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皇后全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皇宫是个森严神秘的去处,千百年来尽管遭逢天眷、宠幸一时者不乏其人,但就多数宫女来说,却只能得到个幽怨一生的结局。一般民女宁肯嫁与屠夫贩夫,也不愿身陷深宫,空抛青春。李氏尤其割舍不下年幼的弟弟,但皇命难违,由不得她孤儿弱女。李氏依依不舍地告别弟弟,迈进了巍峨森严的皇宫。

李氏被差到德妃刘氏的阁中当了侍女,她平时寡言少语,不显山不露水的,若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也许一辈子也无缘沭浴皇帝的雨露。

公元1009年,即大中祥符二年六月的一天,真宗赵恒从李氏住的房前经过,突然想洗洗手,李氏连忙端出铜盆恭恭敬敬捧到赵恒面前。赵恒见她肤色冰清玉洁,兼又曲眉顺目,容止可观,很讨人喜欢,便笑嘻嘻地和她拉起了家常。李氏初尚拘谨,说着说着见皇上一团和气,不由得也打开了话匣子,连昨夜做的怪梦也天真地说了出来。她梦见一个羽衣之人赤着脚从天而降,向她说声“来当你的儿子”,就飘然不见了。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刘德妃在旁不由得怦然心动,她多年来梦寐以求地想给赵恒生个儿子,好顺利爬上皇后的宝座,尽管幸宠专房,可是一直未曾如愿,现在听李氏这样一说,便大胆想出一条以李代桃、借腹怀胎的计策,当晚就授意李氏代己侍寝。春风几度,居然珠胎暗结。赵恒曾有过5个儿子,但都夭折了。现在他已40有几,膝下依然无子,岂能不万分着急?李氏雪中送炭,身怀六甲,赵恒自然欢喜不已,不但专门派人好生服侍,自己若有闲暇也亲陪李氏玩赏散心。这天,李氏随赵恒缓步登上砌台,凭槛远眺,玩到心旷神怡之处,李氏脑袋一晃,插在云鬓中的玉钗径直坠落台下,李氏不觉失色。赵恒则心中暗卜:若玉钗完好,当生男孩,等侍从取钗呈上一看,竟完好无损,赵恒顿时心花怒放,喜上眉梢。

十月怀胎,瓜熟蒂落。到次年四月十四日,李氏果然不负厚望,顺利地产下一个男孩,取名受益,即后来的仁宗皇帝赵祯。儿子虽名曰受益,但真正受益的却是赵恒及刘德妃,前者社稷有后,皇位得嗣;后者锦上添花,正位中宫。而就李氏来说,随着婴儿的呱呱坠地,她就像—个派完用场的工具一样被搁置到一边了。孩子被刘皇后据为己有,连她生母的身份也一并被剥夺而去。李氏除得到一个崇阳县君的封号,比以前侍女的地位稍有提高,多少有点“母因子贵”的意思之外,对孩子不但没有哺乳养育的资格,就连看上一眼的机会也没有,更不用说让孩子喊声娘,抱一抱,亲一亲了。同居一宫,却是骨肉分离,咫尺天涯,由此引起的精神上的折磨,对任何母亲来说都是残酷的。赵恒倒是还记着李氏有生儿育女的能力,有时临幸阁中,缱绻一番。因此,李氏后来又生了一个女孩,可惜这个唯一能使她享有母亲资格的小公主,出生不久就生病夭折。在这一连串打击之下,李氏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事都令李氏心寒,值得欣慰的是她那阔别已久的弟弟这时与她重逢了。说起来此事还多亏了刘皇后。刘皇后并没有像一般心狠手辣的政治家那样一不作、二不休地把李氏干掉,还算她有仁厚的一面,她或许为了稳住李氏,也或许对自己掠人之子的行径怀有一丝歉疚,总想予以补偿。她听说李氏有个弟弟流落民间,便命刘美、张怀德等人设法寻找。当初,李氏与年仅7岁的弟弟李用和临别之际,亲手织了个刻丝肇囊交给他,一边哭一边嘱咐说:“好弟弟,无论你以后沦落到什么地方,也千万不要把这丝囊丢掉,若今生今世我俩还有缘再见,就凭这丝囊作为信物啦。”姐姐走后,李用和小小年纪就开始为糊口而奔波,后来流落到汴京,雇给了一个凿纸钱的人家扛活。他牢牢记住姐姐的嘱咐,一直把丝囊贴身戴在胸前,从未摘下。一天,他突患痢疾,高烧不退,眼看小命难保,被狠心的主人抬出扔到了路边。也是该他苦尽甘来,恰好被一个在宫中当差的人遇上,摸摸尚有鼻息,顿起恻隐之心,遂背回家中给以调治。见他破衣烂衫,补丁摞补丁的,胸前却挂一个十分精致的丝囊,很是奇怪,便详细问起了他的身世,李用和一五一十地作了回答,那人不由得大为惊喜:这不正是刘皇后吩咐寻找的人吗?连忙解下丝囊,拿入宫中请李氏辨认。李氏一见丝囊,悲喜交加,赵恒自然也为她高兴,当即授李用和为三班奉职,后来又累级升迁,也许正是因为这件事,多少打消了一些李氏对刘皇后的夺子之恨。

公元1022年,赵恒驾崩,赵祯当上了皇帝。李氏的生活依然如旧,波澜不惊。可以历数的变化是从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以来,她的封号有所晋升,先是进为才人,后又封婉仪,再后为顺容。这不知是因为她诞育圣躬,有殊功于大宋呢,还是靠熬年限、挨辈分的结果。李氏依然是少言寡语,也许因为亲生骨肉已贵为皇帝和弟弟失而复得封官晋爵使她感到了充份的满足,她并没有对自己眼前的地位和实际身分的悬殊产生什么抱怨。在赵恒撇下的嫔妃当中,人们丝毫看不出她有什么与众不同,也从未听她表白过自己与当今皇上如何如何,似乎她压根儿就与赵祯不存在丁点儿的关系。她是那样的默默无闻,那样的普普通通,就像一株毫不起眼的小草,在一任四季轮回的荣枯。人们畏于刘太后的威势,自然不肯更不敢随便说三道四,所以赵祯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母就是李氏。

公元1032年二月,李氏生起了重病。刘太后虽派医官杨可久等人前去医治,并匆忙晋封为宸妃,但没有能救李氏的性命,几天后,她悄然离开了人世。终年46岁。李氏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打发完了自己的余生。

她,生有一个儿子,却从未听儿子叫过一声“娘”!她的儿子在她健在时当了皇帝,却丝毫不知道她就是生身母亲。宋代诸妃中,有不少人生前地位平平,死后追尊为后。然而,像李氏那样生前遭遇和身后哀荣形成强烈反差者,却是凤毛麟角。

由于宰相吕夷简的力争,迫使刘太后打消了以普通宫女的待遇将李氏草草埋葬的念头,给她穿上皇后的衣冠,并在棺中灌满了水银,举行了较为隆重的丧礼,先殡于嘉庆院,后又于洪福院西北角择地安葬,同时追赠李氏的曾祖李应己和祖父李延嗣为光禄少卿,父亲李仁德为崇州防御使,母亲董氏为高平县太君,特迁李用和为礼宾副使。刘太后对李氏后事的安置还算是比较宽厚。

赵祯亲政之后,当得知自己的真正身世时既惊又悲,哭得死去活来,接连几天都不视朝,并下哀痛之诏深切自责,责备自己没有对生母尽到应有的孝心。追尊李氏为皇太后,并上谥号为“庄懿”,后改谥号为“章懿”,改葬永定陵。

在更换梓宫之时,为弄清李氏是否因中毒而死的真相,赵祯专门派李用和前去验证,见李氏固有水银防腐,身穿皇后衣冠,容貌像生前一样,赵祯这才稍稍心慰。

明道二年九月,李氏灵柩改葬,赵祯亲自来到洪福院,身着重孝,攀着梓宫号啕不绝,一边哭,一边喊:“母亲的养育大恩,儿终身无以为报啦!”呼天抢地一直送到洪福院西南角,待灵柩拐弯之后方才回宫。十月,李氏重新安葬于永定陵,祭庙名叫“奉慈”。赵祯又在京城景灵宫为她建了座神御殿,称作“广孝”。

第二百六十六章 杨氏北宋真宗赵恒淑妃

姓名:杨氏

生卒年:公元984~1036年

籍贯:北宋益州郸(今四川郸县)

婚配:北宋真宗赵恒

封号:淑妃

谥号:章惠皇后

公元1033年,刘太后在春意正浓的时候离开了人间,临终之际,她还不愿把权力交给皇帝赵祯,遗命尊皇太妃为皇太后,和皇帝同议军国大事。这位新皇太后姓杨,也是益州郫(今四川)人。祖父、父亲都是布衣平民,只有叔父杨知信在禁军中谋了个天武副指挥使,算是沾了点官气。

杨氏,貌美聪慧,嘴甜善奉。杨氏12岁上就进皇子赵恒的府中当了小妾。她聪明伶俐,秀外慧中,一直很讨赵恒的喜欢。赵恒之所以偏爱蜀姬,或许与她有一定的关系。后来刘氏入府,骤得专宠,杨氏却未因此而失宠。在赵恒的心目中,她的地位只是仅次于刘氏而已。赵恒即位,她封才人,拜婕妤,又晋为婉仪,几乎与刘氏比肩齐名。赵恒东封泰山,西祀后土,祠太清宫,走到哪里她俩的倩影就随到哪里。

一般说来,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