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原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5〕796年拉比第二月(1394年2月3日至3月3日),上引书,第275页。
    〔106〕参看米诺尔斯基《伊斯兰百科全书》“Tiflis”条目,第796页。在希吉勒历798年(1395年10月16日至1396年10月4日)。
    〔107〕米诺尔斯基“Tiflis”条目。
    〔108〕《武功记》III,第363—371页(对报达的最后进攻是803年朱尔卡丹月27日,即1401年7月9日)。伊本·阿拉不沙书,第165—169页。
    〔109〕《武功记》IV,第93—97页。巴托尔德《伊斯兰百科全书》“Ahmed Djalàir”条目,第201页。
    〔110〕很抱歉,在此要详尽地重述前文(蒙古人的俄罗斯)中已经叙述过的事实。由于本节的复杂性,不可避免,不对此进行叙述,本节就难于理解。
    〔111〕参看巴托尔德《伊斯兰百科全书》“Toktamish”条目,第850页。
    〔112〕《武功记》I,第276—286页(龙年底,即1377年初)。
    〔113〕注意区别另一个哈拉塔尔,或者说伊犁河东、巴尔喀什湖的南部支流,它不在白帐境内,而在伊犁河流域的察合台境内,即在蒙兀儿斯坦。
    〔114〕《武功记》I,第292—294页。参看巴托尔德的编年,上引书“Toktamish”条目,第850页。
    〔115〕《武功记》I,第402—404页。E。 G。布朗《鞑靼统治下的波斯文献史》(剑桥,1920年),III,第321页。米诺尔斯基《伊斯兰百科全书》“Tabriz”条目,第616页。
    〔116〕《武功记》I,第423—429页(佩替错误地将此事定在希吉勒历787年,即1385年2月12日至1386年2月1日,鳄鱼年)。
    〔117〕《武功记》I,第463—469页。
    〔118〕《武功记》I,第465—469页。
    〔119〕《武功记》II,第22—26页。(791年沙发尔月前,即1389年1月30日至2月27日)。
    〔120〕《武功记》II,第27—31页(约791年拉比第一月,即1389年2月28日至3月29日)。
    〔121〕帖木儿离开塔什干是793年沙发尔月12日,即1391年1月19日。(《武功记》II,第73页)。
    〔122〕《武功记》II,第81页,在793年朱马丹第一月底的条目下。(即1391年5月5日结束)。
    〔123〕《武功记》II,第82页。
    〔124〕《武功记》II,第82页。
    〔125〕《武功记》II,第83页(793年朱马丹第二月第一天,即1391年5月6日)。
    〔126〕“帖木儿身着盛装骑在马上。头上戴着嵌着红宝石的金王冠,手持有公牛头像的金战棍。”《武功记》II,第85页。对这次阅兵(一个中队接一个中队)的详细描述是绘声绘色的,是我所知道的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127〕《武功记》II,第93页。
    〔128〕在《武功记》II,第96—97页中,帖木儿先到Semmur,后来抵雅克河(是于793年拉比第一月抵达,即1391年6月4日)。
    〔129〕巴托尔德《伊斯兰百科全书》“Toktamish”条目,第851页。
    〔130〕《武功记》II,第110—120页(在793年拉比月15日,即1391年6月18日)。
    〔131〕《武功记》II,第127页。
    〔132〕帖木儿·忽特鲁格是帖木儿灭里之子,帖木儿灭里是前任白帐汗兀鲁思之子。
    〔133〕《武功记》II,第124页。
    〔134〕亦敌忽(此处是Idakou,或Idaku)的这段插曲在伊本·阿拉不沙书中有全部记载(第82—84页)。伊本·阿拉不沙怀着本能的仇恨记述帖木儿,很高兴地看到帖木儿受到亦敌忽的欺骗。但是,与此相反,歇里甫丁(II,第124页)记述,亦敌忽在帖木儿的第一次“俄罗斯战争”后“溜走”了,伊本·阿拉不沙似乎把该事放在第二次俄罗斯战争之后,或者说,他混淆了两次远征。
    〔135〕《武功记》II,第331—332页。    (失儿湾在里海西岸,高加索山东端之南,原苏联阿塞拜疆东北。该省属于帖木儿。——译者)
    〔136〕797年朱马丹第二月23日,即1395年4月15日(《武功记》II,446)。
    〔137〕耶列兹城在顿河上游、奥廖尔以东100英里的索斯纳河流域。——译者
    〔138〕巴托尔德《伊斯兰百科全书》“Toktamish”条目,第851页。
    〔139〕海德《利凡特商业史》II,第375页。
    〔140〕《武功记》II,第368页。
    〔141〕《武功记》II,第379—382页。伊本·阿拉不沙书,第82页。海德《利凡特商业史》II,第229页。巴托尔德《伊斯兰百科全书》“Sarài”条目,第163页。
    〔142〕帖木儿于1395年胜利之后曾正式任命据说是兀鲁思之子的科利贾克王为金帐汗,但他从未实施过统治。《武功记》II,第355页。
    〔143〕伊本·阿拉不沙书,第84—87页。
    〔144〕《武功记》III,II。《帖木儿名言录》,载伊斯瓦里·普拉萨的《7—16世纪的印度》第342页。
    〔145〕伊本·阿拉不沙书,第95页。
    〔146〕据普拉萨《印度》第346页。《武功记》III,第89—90页中的辩护文章。
    〔147〕《武功记》III,第100页。
    〔148〕《帖木儿名言录》(普拉萨《印度》第349页)。《武功记》III,第110—113页。
    〔149〕《武功记》III,第106页。
    〔150〕希吉勒历801年,朱马丹月第一天,即1399年1月9日。(《武功记》III,第118页)。
    〔151〕《武功记》III,第152页。
    〔152〕格鲁塞《十字军史》III,第603—607页。G。维特《埃及史》IV,第410页。
    〔153〕维特《埃及史》IV,第526页。《武功记》III。第294—298页。伊本·阿拉不沙书,第124页。
    〔154〕伊本·阿拉不沙书,第128—130页。
    〔155〕维特《埃及史》IV,第529页。《武功记》III,第325页,指803年朱马丹第一月第19天,即1401年1月5日。
    〔156〕维特《埃及史》IV,第530页。伊本·阿拉不沙书,第143,296页。
    〔157〕《武功记》III,第343—344页。
    〔158〕伊本·阿拉不沙书,第162页。
    〔159〕伊本·阿拉不沙生于1392年,参看J。佩德森《伊斯兰百科全书》“Ibn Arabshàh”第384—385页。
    〔160〕J。哈默-普格斯塔尔《奥斯曼帝国史》(巴黎,1835—43,18卷本)I,第292—356页。N。尤尔加的著作(Geschichte des Osmanischen Reiches)(哥达,1908—13)I,第266—323页。
    〔161〕卡拉曼异密阿拉丁于1390—1391年被奥斯曼大臣帖木儿塔什在阿克恰伊打败。帖木儿塔什未经审讯就把他吊死。参看F。巴宾格尔《伊斯兰百科全书》“Timùrtàsh”条目,第823页。J。 H。克雷默斯的“Karaman…oghhi”条目,第795页。
    〔162〕伊本·阿拉不沙书,第170—171页。《武功记》III,第255—256页。
    〔163〕《武功记》III,第259,397页。伊本·阿拉不沙书,第178页。
    〔164〕《武功记》III,第261,262页。伊本·阿拉不沙书,第171—173页。哈默·普格斯塔尔《奥斯曼帝国史》II,第79—82页。
    〔165〕帖木儿于803年穆哈兰月1日,即1400年8月22日进入奥斯曼帝国。《武功记》III,第264页。
    〔166〕《武功记》III,第375—376页。参看伊本·阿拉不沙书,第189页。
    〔167〕《武功记》IV,第11—15页。伊本·阿拉不沙书,第182页。。电子书下载
    〔168〕蒙斯雷莱书I,第84页。
    〔169〕有关安卡拉之战的西方史料,有桑尼杜(L。 A。米拉托里,XXII,791),圣德尼的教士(III,46—51),蒙斯雷莱(L。 C。杜埃·达克版,I,84),J。席尔特贝格(第73页)和于尔森的朱韦纳尔(II,423)。这些史料列举在J。 M。德拉维尔-鲁尔克斯的著作中(La France en Orient au XIVe siècle)(巴黎,1886年)第393页中。
    〔170〕伊本·阿拉不沙书,第188页。《武功记》IV,第16—20,32、35页。
    〔171〕《武功记》IV,第49页,在805年朱马丹第一月第6天,即1402年12月2日。伊本·阿拉不沙书,第192页说,士麦那是于朱马丹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