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06冰柱之谜 作者:[美] 金·斯坦利·鲁宾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视着他。   
  那个小孩在他们的注视之下拾回飞机,连看也不看他们一眼。我对他的感觉不太好,于是又回到了座位上。   
  窗外,列车正沿着厄俄斯的南部边缘和科布莱茨峡谷行驶。科布莱茨峡谷那种简洁、伟岸的气派让我感觉像是在飞;谷底距我们有几公里之深,峡谷北边的崖壁形成了一条极为险峻的地平线,仿佛火星是被一股汹涌的潮汐席卷而至,简直像在幻境中一样。这幅幻景我只能在一刹那看上那么一眼,否则就会头晕眼花。天气也搀和进来助纣为虐,把我的感觉弄得支离破碎的。高高的云层覆盖着漫天的灰尘,日落之际,色彩绚烂,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未免流于俗艳,不过大自然可不懂什么美学原则,紫罗兰色、粉红色、淡绿色,涂满了高高的天穹,从悬钩子色渐渐变为刺莓色。   
  太阳终于落山了,在镜式黄昏中,火车爬上了凸地的缓坡,就像置身于这片辽阔的荒原之地的一缕海藻。我打开头顶上的小灯,读了一会儿书—   
  —时而看看峡谷那模糊的身影……又读了会儿书……又朝外看看。   
  我在火车上的小卖部买了一本书……《冰柱揭秘》,作者叫西奥费罗斯·琼斯。   
  书的序言里写道:“让我们用理智的眼光看待这件事吧。”   
  这句话真令我感到好笑。我浏览了一下开头:“经院科学家也忽视了所有那些表明冰柱年龄极限的迹象,因此我们才会将之解释成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他们发现这样的解释较符合那些显而易见的东西……根据这一切我们为史前太空技术找到了证据,其遗迹遍布地球,从石柱群一直到复活节岛。冰柱是由这个远古文明所建,这种文明的语言为梵文,他们对宇宙飞船的设计还残留在玛雅寺墙上,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冰柱上留下了疤痕(见照片),其中有一根甚至被陨石撞击过,这类事发生的可能性极小,同时也证明了其存在的久远性。”   
  阿特兰蒂斯是这种史前高科技的发源地……梵文作为数字代码也是最早的语言一……西藏是这种远古文明的避难所……消失的姆洲—纳扎平原的“太空港”……依俄斯的大金字塔:这本书囊括了这一切。   
  我读着它既有一种满足感,但又气愤。一方面,我在其中发现了最盲目的自信,这本消遣性的书并未威胁到我的解释中最关键的地方;另一方面,我写了封长信指出了巨石与戴维达夫的探险活动之间的联系,就像埃玛日记中所预示的那样。这封信已被《火星科学》不加按语地刊登了,火车的书架上有十本关于这件稀罕事不尽完善的报道。   
  我放下书又向窗外望去。镜式太阳都正在落下,以更为柔和的色调……淡紫色、黄褐色、暗绿色,重复着真实日落时的景象。当镜式太阳在凸地上发出微弱的光芒时,暗淡的天空很快就全黑了,那雄伟的黑色峡谷就步人了黑暗,直到火卫Ⅱ可怕地、如火焰一般地在西方地平线上升起。这颗逆行的卫星……我把头靠在窗户上,忧郁像投在谷底那长长的阴影一样投射在我的心头。   
  我总是害怕这忧郁的心情没有尽头,它会改变我的生物化学机能,使我陷入惶惑不安中。我知道有许多人都陷入了各种各样的恐惧之中,抑或至死都心怀恐惧。这种疾病在我这个年龄的人们当中是极为普遍的。他们逃避生活的目标,尽管他们还是要活下去保持化学机能的平衡,但却会陷入对世界的一种精神恍惚的冷漠状态,这种情况会持续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瑞普·凡·温克尔①病,一位幽默作家就是这样说的。医生则说这是情感功能衰退‘‘症,不过远远不止于此。有一两回我万分沮丧,对一切都厌倦了,无,动于衷,我想象着能让一个人来看看这空虚的忧郁世界。这就是我如此拼命工作的原因,我知道……这是为了摆脱恐惧。我不能生活在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里!表面上看仿佛是有人硬把我们塞进这个世界里似的。当我走过那些被人搀扶着走在街道上或像僵尸一样坐在门口的忧郁症患者,我都不敢看他们,生怕他们一眼就认出我是他们的同类。而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学会一点点技能,然后就被打发去像乞丐一样流浪……要么呆在特殊的收容所里,里面尽是些幼儿园的玩意儿……要么受到朋友、亲戚或是治疗专家的资助……要么就死掉。   
  或者,如果他们及时发觉自己正在走下坡路,就迁移到亚历山大城去。   
  亚历山大城是一座理性之城,即使没有图书馆或档案馆,你也可以独自在那儿与理性为伴,过一种充实的生活。   
  当我下了火车,走出车站,来到宽阔的中央林阴道时,我对这一点有了全新的看法……我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城市位于诺克提斯·莱比林舍斯的西端,它基本上是在忒色斯顶上(高于资料库11000米),还是用篷顶遮盖着的。因此,这种温室的空气温暖而又有股怪味儿。在市中心的每一座公共建筑前面都立着一块各不相同的石头,因此每拐一次弯都让人耳目一新。我穿过城市走向校园,途经一幢用紫色大理石和玫瑰色石英镶成的高楼,锚状的楼顶和天空的色彩融为一体;档案馆楼群不是蛇纹岩做的,就是玉髓石和碧玉做的;警察局是一座黑曜石方塔,塔身映照着周围的建筑;中央大公园里有珊瑚、橄榄石、绿松石、翡翠、燧石建成的澡堂。   
  我抄小路穿过公园,一路上只看到火星桧树和北海道松。走进了校园,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   
  访问学者公寓已为我准备好了房间,可我踌躇着要不要上去,我还在感受着这座城市的魅力。也许最好还是上澡堂洗个澡,也许这才是我需要的。   
  一个幽暗的凉亭上印着白色的手掌印。这座城市看上去与古代小说家笔下罪恶的渊薮埃及并无相像之处,但是和它有关的方方面面却与之一般无二……比如城市命名的权力。   
  我克制了澡堂的诱惑,乘电梯来到学者公寓的楼顶平台上。向西极目望去,三座雄峻的火山出现在地平线上,简直像是另一个星球上的山峰,火山的上半截还处于阳光的照耀下,而我这里已是一片黑暗。阿斯克罗火山矗立在最遥远的北方,半山坡上白雪皑皑。我仿佛觉得心脏已充盈着整个胸膛,我辨认出这股激情:亚历山大城……   
  他们曾有过一个美妙的设想,把火星的历史材料全集中在一个地方,创建一座全球档案馆,下面再附设图书馆、展览馆、自然保护区和一所大学(萨瑞安诺维奇主席想成为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城,一座回忆之都,但是这座城市怎么说都不能算是这个设想的成功之作。整座城市就是一个温室,物欲横流,从巴勒斯到奥林匹斯山,从阿卡迪到阿格勒,亚历山大城整个儿地照搬了另一座城市。与这座享有图书馆之城并存的,还有银行、妓院、商店、澡堂、宿舍和贫民区。   
  档案馆有一些破损,这是暴动造成的。暴动者在革命的最后日子中毁坏了所有的记录,以防别人找到他们的踪迹,因此2248年以前的资料都是不连贯的。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每一学科的档案用的是不同的存档系统和不同的编排程序,除非你是个编排程序史专家才能顺利地运用那些资料。          
《冰柱之谜》作者:'美' 金·斯坦利·鲁宾逊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 
说明:本书借用【云中孤雁】制作的模板           
第六章    
  我开始以昂扬的热情投身于档案迷宫中,仿佛在与一道符咒作战。   
  有好几天我一直坐在显示屏前拷贝文件,因为大部分记录存放在光盘中:苏联采矿舰队的卷宗(只有些片断),火星联合体合作开发外域太空卫星的备忘录(数量极少),埃玛日记中提及的所有人的资料。   
  最后这一部分是最令人感兴趣的,这证明了埃玛日记中有名有姓的人全都在暴乱中失踪了;最重要的是,没有任何解释,也没有明确提到他们最后的行踪。这在暴乱年鉴里是很普遍的,但仍然说明了一些问题。   
  当我在屏幕前呆烦了的时候,便穿过公园上实物档案副馆去。这里存放着遗留下来的所有文件,其中有一些是光盘文件的原件,其他的则从未见诸记载。   
  刚开始处理文件时还觉得很轻松。我更喜欢和说明事实的东西打交道,而不喜欢和陈述事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