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医入门你问我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答】要说这个,就要从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找根源了。因为如前所述,远在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实践积累的基础上,对祖国医学进行了一次浩大而系统的总结。成果是经典巨著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等。在当时,如前所述,远远没有实验科学的产生与引进,既没有生物学、进化论,没有理化学,更没有细胞学、组织学……而阴阳五行学说却正是当时盛行的哲学理论和说理工具之一,于是我们的祖先就用了这个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加以整理论述。这样一来,这阴阳五行学说就渗入到中医学的每个环节而密不可分了。

【问】阴阳五行学说的实质又是什么呢?

【答】阴阳五行学说,就它的实质来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见印会河等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中医基础理论》第11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5月)它用“阴”、“阳”两个概念来概括说明宇宙万物内部矛盾、对立、统一和发展的原理和规律。而五行学说,就其合理的部分来说,则好像是阴阳学说的发展和补充。它被用来说明事物内部以及事物彼此之间相互促进与制约的复杂关系。阴阳结合五行,在古代的知识水平下,便认为能完整而系统地说明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了。

【问】为什么说阴阳五行学说是原始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呢?

【答】根据笔者的领会,这可以从它的创立与发展得到阐明。可以设想,远在古代,由于没有实验科学,我们的祖先为了要认识和解释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就用了直观的手段,然后是概括推理的方法加以观察、探索和解释。比如在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现象是一切物体的原始形状大部分是球形,即球体。当它们在受到阳光照射的时候,就都出现了它们的光亮面和阴暗面。阴暗面被称作“阴”,光亮被称作“阳”。在此同时,当光源发生变化时,它们各自所出现的“阴”和“阳”必定起着相应的变化:凡是阴面大了,阳面便缩小,而当阳面大了,则阴面又缩小。又进一步观察到,只有物体有了阳面,才会有阴面,同样的如果没有阴面,也就无所谓阳面……这些现象和道理,虽大如日月星辰,小到微尘砂粒,都丝毫不能例外。日积月累,经过不断地观察、提高,认识了它们的共性,便认为它们就是贯穿于万物之中的规律了。到了后来,又由于理性认识的深入和提高,经过抽象地提升和概括,“阴”、“阳”就不再仅仅是指事物的阴暗面与光亮面的本身,而是进而用来代表事物内部矛盾变化的规律以及事物属性分类的代名词了。这就是书中说的“阴阳互根”(互相依存)、“阴阳对立”(互相矛盾)、“阴阳互为消长”(阴阳变化处在动态平衡之中)等等名词的由来。因此,在当时,阴阳学说就被认为是一种包含在宇宙万物之中的真理而成为一种哲学的观点了。人,也是宇宙万物之一,因此认为也不能例外。于是阴阳五行学说也就成了当时医学的说理工具了。所以《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就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语译:阴阳这东西,计数它时可以是十倍,推衍开来,可以是百倍……阴阳的变化,在人体来说,也照样是可以适用和计数的。)说明人虽为万物之灵,但也不能例外于这种规律。请注意:这种唯物论的认识,在当时的知识水平及医巫相杂的历史时期下,是非常可贵的。所以在看中医古书时,就要在这些地方领会它的实质,才能看到它的精华所在。

五行学说,应该也是如此,古人也是从自发的唯物的、实践的感性认识出发。比如木头可以生火,被火烧过的物体便成灰土,土中可以“产”出(挖出)金属,而金属熔化之后又可得到液态的“水”(此“水”当是古人对一切液态物质的泛称);树木生长要消耗土中的养料,泥土可以堵塞水流,而水又可灭火,火又可熔融金属等等。于是就得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和“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等等相生相克的规律观念了(“生”,促成之义;“克”,克制之义)。同样,也由于理性认识的不断上升,到后来,木、火、土、金、水也就不单单是指木头、火焰、泥土等的本身,而是用来代表一大类事物及事理,并借以说明它们内部及彼此相互间促进与制约的复杂关系了。同样引用到医学上,就被用来说明机体内部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等等理论的由来。

综上所述,中医学里的阴阳五行学说,用历史的、唯物的观点去剖析,剥去它大量带封建迷信的外衣,就合理的核心来说,它有以下几个主要论点,即:(1)宇宙万物是物质的、运动的,它的运动规律是可以认识的;(2)宇宙万物运动的动力来自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和发展(即阴阳的对立、互根与消长的意思);(3)宇宙万物内部以及相互之间存在着普遍的相互促进与制约的复杂关系(即五行学说的所谓相生相克的观念);(4)人,虽号称“万物之灵”,也不能例外于以上的规律。看,以上这些就正是辩证唯物论的主要论点了。所以我们说它是很科学的。正因如此,所以这个学说也曾被我国古代的自然科学如天文、历算、农业、冶金等各学科所广泛引用。

【问】阴阳五行学说能用现代科学的概念加以解释吗?

【答】能,阴阳五行学说虽然是古老的学说,但它同样可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很多人已做了这个工作;比如宋天彬同志就曾在《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4年第3期31页《从控制论原理看中医理论发展前景》一文中说它的优越性“分辩人体的机能状态时,大大简化了认识,不断地一分为二,就像计算机的‘二进位制’,也像‘优选法’”。又说“阴阳是一对哲学范畴,在人体里,它代表不同水平的反馈原理”;“五行生克规律还反映了程序观念……五个子系统,形成了多极多路反馈调节闭合系统……以五行配五脏建立人体模型……”根据上文,笔者领会是所谓二分法的应用,就如整个机体,中医书里就先分躯体的阴阳,则背面是阳,腹面是阴;以上下分则上半身是阳,下半身是阴;以四肢经络分,内侧诸经属阴外侧诸经属阳。……所以说它又是进行分类的工具,它的实质是很科学的。

【问】那么中医学里是怎样运用阴阳五行这个学说的呢?

【答】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里的应用是十分广泛而深入的,它贯穿渗透在整个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甚至一些有关术语之中。比如生理上的脏属阴、腑属阳、血属阴、气属阳……;病理上的阴虚与阳虚……;诊断上的阴证与阳证,一些疾病比如黄疸的阳黄、阴黄;水肿的阳水、阴水等等;治疗上的养阴与助阳。……甚至生活用语的“阴阳怪气”、“阴差阳错”、“大动肝火”等等都是用了阴阳五行学说的观念。

总之,它把整个中医学的内容都用阴阳五行分类贯穿起来了,其中的阴阳,更是整个理论的总纲。有了这个总纲,便可以执简驭繁,层层深入了。例如:比如一个病人来了,先是“望诊”(即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和舌质舌苔的变化)——如果病人满面红光、精神偏于亢奋激动,说话有力及动作轻捷等等时,那么你就可先立下一个印象:这个病人将是属于中医所谓“阳证”的病人。如果伸出舌头一看,舌质(舌头的质地)又是比平常红的,一切脉,又是比常人快的,那么可以证实这病人是“阳证”无疑了。那你就应该选用属于“阴性”的药物和方法。另外,如果病人是一脸灰暗,神疲力乏,说话无力,动作迟缓等等。结合“舌诊”是舌质淡红,脉象迟弱时,那么这病人就是属于“阴寒”一类的病人,你就要选用“助阳”、“温阳”的中药和方法了。这样就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再逐层深入。这个道理,明朝名医张景岳就曾在他的《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中说过:“凡诊病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一言以蔽之者,曰:‘阴阳而已。’”就是说:“凡诊病治疗,必须要先分清所治疾病的阴阳属性,这是医学理论的纲领,阴阳属性判断不错了,治疗哪里还会有错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