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4刚果惊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第二代计算机并没有使用真空管。1947年,晶体管——指甲盖大小的一片固体夹层材料就具有真空管的全部功能——的发明开始了“固态”电子设备的新时代,这样的设备耗电很少,发出的热量很小,体积比电子管小,但可靠性却比电子管高。在此后20年中,硅技术为三代电脑的越来越小型化、可靠和便宜奠定了基础。

  到了70年代,电脑设计师们开始面临硅技术的固有极限。虽然线路已经微型化,但计算速度仍然取决于线路的长度。把已经是百万分之一英寸的线路进一步小型化带来了老问题:散热问题。进一步小型化就会使线路被自身产生的热量所融化。因此要找到某种既能消除热量又能降低电阻的方法。

  从50年代起,人们就知道,在非常低的温度下许多金属就变成了“超导体”,电子就可以在其中畅通无阻。1977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宣布:它正在设计一种只有一粒葡萄大小、用液体氮冷却的超高速电脑。这种超导体电脑要求一种全新的技术和一系列的低温结构材料。

  掺硼金刚石将在全系统中广泛使用.

  几天以后,地球资源技术服务公司的食堂里出现了另一种解释。按照这种解释,70年代是电脑空前增长的十年。虽然40年代的第一批电脑制造者预言,在可预见的将来,4台电脑就能担负全世界的计算工作,专家们却预测,到1990年世界上将有10亿台电脑,而且其中大多数是通过通讯网络联接起来的。这种网络并不存在,而且在理论上也许就不可能。(汉诺威研究所1975年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地球上没有足够的金属来建造电脑导线。)

  根据哈维·朗鲍的说法,80年代将出现电脑信息传输系统奇缺的状况:“正如70年代工业化国家受到了石油短缺的突然冲击一样,在此后十年中世界将受到信息传输短缺的突然冲击。70年代人们无法行动,而80年代人们将得不到信息。这两种情况哪一种更加麻烦还有待证明。”

  激光是处理如此巨量信息的希望,因为激光比普通金属同轴电缆干线传输的信息多2万倍。激光传输要求全新的技术,包括纤细的光纤维和掺硼半导体金刚石,因此朗鲍预测,在未来的岁月中这些材料“将比石油贵重”。

  更有甚者,朗鲍预测,十年之内电本身都会过时。将来电脑只用光,与光传输信息系统联接。这样做是为了增加速度。朗鲍说:“光以光的速度运动,而电做不到。我们生活在微电子技术的最后年代。”

  当然,微电子技术并不像是一种垂死的技术。1979年,微电子技术工业在工业化世界中是主要工业,仅在美国年产值就达到800亿美元。《财富》杂志所列的500家大公司中,排在前20名的大公司中有6家与微电子工业有很大关系。在过去不到30年中,这些公司都经历了激烈竞争,取得了非凡的进步。

  1958年,生产厂家做到了把10个电子元件装在一小块硅片上。1970年,在同样大小的硅片上可以装上100个元件——在10年多一点的时间内就增长了10倍。

  到1972年一块芯片上已经能装1000个元件,到1974年就能装1万个了。预计到1980年就能在指甲盖大小的硅片上装100万个元件,然而这个目标在1978年通过照相投影的方法得以实现。到1979年春天,新的目标是1980年达到1000万——甚至多达10亿个。谁也没有预料到,1979年六七月就超过了这个目标。

  一个行业中有这么大的进步是空前的,与老一点的制造技术相比就清楚了。底特律每隔三年能在产品设计上有一点小改变就令人心满意足了,但是在同样的时间内电子行业所期待的是数量级的改变。要跟上电子行业,底特律要把每加仑汽油的里程数从1970年的8英里提高到1979年的8000万英里。然而在这段时间内底特律只把它从8英里提高到16英里。这种情况进一步说明,作为美国经济支柱之一的汽车工业即将死亡。

  在这样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大家都担心海外的强国,主要是日本,因为从1973年起,日本就在圣克拉拉设立了日本文化交流中心——其实它是一个露骨的、财力充足的收集工业情报的掩护组织。

  蓝色合同只能被理解为每隔几个月就有重大进展的工业。特拉维斯曾说过,蓝色合同是“今后十年中最大的项目。谁找到金刚石,谁就能在技术上有一次至少五年的飞跃。五年,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罗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在一个行业中,优势是以月来衡量的,一个公司往往能在几周内以新的技术或策略击败竞争者,赚取财富。加利福尼亚的辛特尔公司率先制造出265K内存条,当时别的厂家还在生产16K的,并想制造出64K的内存条。辛特尔仅仅保持了16周优势就实现了1.3亿多美元的利润。

  “而我们所说的是五年,”特拉维斯说道,“这种优势是以几十,也许是上百亿美元来计算的,只要我们能找到这些金刚石。”

  这些就是她在用电脑工作时感到巨大压力的原因。她24岁就担任了一个涉及全球六个国家间的高技术竞赛技术小组的领导人。这些国家都以各自的商业实力和工业资源互相倾轧。

  这种风险是任何常规的竞争所无法比拟的。在她离开以前,特拉维斯告诉她:“当压力快把你逼疯时,你不能胆怯,因为你肩上有几十亿美元的担子。你要尽一切努力去干。”

  尽一切努力,她把考察队的到达时间又缩短了3小时37分,但他们仍稍落后于财团的计划。这个时间差已经不太大了,尤其是如果采用芒罗的冒险行动走近路的话,不过仍然要落后一些——而在胜者得到一切的这场竞赛中,落后就意味着没顶之灾。

  这时她收到了坏消息。

  屏幕显示的是:便携式终端窃听器/全部赌注输光。

  “该死的!”罗斯叫了一声。她突然感到疲惫不堪,因为如果他们真遭到别人窃听,他们赢得这场竞赛的机会就会在他们涉足非洲中部的热带雨林之前全部丧失。

  2.便携式终端窃听器

  特拉维斯觉得自己活像个傻瓜。

  他注视着从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戈达德宇航中心发来的电传抄本:

  地球资源服务公司你们为什么发来这么多有关穆肯科的材料我们并不感兴趣不管怎么说谢谢了停止这种无聊的游戏。

  这份电传是一个小时前从马里兰州戈达德宇航中心发来的,但已经迟了五个多小时。

  “他妈的!”特拉维斯看着这份电传骂了一声。

  特拉维斯第一次觉得事情不妙是在日本人和德国人在丹吉尔与芒罗的谈判破裂时。他们忽而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忽而又迫不及待地离开。谈判破裂得太突然,而且他们前前后后的做法不一致。这说明有新资料输进了这个财团的电脑档案中。

  从哪儿来的新资料?

  只有一种解释,而且现在已经被格林贝尔特发来的戈达德宇航中心的电传所证实。

  地球资源服务公司你们为什么还在发送有关穆肯科的资料

  答案很简单:地球资源技术服务公司并不是在发送任何资料。至少,不是心甘情愿这样做的。地球资源技术服务公司和戈达德宇航中心达成过交换最新资料的协议。这是特拉维斯1978年办的,这样他们就能从在轨道上运行的兰德萨特地球卫星上得到较便宜的卫星图像。花在这方面的钱是他们公司唯一一笔最大的费用。为了偿付阅读地球资源技术服务公司的资料,戈达德宇航中心同意按照成本价降价30%向他们提供卡拉维尔技术卫星的资料。

  这当时看起来像是一项很好的交易,而且在协议中还规定了密码锁。

  但是现在看来失败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特拉维斯最担心的事终于得到了证实。你只要在休斯敦到格林贝尔特2000多英里的距离中架一条线,你就能窃取到资料。现在已经有人在得克萨斯到马里兰之间的什么地方插上了一个终端接头——也许是接在一条载波电话线上——开始用便携式终端机窃取情报了。这就是他们最害怕的工业间谍行为。

  一个架设在两个合法终端机之间的便携式终端可以监听来回传递的信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