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如海在时辰到了后,拿起三炷香朝孔子祭拜,又拜了天地后插入香炉,作为赞者的张知白站在一侧,贾敏和王熙凤,则在隔壁的侧间,听着外面的动静。
“今逢吉日,恭迎诸位参加我师弟林海收徒。张生在这里谢过诸位!”先开口的,是张知白。他的声音清朗中,有着一份浑厚。之后开口的是林如海:
“今日我已过而立之年,能逢吉日邀请诸位到此,已是人生盛事。我之一生虽做不到君子之完人,但也自认为了社稷兢兢业业。今受同窗云飞兄所托,收子贾琏为徒,是为喜事,待礼毕后往诸位留下用膳!以资拜谢诸位见证之仪。”
说完这些,林如海坐□,想身边的张知白点了点头。张知白从袖口中抽出两块乌木板,有手掌宽两手长度。用麻绳捆绑。他解开麻绳,上面是用金漆描绘的字。
“请拜者入!”
贾琏在听到这一声,深吸了口气弄了一下长衫的衣摆大步走了进去。此时在林如海面前摆上了一个蒲团。
“跪!”
贾琏依言下跪,一边有小厮送上乌木底大红漆盘,上面是一盏油灯,旁边放着九支香。他恭敬地跪着,前一天林如海就给他细细讲过其中的流程,第一步是跪拜孔师表示入儒参候。需要燃三支香,不过在这之前会有赞者念诵赞词。之后会有指示。
“文圣吾祖,恩泽海宇。
教化与民,则普民生。
万世之师,鼎礼为先。
欣逢盛世,物阜民熙。
高岸秀木,惟恐失序。
道贯古今,德牧天地。
杏坛春晖,池畔桃李。
三坟五典,六经古籍。
薪火传承,百代不熄。
而今吾辈,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弘扬承继。
依仁志道,据德受艺。
今有弱稚,临师祭先。
燃香!”
贾琏取出三支香,小心的点燃,捏在双手中。
“拜!”
“继拜……”
“再拜!”
“起!”
三拜的唱词,贾琏起身恭敬地将自己的香插入林如海三支香的右边。
“跪!”见他弄好,张知白继续。贾琏重新跪下。
“师道大矣哉,入门传道授业解惑矣。吾门儒生,历代相传,今有四百八十年矣。今有稚子,贾琏,为尚弱冠。幸遇名师,愿入门下。授业修身,修得正道。自后虽分师徒,谊同父子。于师门者,当知恭敬,身受训诲,没齿难忘,情出本心,绝无反悔。空口无凭,谨据此字,以昭郑重。”
“尚……契!”
随着这声唱词,小厮将盘子换掉,送上来的是一手掌宽的木板,两边有钻孔。旁边是一把刻刀,贾琏拿着刻刀认真的在上面有自己名字的地方,画刻出一个伞状的标志,那是林如海这一脉学士的标志。江南烟雨多,伞就成了学子的一种象征。这是很**的东西,很多从书院出来的,或者自己学习或者家中请了师傅的都未必会有。因为这个十分慎重,就如同林如海这一师徒中,也只有寥寥四人而已。每个人的学生,也只有两三个人可以使用。这是继承的象征,是传承的力据。
画刻完,他放下刻刀将托盘举起递给碰到林如海面前。张知白哪里又有了新的念词:
“师出名门,苏林氏第十六代子,名为学士以资相教。日虽为试图,但怀心骨。严正教导,引入正道,立于沧桑。所出所做,皆为本心。绝无反悔,空口无凭,谨据此字,以昭慎重。”
“礼……契。”
林如海看着那个小小的伞,欣慰的笑着拿起刻刀在自己的名字下面,也刻上了一把伞。不同的是,他在三角形的三面上,增加了一个小的内套在里面的三角。弄好,他将契子用麻绳穿孔按照一定要求打上结,捆绑好!捧起供奉在孔子画像前:
“今特告师祖,林海收贾琏为徒,实为本心。日后必当谦则教导,训其成材。”
林如海三拜之后,重新坐在椅子上。贾琏面前重新出现那个漆盘,上面是六根香和一盏油灯。
张知白看到小厮将盘子摆好,重新开口:“今有新徒,故长者见证,与师恩献上束脩。”
此时,听到长者献束脩,贾琏很是茫然。献礼他是知道的,但是林如海始终没有告诉他到底谁来完成这一步。他以为会是自己。正当他疑惑的时候,王子腾一身官服走了出来,身后跟着早早准备好的托着六礼的六个小厮。他上前一步,公瑾的朝林如海作揖行礼:
“今有顽童小儿,不知礼数规矩。生性皮赖,还望先生好生教导。特备薄礼,望先生不吝赐教。”
林如海见到王子腾出来,起身虚还一礼:“今本人已决定收其为徒,自当为他着想。只是本人教导,历来严苛还望世兄明了。若要成才,毕竟磨难。玉不琢不成器,还望世兄包含。”
王子腾听闻,微微一笑视线扫过那些惊讶的:“我之小儿,全托先生之处。日后成才,也为先生之功。若有不遵先生令处,怕是打死也是应该。”他一身武将官服,周围的都是文人墨客看着便有一层歃血的味道。他让开一步,伸手示意。张知白看到他的手势,开始继续赞词:
王子腾送上托盘里面清脆的芹菜,张知白念道:“勤奋好学,业精于勤。”
林如海接过芹菜,看向跪着的贾琏:“还望你能够勤恳之心,熟读经书常闻世间。”
王子腾随后递上一个放盘,里面是一个白玉小碗里面是干净的莲子。张知白念道:“苦心训诫,莫忘师恩!”
林如海接过莲子,拿起吃了一颗,对贾琏道:“我这一生,怕是只有你之一徒。虽为严苛,定是为你好!”
听到林如海这么说,贾琏低头磕头叩谢。他头磕的响,也磕的诚恳。他知道,林如海安排王子腾作为长者,必然是为了他着想的。这等恩惠,怕是他父亲都未必能做得。不,是一定做不得。
王子腾看着贾琏磕头,微微垂着眼帘遮掩眼中的满意。这个孩子,聪明伶俐只是稍微迟了点。若是能够再早一点就好了!只是现在,也不算特别晚。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丁丁抽了,没办法如约一万五了。
☆、第29章 吉日拜师(中)
王子腾转身拿起一个漆盘;里面是一个青瓷小碗;里面装着冒尖的红豆,颗颗饱满。王子腾将托盘递给林如海;林如海接下。张知白适时的念道,“鸿运高招;朱门临庆。”
王子腾没有说话;那些红豆是他的夫人在年前他决定要作为长者出席后;就一颗颗精细挑选出来的。他感恩于妻子对他的理解。同时;也期盼与日后,能够从凤哥儿的孩子中过继一个;承担他的传承。更重要的是;打动他的是贾琏那一颗赤子之心。
他没有多说什么;拿过一盘红枣;枣子擦洗干净虽然干涩但是看得出也是精细挑选出来的饱满的。装在一个土陶碗里,林如海见到这些枣子想到之前那成色饱满的红豆,顿时明白这些东西必然不是自己从贾琏哪里得到的那份,一定是王子腾自己带过来的。他别有深意的看了王子腾一眼。张知白没有给他们交流的时间,而是继续着赞者的义务:
“早日高中,宣礼承思。博广为君,身在社稷。”这句词,比其他的都多,意思不仅仅是能够高中进士更多的是对于日后风骨和思想的一种寄托。
王子腾看出林如海发现了什么,他没有做声而是把属于他给的最后一个礼,装在描金木碗里的桂圆端了过来。林如海接过了那些依然品相不错的桂圆。
张知白这次没有用其他收徒时的功德圆满,而是用的:“高桂相挂,门庭留芳。”虽然看着,同物件的寓意也是吻合,但是这句话更能衬托出林如海对贾琏的期待。林如海是一个骄傲的人,骄傲到骨子里的人。他认为,他的徒弟日后必然是那相府主人。不管资质如何,他都能教导的出来。
“弟子拜……”
“二拜……”
“再拜……”
“上香!”
贾琏在林如海坐下后,依照张知白的赞词,跪拜磕头。一次次的站起下跪,然后恭敬地三个响头。他的额头此时已经泛青,但是他磕的真心实意。他知道,前世的遗憾……前世的无奈从这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就看他的努力了。
点燃最后的三支香,他恭敬地插入香炉内。自己完成最后一步,他从已经拖着盘子过来的小厮手中接过盘子。上面是一个竹席的碎片,切口并不齐整。上面摆着三根肉干,都有手指粗细。他跪在林如海面前,恭敬地将盘子举过头顶:“请师傅享用,弟子愚笨手艺不精。还望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