个结合体呀,难得把两种气质和谐融汇。他的凤眼顾盼神飞,涌动惊喜欣赏之色,道:“师妹才情当之无愧。”
    福敏咳嗽两声,唤回注意力——这师兄妹聊的热闹,把为师忘记了。他对素怡道:“这两月的课业可有完成?舀来给为师看看。”
    尊师重道的徒弟道:“素怡已完成,请师父检查。”接过朱陶手中的字画,双手捧给福敏。
    福敏接过来扫一眼,微不可察点头,从袖中摸出一张纸交给素怡,道:“这是下两月的,务必认真完成。”
    素怡恭敬行礼称是。
    李荣保起身拱手道:“天色已晚,若是四阿哥不嫌弃,就请留在奴才家用膳吧。”
    弘历微笑拒绝:“我还要赶在宫门下钥前回宫,就不滞留于此。倒是师傅可与李大人久别重逢,甚该畅谈欢谈一番。”李荣保的态度友好就足够了。他羽翼不丰,不敢在皇阿玛的眼皮下明目张胆结交大臣。
    李荣保道:“四阿哥有理,是奴才欠考虑啦。”连忙招呼着送弘历出门。
    弘历翻身上马,道:“李大人请回吧。”又对素怡道:“有空再与师妹探讨学问。”当下心满意足的拍马离开。
    李荣保目送四阿哥远去,方携妻女回府,置办酒席宴请老友不提。




姑娘决心要早定

雍正元年五月,福薄的仁笀皇太后乌雅氏在与大儿子的不断抗争和对小儿子留遵化守陵的心痛中与世长辞。且不提为人子的皇帝心情悲痛抑或放松,为人媳的皇后倒是在无人之地悄悄松口气。清朝没有哪个婆婆比乌雅氏更难伺候,作为一国皇太后不按例迁移慈宁宫居住,反而赖在儿子后宫不走。
    新皇为安已逝之人的心,晋封已改名的十四弟允禵为郡王,却命其仍留汤山。各府将年前用过的素净衣物首饰换上,淡定的各忙各事。这几年,皇家丧事不断,底下人都平常以待了。好不容易释服了,怕热的雍正帝带着妻妾儿女移居圆明园避暑。
    由于对未来的担忧,素怡姑娘进入难得的彷徨迷惘期。孝贤皇后的命运沉淀淀的压在心头,使她久久不能开怀。幸而李荣保的身体调养已见成效,每日趁着阳光普照之时,便招女儿去外书房教导学问,其间穿插讲述做人的道理。如此一来,素怡方减了些愁绪。
    那日父女俩正巧探讨到人生这个大命题。李荣保的观点是:“人生而受苦,非享乐。苦中作乐亦美事。”联想起自己厌恶官场,却不得不入官场,不胜唏嘘。他心结已解,目标既定,更不容丝毫退缩。做人要么终日浑噩漫不经心,要么力争上游位极人臣。
    素怡听后大受震动,茅塞顿开。若自己不知命运便罢,若知道了少不得要奋斗一番。历史是死的,可人是活的。自己又何苦纠结于历史书上的几行小字不放,不是还有句话叫做“我命由我不由天”么?如今站在这里,拥有李荣保嫡长女、傅恒亲姐身份的是自己,是拥有二十一世纪记忆的自己!
    吐出缠绕心底已久的浊气,素怡的双眸明亮有神,焕发着强烈的生机与斗志。她朝李荣保福身,真心诚意道:“多谢阿玛教诲,女儿终身不忘。”
    李荣保捋着胡子满意点头,道:“莫要被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丫丫看开了,阿玛就放心啦,也不负你额娘所托。”
    素怡眼眶红润泪盈于睫,却生生忍下落泪的冲动,深深一揖道:“阿玛额娘大恩,重逾千斤,女儿没齿难忘。”
    李荣保忙扶起女儿,心中感动,语气微颤:“父母所求之事,无过于子女幸福安康。”
    素怡用帕子拭干眼泪,莞尔一笑,道:“女儿定用心爱护自己,不让阿玛额娘担心。”
    “好,好,好。”李荣保拍着大腿激动得连说三个好,自豪道:“吾女甚聪慧。”
    一个面白无须的小太监在富察府门口下马,带着几个侍卫入门。李荣保急忙带着妻女迎出去,道:“这位公公有何贵干?”
    小太监拂尘一甩,尖着声气道:“奴才今儿来宣皇后娘娘口谕。”新皇守孝期间,后宫诸人虽未正式册封,但皇帝做亲王时的嫡妃乌喇那拉氏定是皇后无疑。
    富察家人不敢等闲待之,俱按规矩跪下听旨。
    瞅着众人都做好礀态恭听脀旨,小太监清清嗓子道:“奉皇后娘娘命,请李荣保大人嫡长女明日入园子赏花。”
    李荣保接了旨,一旁的德祝塞给小太监一个荷包,又邀请小太监进屋喝茶。
    小太监和气的笑道:“奴才还赶着回去复命呢,就不喝茶了。”有点心机的太监都不敢小看富察家,更不敢小看奉旨在家养病的李荣保。公差办完,他的语气就谦逊客气起来。捏捏袖子里的荷包,小太监笑得更灿烂了,行礼道:“奴才告辞。”
    德祝忙送小太监出去,顺便打听消息。
    一刻钟后,德祝进外书房禀报看书的老爷:“并无大事。皇后娘娘另宣了几位与大姑娘年纪相近的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