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重生贾母荣华录 作者:fahrenheit-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话说,贾珍不知天高地厚以及不懂收敛,跟他母亲张氏溺爱太过不无关系。以前他祖父贾代化那是懒得管,如今到了不管不行的时候,几顿棍棒就拍扁了贾珍的放浪之心:你前面“有病”,后面也不耽误挨揍。

    却说棍棒之后,贾代化等贾珍伤好了一些,便经常把他叫进书房,细细跟他分说京城局势,宗室、勋贵、书香门第与寒门士子出身的若干能人,包括经常往来的,不好开罪的,跟自家有仇的,不用亲近的以及最好别搭理的……

    自此贾珍不说脱胎换骨,也有让人耳目一新之感。至少在贾代化眼里,这个孙子比他父亲要强上一些。

    在婆婆房里,凤姐守了一个下午,她见婆婆用了药不一会儿便睡得香甜,也轻轻碾了碾太阳穴,刚想回去暂且歇歇,就听大丫头来报:她娘家人过来探望了。

    作为王家嫁得最好的女孩儿,听说凤姐和贾珍吵得天翻地覆甚至还动了手,王家人可是唬了一跳。跟着暗中嘀咕,担惊受怕了一阵,发觉自家姑奶奶不止平安无事,还占得了些上风,凤姐在娘家说话可就更管用了。

    这也不奇怪,凤姐在婆家听到贾代化或是贾敷事关朝政的一两句话,传回娘家,都够她父亲和叔叔好生揣摩上一阵子了。

    这回来的正是王子腾的媳妇,她上过香,跟柳氏打过招呼道了恼,便去了凤姐的院子——凤姐祖父身子不大爽利,她父母和叔叔都在家尽孝呢……能在这个时候让王子腾妻子亲自到来,大约事情也不算小了。

    事情果如凤姐所料,娘家的确出了事。而王子腾的妻子也知道自家这位姑奶奶泼辣,若是不让她知道底细,将来再闹起来,娘家也没几个扛得住她的手段……

    王子腾之妻乃是凤姐的婶子,她还算沉得住气,问过凤姐近况如何,再嘱咐她要仔细尽孝,留心自己的身子之后,重头戏就来了,“四皇子身边那几位可不就是凶神恶煞似的,跟我们老爷说,若是不肯投靠,就将当年老太爷做的事儿抖落出来……”王子腾可是二甲进士,前途可期,而王家其余众人,四皇子也看不上。

    老太爷说的就是王子腾的父亲,凤姐的祖父了,他当年从金陵步入京城为官,当然是使了些金银的,而这贿金也不大干净。

    偏巧,王家已经退休的老太爷贿赂的上峰,正是二皇子的舅舅之一,在四皇子们的幕僚们看来,可不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时机?

    凤姐闻言大怒,欲要痛骂几句,却发觉自己跟婶子也开不得这个口。如今的凤姐可不怎么爱钱,她只想丈夫上进,做官可比捞钱要紧太多了!

    她思来想去,觉得公公贾敬大约管不了,便跟她婶子道:“婶子,咱们一起去大伯母那儿探探口风。”

    这个时候凤姐挑得很好,贾敷媳妇柳氏正好议事完毕,跟儿媳妇,也就是贾珞的老婆说话呢。

    凤姐和她娘家婶子一起过来,柳氏便知道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二位准是有求于她。柳氏请二人坐下,还特地打发走了儿媳妇,这才笑问,“都是亲戚,还怕什么呢?”

    王子腾之妻闻言也面皮微红,“实在是心里没谱……”之后便一五一十地说了个明白,只是没提老太爷那贿金的出处。

    出身名门,又见多识广的柳氏听了,也颇觉开了眼界:恭王当年让贾敬去笼络世家公子与新科士子之时,也没能这般“有底气”。

    于是王家这件“棘手之事”便从宁府传到了荣府,而史令仪听说后,便按照她和太子妃早先约定好的路线,把这小纸条掺在费家给太子妃的家信之中,顺利地传到了太子妃手里。

    太子妃此时正跟元春与宝钗说话——宝钗在东宫历练这几年,也学了不少本事,而她的见识兴许都比不少名门小姐更出色几分。

    太子妃说起西宁王庶子,宝钗心里还算满意:就算是有幸让太子看中,看看东宫里那些不得宠更没正经名分的姬妾们……她如何不心凉?这位西宁王庶子如今也在前线,可见是个知道上进的男人。虽是续弦,可元配并没留下一儿半女。若非自己乃是太子妃跟前女官,未必能有这番姻缘。

    至于元春,早先也对表妹宝钗存了防备之心,而今她颇有几分有女万事足的味道,给表妹挣个好婚事,积些善缘,没准儿有朝一日还能得到些回报呢。

    三个女人相谈甚欢,太子妃收到家里送来的信,尤其是挚友史令仪的消息,心道:真是难得有个好消息。

    等太子回来,也不用添油加醋,太子妃如实道来,太子听说,竟有些愁眉苦脸,“媳妇儿,你说我怎么去跟父皇告状?”

    太子妃无语凝噎,隔了一会儿才道:“你为什么要自己去?”她丈夫怎么一副深受打击的模样?

    “老四跟……”太子指尖往西南一指,“那边有来往,我猜告状也没用。”太子一旦跟老婆打开了话匣子,就有收不住的意思,“就算平了西北,一时半会儿也动不得西南这两位。”

    太子妃眨了眨眼,猜得特别靠谱,“没钱了?”

    “嗯。”太子深吸口气,“西北平复,忠义王的库里要是没有八成以上的粮草和金银剩下……这一仗就赔大发了……”

    太子妃眉头一皱,身子微颤,“我……要生了……”

    两个时辰之后,太子妃产下一子,母子均安。

    太子抱着粉嫩嫩的儿子,而散着头发的妻子就靠在自己身畔,他也暂且忘了烦恼,傻笑到连小儿子似乎都有点不耐烦,又是皱眉又是扁嘴……

    太子妃也偏不让丈夫安生,旧话重提,“什么来钱最快?抄大户呗。”

    作者有话要说:赶上了,十二点之前!


☆、第54章


    太子远见卓识;其余皇子远远不及;但与此同时他的庶务水平又差得令人发指。

    丈夫这股目下无尘的劲头儿;太子妃都没什么好办法;只盼他能在吃亏摔跟头之后能早些醒悟,不过目前看来,已经有了点儿不错的苗头了。

    前世的自己为人处事与眼光见识都还稚嫩,也不善于揣摩人心。夫妻俩前世也曾有过你侬我侬的甜蜜时光,可惜她十余年无子,太子的姬妾们先后生了几个儿子;这才让夫妻关系逐渐转淡;之后没几年她也郁郁而终了。

    之后的事情自然也就一无所知了。没了母亲和妻子的安抚与劝解,太子与圣上父子的误解与心结当真越积越深,直到太子一头撞进了牛角尖儿再也出不来,最后竟与心腹谋逆,才让圣上忍无可忍又心痛不已地废去。

    不过如今的太子还是圣上的乖儿子,骄傲直率,却不失真性情。

    圣上更是看得明白:太子乃是诸皇子之中品行最好的一个。虽说正人君子未必坐得稳皇位,但不犯上不欺下的太子却能令绝大多数人安心。

    父皇的器重和爱护,太子自然感受得到,他因为宗室跋扈以及弟弟们逐渐紧逼而恼怒在心,可平时却还称得上平和冷静。

    而刚刚媳妇短短一句话,还真点醒了太子:这可不就是“开源”之道?

    哄睡了媳妇,看够了小儿子,再逗一逗已经会挤几个单字出来的大儿子,太子便回书房奋笔疾书去了:有了好主意,他得先理清思路,写个大致的方略。

    话说,当年太祖爷分封功臣的时候,只有三位王爷因为功高且救过太祖爷的性命而得了封地,其中又因忠义王为了太祖爷折了两个嫡子的性命,而得了西北一块极为富庶的地盘,与之对比的便是另两位王爷则坐镇西南去了。

    不过,当年西北与西南三块封地均是紧邻边境,都有觊觎本朝的外敌,三位王爷固然得了分封,却在不时的战事侵扰下,极难形成割据之势。

    太祖爷打算得挺周全,但到了太宗皇帝继位,这好经可就念歪了。太宗皇帝是个守成明君,但总是怵头打仗。

    忠义王坐守边关,两次三番向太宗皇帝要银钱要粮草要兵器铠甲,因为西北确然战事不断,他的要求自然也没落空。有这样一笔十多年持续不断的大进项,忠义王可不就成了西北的无冕之王。

    西南两位王爷见状,自然也有模有样,不说狮子大开口,也让太宗皇帝异常不快,可再不快又能如何,只能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搬空了各地不少库房。

    好在太宗皇帝在位十余年便驾崩了,今上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不再像他爹一样对三位藩王予取予求。

    太宗皇帝是位治国好手,可今上在治国上也许就是中上水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