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玄幻]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第四卷) 作者:肖申克11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在加大校园里亮了相.有眼力很不错的学生认了出来。
    “伙计,你跟着我干嘛?”李思明猛得停下来,转身对着一直尾随自己地某男生道。
    “不是.我只是想确认一下你的身份!”男生被李思明这一停.弄得差点撞上了.“你好像是某个名人?”
    “身份?我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大男人。美女们都在面鲍威尔图书馆前的那个草地上晒太阳做日光浴呢.而且都穿着比基尼!”李思明笑着道.“相当性感!”
    “不会吧?”男生不相信。
    “你去看看就知道.看上去好像是什么选美比赛.你不去别后悔。”李思明道。
    “美国人有这么开放?”
    “你不是美国人?”
    “我是叙利亚留学生!”
    “哦?那在你的祖国.真主一定没有让你有机会大饱眼福.快去看看吧!”李思明宽大的墨镜遮掩不住他嘴角的笑意。
    这位阿拉伯兄弟屁颠屁颠地跑了.可是跑到了地方.一看傻眼了,原来是一帮老太太在开派对。
    李思明早就跟老叶、陈剑两约好.在校园内的一个咖啡厅里见面。甩开那位真主的子民.李思明拐过几道弯,按照指示牌,走进了那家咖啡厅。刚进去.李思明就看到老叶老远地向他招手。
    “老叶.小陈,好久不见.想死我了!”李思明一见面就很肉麻。老叶苦笑不已,指着身边的一位李思明不认识的中国人对李思明道:“李老师,这位是苏成功博士.安徽人.是MLT的副教授.正好这两天在我校访问,是个大才!”老叶介绍道。
    “你好。”李思明一听老叶介绍.两眼放光.“很高兴认识你!你的名字也很不错!如果能天天见到你.念着你的名字,讨个吉利.那就更不错了。”
    “李导演.我对你是久仰了!”苏成功被李思明的开场白给逗笑了,“美国人可以不知道我们中国的领袖是谁,但不会不知道好莱坞有一个中国大导演!”
    苏博士戴着一副颇有年头的眼镜,脸上刮得挺干净,坐在那里很安静.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只是这眉头总是紧锁,仿佛一直在思考着难解的学术问题。这是一张学者的脸。李思明对他的第一印象很不错.如果这位一见面就嚷着要跟李思明合影什么的,那就会在李思明心目中大打折扣。
    这位苏成功的经历很不简单.他是54出生.比李思明大三岁。17岁的他进入老家当地的一个小镇的电信所当话务员。在这短短两年多的话务员生涯中.他以自己的执着和勤奋.凭着兴趣.自学了高中课程.并研读了电话机、交换机原理以及无线电广播等书籍.逐步了解了广播、电视、无线电等知识.熟练掌握了修电话机、装收音机的技术。正是文革中1973年短暂地恢复高考的机会.让他考上了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78年他又是第一批出国留学的中国人,只不过他去的是德国。78年派赴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电子系进修.然后在该系读硕士,81年至83年在德国弗朗霍夫应用固物理研究所做博士研究.从事以砷化镓工艺为主的IC设计。
    “你是说德国的‘微电子之父’——Bosch先生是你的导师?”李思明十分惊奇。心里却在想如何抓住这条大鱼。
    “是地,我很幸运。大概是老师认为我不是太差,咱们中国人在智商上不比外国人差,我们还勤奋一些,让我成了他第一个中国博士生!”苏成功说得根平静,但却有些自豪。武侠小说的高手讲究出身名门正派,现实中地军人以出身战功赫赫的英雄部队而自豪.政客以参与重大历史事件而闻名,学者也一样,他们以师从某位大师级的人物,而感到骄傲。
    “我听说,弗朗霍夫应用固物理研究所有一条比较小的工艺线,IC设计的整个流程即从设计到最终实现再到测试都可以完成.你在那里应该很哟偶收获了?”
    “你怎么知道?工艺是我原有知识结构中比较缺乏的部分.在南京工学院.我学的是系统这部分.自学了一些工具方面的知识.当时SPICE在国内还没有引进.我主要是根据文献对SPICE功能的批述.自己编写程序。而在德国,我正好了解了工艺这部分内容。这种了解不是一般的从书本上了解,而是直接看到他们地工艺线、工作流程以及最基本的设备。”
    “对,IC设计是一门包括面很广的技术和学科,概括地讲,它涉及到系统、电路、工艺、工具等四个方面的知识。所以学习IC设计.要求具备十分广泛的知识面。既要懂系统、懂电路.又要懂工艺、懂工具。”李思明侃侃而谈.“在国外接触面更大一些,而且条件也不错.看来你是学有所成了?”
    “还行.去年的时候我就来到MIT,那里的条件更好一些.接触了一些大的半导公司,也做了不少项目,总得来说受益非浅。我听老叶说.你曾经是北大电子学的教授,真是令人不敢相信。因为你现在是好莱坞最炙手可热地大导演.而且你当年是那么年轻,如果你不是天才,那就是北大疯了!”
    “我现在很老吗?”李思明反问道。
    “当然不!”苏成功发觉自己刚才的表情有些夸张。
    “事实上,我对电影只是感兴趣而已。我曾经说过,这只不过是美国人给我发的一堆奖项而已,对我们的国家并没有什么用处。坦白的讲.我来美国只是为了挣钱而已!娱乐了美国人.不过是一个戏子!”李思明苦笑道,♀话要是在外人面前,我是不会这么说地,总之在名利场上并非我辈久留之地。”
    “你那次演讲我也看了.怎么说呢?很有感触!这也是我今天来这里同你见面的原因,很巧我这次正好有机会来洛杉矶.机会难得。我听老叶说,你地未来计划很不错?”
    “当然!我和朋友办了一个公司.公司未来的框架比较大.包括电影和家用电器,这将来会有专门人来打理。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将来主攻方向还是半导.目前在深圳的科技大厦已经建成.拥有两条试验性的工艺性.设备有来自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可以说是万国科技设备展览会.这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采购齐的。你知道.钱我们不缺,现有的美元可以维持至少八年的费用,另外我们通过离岸公司掌握美国最著名的软件公司微软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这将来也会持续不断地给我们带来一些现金收益。人才方面.我坦白地告诉你.自从1982年以来.我们已经资助了超过150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各高校学习与电子学有关的专业.为此我们已经花费了超过一千万美元.除了赞助学费、生活费,还有为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捐款.可惜的是.一时半会这些留学生还派不上用场。”
    “是的,学校去年介绍我去德州仪器公司参加一个学生项目,就沾了这个光!”陈剑插话道。
    “听起来很不错!”苏成功对李思明所说的感到什么吃惊,他原来只不过认为李思明仅仅是一个比较热心的同胞而已.没想到李思明竟然有长远的计划。
    “老实说,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那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
    “钱没有,我们可以去借去挣:人没有.我们可以去招聘,现在这样去赞助、培养,只要时间允许的话。如果金钱是人才都有.如果却让种种人为的因素捆住你的手脚,你还会有创造力吗?”
    “你说的是一种制度或者机制的东西?”苏成功若有所思.这恐帕也是他来美国而不是回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我曾经在深圳发誓:我希望那里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地方,一个锐意进取的地方,一个每天都会诞生出新事物的地方,一个所有有志于创新科技的年青人、中年人或者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都愿意长住的地方.一个能在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中留下注脚的地方!”李思明顿了顿。
    “你说的真令人激动!”老叶不自觉地鼓起掌来,没忘加一把火,“苏博士.干脆跟我们一起干吧!”
    苏成功有些犹豫,要他放弃这里优裕的待遇和一流的工作研究环境.很难。人是趋利的动物.这是为什么在80年代初的中国会形成第一波出国热的原因之一,李思明很理解.他没有想当然地去想这位苏博士到底爱不爱国的问题,尽管苏博士现在手持美国护照。
    李思明从怀中掏出一本支票本,写了一个数字,签上自己的大名。
    “苏博士,这五十万算是我代表公司给你的安家费,我提供一个给你报效祖国高科技产业地机会。更希望你能给我一个共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