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玄幻]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第四卷) 作者:肖申克11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河,你真不晓事情,跟我还来这一套!”李思明笑骂道,却将两位老领导一左一右给扶上了一辆宽敞的面包车,“别耽误我跟两位老领导叙旧,在两位领导面前,我永远是一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知青!”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直奔大兴岛,一路上李思明一边和两位老领导畅谈往事,一边贪婪地看着窗外一望无垠的田野。“北大荒”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成了一个历史名词,人们如今更多地只能从某人的回忆文章或者影视作品中才能看到,如今这里成了“北大仓”。至于“北大荒”,则成了当地的某些特产地“著名品牌”。
    秋高气爽,那一望无垠的田野,还是那么宽广和粗犷,一排排的白杨树如哨兵一般精神抖擞,迎接着远方来的客人。湛蓝的天空如一块晶莹剔透的蓝色宝石,在那天地相接的地方白云朵朵,映衬着这无边的美丽。北国的一切,总是那么大气磅礴,正如这里的人们。总是那么豪爽宽畅,又如这肥沃地黑土地。永远都是那么深沉与宽厚。
    就要到达目的地了,远远地那一抹淡淡的影子。就是大兴岛了。这里有着宽敞地公路,还有新修的大桥,新建的大楼,还有知青基金会捐资修建的整洁明亮的校舍,往日的痕迹正日益消失了它的影子。那七星河和挠力河依旧欢快地流淌着,像一对姐妹,在大兴岛地东北角汇到一处。然后伴着歌声一路朝东,奔腾到海,一去不回。河滩边茂密的芦苇荡在风中摇摆,间或有飞禽从中跃起,飞到另一处,然后消失不见。在岸边宽阔的沼泽地里,成群结队的水鸟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天而向南方迁徙的伟大征程,做着最后地能量储备。
    “这一块早就成了自然保护区。就连我们当年开荒占用的上千亩沼泽地,都全部被复原了!”陈连长解释道,他说这话时,感慨万端。
    李思明当然很清楚,这里成为一个自然保护区,还有他的一份功劳。当年,他鬼心窍地写了一篇建议书,因此让别地无辜者挨斗,最后连自己也搭进去。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人类虽然有无穷的智慧,还有无穷的力气,但最终屈服的还是人类,人类总是单方面向大自然索取的太多的东西,让大自然不堪重负,有些东西消失了,人类再也找不回,只得花费更多的智慧与力气去弥补自身的罪过。大自然最终也会报复人类,这真是一个讽刺啊,当年人们与天斗与地斗的那些目标 ̄ ̄沼泽与湿地,连同栖息在此的飞禽走兽,如今成了稀有资源,被人类当成了保护对象,人类最终将走向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别无它途。
    “先去哪里?大兴农场场部?”一旁的赵山河问道。
    “先去知青纪念陵园看看!”李思明道。
    那占地100多亩的知青陵园,是知青基金会出资在90年夏建成的,那里安睡着大兴地区,也包括后来从外地迁入的100多位英年早逝的知青的坟墓。
    宁卫东,这个李思明永远也不能忘记的名字,这位永远地沉睡在这片他奋斗过的黑土地的年轻人,是整个时代的缩影。整个陵园是面向西南方向布局的 ̄ ̄那是北京的方向,这也是李思明当年在宁卫东坟前的承诺。他做到了自己的承诺,却没有任何欣慰,只有无尽的思念与悔恨。如果能够再一次穿越时空,李思明很想对那位年轻人说,只要活着才有希望,才会有盼头。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逝者已经逝,这个世界上让人悔恨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宁卫东的墓,位于依缓坡地势而建的层次分明的墓群的最中央,白色的得到专人很好照料的墓碑,在秋天正午的阳光照耀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李思明似乎看到了张年轻的笑脸,在冲着他点头致意。
    “如果你还活着,该有多好啊!”李思明默默地这么想。那曾经的悔恨早已经变的淡薄了,剩下的更多的的却是这思念,人总是这么容易善于忘掉不愉快的事情,在祭奠他人的不幸的时候,内心之中总是为自己的幸运而沾沾自喜,为自己的成功或者出人头地而自高一等。人们谈的更多的还是昔日的趣事和以作笑料的“丑事”,而对于那些曾经的伤痛,似乎刻意地回避和轻描淡写。
    众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着熟睡的兵团战友们鞠躬三遍,亲手将那坟旁的本来就不多的杂草清除掉,那往日的情怀却在众人的心头萦绕,久久不肯散去。
    “小李,你为咱们知青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丁指导员说道,“要不是你,还有许多人长睡在荒郊野外。无人祭拜,最终被人遗忘。”
    “这只不过是我应该做的。”李思明淡淡地说道,“如果能够,我希望这座陵园永远也不要出现。你知道,我当过兵打过仗,这样的陵园我曾在云南也去过几次,但是心情却是一样地,死去的人生前也同样拥有继续活着的权利。而我们最终还活着的人,却更要坚强地活着,充满激情地活着。而且要活的更加精彩一些,这才不枉此生!”
    虽然有无尽的苦难经历和心痛的回忆。但是这里却也是他们成长的地方,一个在他们人生之路中永远留下浓墨异彩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规的后辈们永远不可想象地成长之地:一个幼稚未脱的年轻人,在本该快乐读书快乐读书地花季,却在面朝黑土背朝天的岁月之中,在血与汗地浇灌之中,脱掉青涩的外表,让那个曾经澎湖不已的心变的更加坚强起来,而有的人却永远地留下了终身遗憾。
    知青陵园里。还附属一个小型纪念馆,这里记录着历史上那个年代的点点滴滴,人们从这里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方方面面。这是整个中国相关资料最齐全地一个纪念馆,无数远方的人都来此参观访问,有许多可以说是文物的东西,都是热心人搜集捐赠的。还包括李思明捐献的一套数百枚的毛主席纪念章,加上别人捐赠或者基金会花钱购买地,达到了万枚之多。成了镇馆之宝。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是纪念馆的宗旨,在人们已经淡忘那段激情岁月的时候,这里仍忠诚地记录着历史。
    临到中午,是吃饭地时间。赵山河带着人张罗着午饭。
    ≡山河,不还是‘忆苦饭,吧?”曾智开玩笑道。
    “这种档次的,现在你想吃还真吃不找?”赵山河插话道,“你要真是念念不忘,我给你专门安排一下?”
    “那还是算了吧!”曾智讪讪地笑着道,“你留给自己当夜宵吧!”
    农场更多的老职工闻讯赶了过来,李思明与众人热情嘘寒问暖,畅谈往日的情怀,当年的年轻人已经人到中年,中年人已经白发苍苍,当年穿着开档裤的娃娃,如今长大成人,满怀期待请求和李思明合影留念。而有的年长的人却早已过世了,让人留下太多的遗憾。
    “儿子,瞧见没有,这位李叔叔可是咱们大兴出来的大人物,就连你爸爸我,当年也跟他念过书,要不是工作太忙,早就上大学了。你一定要好好上学,将来一定要向李叔叔一样,当大学教授!”有农场的职工对着自己上中学的儿子说道。
    “这个目标是不是太远大了?”儿子却反驳并教训起老子来,“你当年要是努力点,咱家早就到北京落户了,听说当年咱们大兴,跟李叔叔补习功课并考入大学的人不少。真不知道你当年是怎么想的,有一个院士级的人物帮你补习功课,你都考不上,这样的条件我哪里找去?”
    老子哑口无言。
    而李思明却想念起当年食堂的老李亲手做的面条,他至今仍记得自己从劳改农场回到大兴时,老李端来的那碗面条,居然有不少肉丝!那也许是他这一辈子吃的最香的一碗面条了。可惜,老李早已经仙去,不能再穿着他那永远油光可鉴的工作服,一边斥责着那些嚷着没肉吃的知青们,一边思量着是不是将那头不产仔的母猪给宰了?
    “阿明,我带你去一个地方!”赵山河神神秘秘地说道。
    他带李思明去的是十里地外一片树林,李思明等人到了那个地方就知道了是怎么回事,这里是李思明和曾智曾经养猪的地方,如今这里早就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养猪厂,养猪厂的职工戏称这里是通往超级富豪之路 ̄ ̄那李思明和曾智两位大人物,不也是咱们工友吗?
    曾智的妻子吴雅雯很显然对这里相当的感兴趣,因为曾智曾无数次提起过这里,并声称这是他的第一项“伟大事业”,仿佛这里是比他如今拥有的事业还要伟大,这是她这位香港人是无法想像和理解的。
    “我曾智永远也忘不了这里,这里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