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曾经的那些回忆,或许搞笑,或许悲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那几家拳馆的师傅不知怎么的联合了起来,要砸场子。所谓砸场子,其实就是砸姥爷的家。那位大官得知消息后也去了,不过只是旁观,也不加阻止,因为他也很想知道我姥爷的武艺究竟如何。
  我姥爷很客气的请诸位大侠到林中一述,免得毁坏了家中器具。诸大侠以为使得,便跟了出去。进林中后不多久,我姥爷就回了家,然后那个大官也离开了。至于那几家拳馆的师傅,直到快天黑时才离开,看起来都没受什么伤,只不过全部闭馆了一个多月。
  以上,都是我从一位姓于的,偶尔相识的武林前辈那听来的,他是当天旁观者之一。
  下面,接着那位大官说起,他和我姥爷相识是从比武开始,谁输谁赢我姥爷从不说,只说那位前辈不服气,说自己轻功了得,我姥爷就问如何个了得法,那高人说明日后便知。
  第二天,我姥爷听说那高人喝了一斤白干,然后徒手攀上六七层楼高的烟囱,然后单手倒立,又在烟囱上练八卦拳,游走如风。又过了一天,那位前辈来到我姥爷面前,得意扬扬,问我姥爷如何。我姥爷哈哈一笑,说玩杂耍也不过如此,那位前辈就很气馁。其实我姥爷还真不一定能有他那功夫,翻墙越岭如履平地。后来两人成了知交,我的小舅还跟随前辈习武。
  那年头,我姥爷家已经败落,但只要那位前辈来的话,家中如果有二两面,就做二两的面片汤,有如果有二两米,就有二两米的白粥。那位前辈也不嫌弃,有什么吃什么,一样开心的很。
  因为我姥爷与这位前辈交好的原因,那些拳馆的师傅再没来找麻烦。后来就解放了,那位前辈投诚共产党,继续风光了一段日子。不久,文革开始了。
  文革中凡与国民党沾边的人都难有好下场,更不用说当过国民党的官。那位前辈遭到了非人的迫害,也不知是谁的主意,先打断他的双腿,免得跟飞贼燕子李三一样逃了。那位前辈如果想逃,就算关在五楼加了铁栅栏也没用,他当国民党的官时,经常走窗户,而且是四楼。可面对一群昨天还和你是同志的人,前辈犹豫了,或者说是害怕了,这一耽搁,他的双腿就断了。
  批斗了一阵子后,残废了的前辈就被丢在了一边,因为他快死了。是我小舅去照顾他,并送了他最后一程。
  后来文革结束了,关于那位前辈的传闻忽然多了起来。有说他被打断双腿后离开当地,静养了两年,腿恢复如常,做了几件轰动一时的大案,快意恩仇后去了香港。有说前辈在家静养几个月后,有一晚突然出现在某地,满面红光的说要去某某地,然后飞身上墙,纵跃间消失了,从此下落不明。有说前辈拖着残腿去了三合塔,出家当了道士,悟透因果,某天自塔顶纵身跃下,但落地时只剩下一身的道袍,人却兵解而去。有说前辈去了邻近的城市,拄着双拐,流浪乞讨为生,身的总跟着群小花子,虽面目肮脏,但笑容却从未有过的灿烂。
  这许多的传闻真假难辨,有时连我姥爷都会想他的那位知交是不是真的没有死。有时提起,总不住的叹息。
  再后来,这位前辈就被人们所淡忘了。
  五十四:从来都是身后名
  上文中提到一位姓于的前辈,那也是个曾风云一时的人物,练的是通背拳,铁沙掌,一双手上的功夫也十分了得。我曾亲眼见他老人家一掌劈断了棵七八厘米的小树,然后左右张望,自以为无人,逃避毁坏林业资源的惩罚,飞快的开溜窜了。
  那次,我刚好在旁边的一棵大树上睡觉,偶尔偷窥到。
  我从没想过会与这位老前辈相识,但机缘巧合,还是认识了。我很喜欢在山上到处乱逛,看到一个适合练武的场地就会跳进去练几路拳。当然,都是没人时。我的功夫实在拿不出手,让行家一看难免手颤走形。所以那天我练了很长时间八卦拳,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叫好时,着实的吓了我一跳。能在我练武时无声息的靠近,那份脚底的功夫就不可小看。
  叫好的,就是姓于的前辈。
  于前辈七十多岁了,但为人风趣幽默,而且没架子,聊起来很愉快。我从于前辈那知道了许多武林秘闻异事,包括我姥爷当年的一些事,但最过奇异的莫过于他师父的故事。
  于前辈的师父姓张,是清末十大家中某位内家拳宗师的弟子,武功人品都令人钦佩,他一生只收过五个徒弟,个个都不是普通人,有国共两党大官,有雄霸一方的地主,有江湖上名声显赫的大侠,也有从事秘密工作的人。当然,于前辈的师父本身也是江湖上的大人物,家底殷实,不然也练不起武。
  于前辈曾透露,他师父年轻时参加过义和团,是满清眼中的一方拳匪首领,后来大概是觉得义和团救不了国,就脱离出来,带走了一批金银财宝。于前辈不止一次的感叹,或许就是那笔财宝害了他师父。
  于前辈的师父武艺非常高强,据说年轻时曾当过镖师,被狼群围攻,其他人都躲在火堆旁不敢动,张大师提刀冲出去,三进三出,换了六把刀,杀狼五十多头,生生把狼群杀退了。
  我姥爷也与张大师交过手,虽然没人看到过程,但很显然是我姥爷输了,因为于前辈看到我姥爷是很恭敬的送张大师出来的。我小舅从没把世面上的那些大师放在眼中,但说到这位高人,却满脸的敬仰。
  张大师只有一个儿子,也是练武的料子,只是品行不怎么样,在外花天酒地,结交的都是纨绔子弟,偶尔殴打下看不顺眼的小混混,也颇有侠义之名。后来日本人打来了,他当了汉奸,干了几件外人不知道的不是人干的事。张大师为求他改正,就说出了死后遗产不给他的狠话,于前辈猜想,就是这气话引发了杀机。
  张大师大部分功夫都传了儿子,但还留了几个绝招。
  过去练武的人都有这毛病,留一手,等死时再传。
  张大师的儿子等不及,求了很久,发了很多毒誓,终于肯传他绝招了。练了几个月,全部学会后问张大师是不是全教了,张大师说是,结果那个畜牲突然袭击,想弑父。张大师早防着这手,立即用最后未传的一个绝招对付他,本能一招毙命,但下手时还是心软了。他儿子受了重伤,还不思悔改,居然改用枪偷袭,打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还后悔说早该用枪的。
  于前辈按他师父的命令,一直躲在暗处,看到张大师身死,终于忍不住跳出来。但奇怪的事发生了,那个畜牲竟然面带惊恐的对着于前辈大喊爹,又喊放过他吧,说了一大堆话,意思是不该猪油蒙了心,想杀他老人家。再然后更奇怪的事发生了,那个畜牲突然伸手向前推,似乎虚空中有个人在掐他的脖子,不一会就脸色紫胀,气绝身亡了。他的脖子上,竟然真的有掐痕。
  于前辈说很多年过去了,他一直在想当年的事,相信那是师父亲手结果了那个畜牲的命,恩怨两清。
  但是对外,于前辈的师父是病死的,他的儿子也是急症而亡,父子两人的身后名声都很好,一个为不当汉奸称病不出三年,一个代父完节虽是汉奸却未做过一件对不起老百姓的事,不负侠义之名。可谁又会想到谁又会想到那名声背后的真相呢?
  于前辈说从来都是身后名,不管生前做过什么,人只要死了,身后的名声不论好坏,都会被无限的放大,放大到荒谬,放大到令人笑着流泪。
  五十五:一任千古忠奸剧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大都有过在路边摊看小人书的经历,两分钱一本,或者几毛钱一下午。
  这个故事,是从一本小人书开始的。
  我记得那是小学四五年级的事,有一回我在青年路与文化路交口的书摊看书,当时只有几分钱,就选来选去,最后选了本封神榜看。那个书摊很少去,总听人说好,去了一眼也不如此,书大都翻的毛边破烂,掉页也严重。看了会,觉得无趣,就想放下走人,但又舍不得那几分钱,直接翻到最后几页,于是看到了那句话。
  那是怎样的一句话,这里先不讲出来。
  当时我看着那句话发呆,书摊老板就过来了,问我怎么了,我说有人在他的书上乱写乱画,老板哈哈一笑,说那是他写的,而我是第一个看了那话发愣的孩子,然后那老家伙又问他写的是不是很有道理。
  对于这种自恋的老家伙,我当然毫不客气,小爷我什么样的人物没见过?就这几句话,实在不通的很。于是我坐在小板凳上与这个老家伙说了翻忠孝节义的大道理,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