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后出墙记 桩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他们在谷底,咱们这就下谷吧。”
  朱棣站起身,燕十七已解下身上披风给朱棣披上,眼睛落下朱棣手上,眉心皱起一道深痕:“王爷手受伤了?”
  “无妨!”朱棣淡淡地回答。不知为何,他讨厌燕十七的眼睛,觉得太亮。
  锦曦这才想起必是朱棣逞强攀崖时弄伤的。她瞧了瞧三个人,只有燕十七身上干净点,提了剑说道:“十七哥!”
  燕十七似懂她的意思,翻出衣襟让锦曦割下一幅。锦曦拿着布条不待朱棣反对拉过他的手仔细为他包扎好,低声道:“对不住,王爷,你手受伤还让你剥兔子皮,其实我会剥的,就是瞧你不顺眼。”
  朱棣听到前面一句心里一甜,听到后面一句又笑不出来了。由得锦曦将两只手缠好。
  燕十七扎了火把递过一根给锦曦:“七弟,小心了。王爷,咱们走吧。下山一个时辰即可。”
  三人走下山崖,果然路变得好走。燕十七走在前面为朱棣照着路,似不经意地问起:“王爷安好就行,兄弟们心里着急,十七仗着熟悉山林便先上山来寻了。”
  朱棣看着燕十七的背影,开玩笑地说:“本王身系十几万灾民,怎么会轻易被杀?”
  “王爷洪福齐天,自有上天保佑的。”
  “哦?非兰还道灾民诉状已送回南京,本王性命已经不重要了。”
  “怎么会?没有王爷力承,那些诉状想必也到不了皇上跟前吧。”
  锦曦听两人说话,默默地想,燕十七连态度也不像猎户,顶着燕卫身份,照理说不会和燕王这般语气说话,怎生朱棣也恼呢?
  只听燕十七又道:“名山受灾者达五万余人,听说王爷替天子巡视,前几日便涌上官道候着了。黑压压的人望不边似的。”
  “名山总不成也有个吕太公吧?”
  “洪水过去两月,种子还未发下来,秋收无望,今冬会饿死人的。”
  朱棣没有说话,三人都安静了下来,山间只见两团火光闪烁。走了一会儿,燕十七停住脚,吹出一声口哨,对面林子里也回了一声,然后涌出几十号人。
  锦曦运足目力看到正是燕五,燕九,燕十一等人,心里不觉松了口气。
  众人见了朱棣纷纷叩首。
  朱棣疲倦的摆摆手:“整装去名山!”
  正文第35章 设计小溪河(一)
  一行人就这么顺利出了山口,上了名山的官道。锦曦这才知道朱棣的燕卫一共有两百五十名,她想难道名字从燕一排到到燕二百五?想起这个燕二百五的名字,就忍不住笑。
  燕九与燕十七一左一右相互看了看,都觉得锦曦骑在马上傻乐的样子很可笑,不约而同也跟着露出笑容。
  朱棣换了衣裳精神恢复了,举手投足间带着威严与贵气,他回头看见身后三人笑得诡异,剑眉扬起闲闲地问道:“笑什么呢?”
  “笑她!”“笑你!”
  三人出时出声,燕九和燕十七指着锦曦,锦曦却看着朱棣。
  “哦?笑燕七什么?笑本王什么呢?”朱棣含笑问道,他对锦曦的好奇心越来越重,每一个心思都极想了解。
  “回王爷,我们是瞧燕七傻呼呼的乐,目光呆滞,像,像梦游!哈哈”燕九笑出了声。
  锦曦于是嘿嘿笑了:“王爷,我瞧你的燕卫原来有二百五十人,想问问,他们的名字是不是叫到燕二百五?”
  一封银子是五百两,二百五就是半封,半疯之意。
  朱棣一怔,忍俊不禁哈哈大笑,大喊一声:“燕翼何在?”
  后面飞马奔上一人道:“王爷有何吩咐!”
  “从今日起,翼队第五十号改名为燕二百五!”
  燕翼愣了愣,恭声答道:“谨遵主上令!”他回头下令:“翼队飞五出列!主上赐名二百五!”他皮肤黝黑,神情严肃,丝毫不觉这名字好笑。
  燕飞五也朗声回答:“谢主上赐名,飞五以后便叫二百五。”不带半点犹豫之色。
  锦曦目瞪口呆。燕九与燕十七同情地看了眼燕飞五,低下头忍笑不已。
  “对,对不住,王爷,我随口而言。”锦曦不敢看被改了名的燕二百五,内疚之极。
  “燕七!主上之令从不更改,况且主上死士,叫什么都一样。”燕翼声如洪钟,正经地说道。“燕二百五,归列!”
  “是!”燕二百五脸色不变,迅速归队,果然对姓名毫不讲究。
  锦曦又是一愣,抬头看到朱棣凤目中闪出笑意,惭愧不已。暗道燕卫果然名不虚传,可是朱棣怎么这么容易被自己激怒,治下又如此严谨?她摇了摇头,搞不懂为什么,只能用自己不是朱棣下属来解释。
  一百五十人的燕卫,三百名侍卫,朱棣被簇拥其中,且扛出了钦差巡案的令牌,铜锣开道。锦曦想,不管有什么人想杀朱棣,此时都难上加难了。
  她心里一动,看向了燕十七,见他正若有所思地看着朱棣的身影。难道,燕十七真的是来杀朱棣的么?
  午时队伍行至小溪镇,当地官员已得到传报,官道两旁黑压压全是前来迎接的百姓。小溪镇临小溪河,淮河大水,这里泄洪不及,全镇连带附近七十三个村落全被洪水淹没。大水退去时,连山坡上的庄稼也未能幸免,颗粒无收。
  朱棣见百姓拥挤,堵住去路,朗声道:“本王替天子巡视灾情,各村百姓可公举一人前来陈述情况,言者无罪!”
  听到他这句话,百姓才让开一条道来。人马进了小溪镇,镇很大,街道平整,就是往来行人稀少,偶尔见得几个避让队伍跪在路边的,也都车衫褴褛,面带饥黄。
  朱棣入得镇来,直接去了镇上衙门,径直端坐在堂上。
  七十三村村民代表,镇上官员及运粮使密密跪在堂下,等候朱棣问话。
  锦曦第一次见朱棣办公,觉得他沉着冷静,不说话的样子颇有几分威严。这一来倒让人突略了他的年龄。
  朱棣慢条斯理的呷了口茶,又上了热巾敷脸。锦曦站在一旁嘀咕,他干嘛不带个丫头帮他捶背?
  只见朱棣动动的胳膊,忍不住就笑了。
  朱棣眼睛瞟过去,燕卫训练有素,黑红箭衣,明亮挎刀,威风凛凛挺直如标枪。他冷着脸看不出喜怒,堂下诸人那敢发出半点声响,只听见清脆的茶碗碰瓷的声音,越发显得静寂。偏偏右着的锦曦憋笑憋得难受,小脸涨得通红,身材娇小,破坏了整个气氛。
  燕十七拉了拉锦曦的衣角。她不明所以地抬起头,正对上朱棣恨铁不成钢的眼神。锦曦挺直了腰,努力收回笑容。朱棣看她滑稽,竟呵呵笑了起来。
  堂上空气为之一变。明显地感觉到众人似舒了一口气。
  “镇令何在?说说镇上情况吧。”朱棣缓缓出声询问。
  小溪镇镇令上得前来,匍匐于地道:“王爷,臣是小溪镇镇令王海。小溪镇七十三村,三千一百一十二户村民受灾,本应领粮一千零二十石,谷物菜种三百斗,至今只到粮四百三十石,谷物菜种四十斗,这,镇上已饿死五百七十三人,请王爷明鉴啊!”说罢以头触地,四周百姓闻听,悲声四起。
  朱棣寒着脸问道:“运粮官是何人?”这话却是问向燕五。
  “回主上,淮河漕运使刘权。”
  朱棣略一沉思,刘权是秦王的人,难道二皇兄也有份?“刘权何在?!”
  一武将当即出列:“刘权见过王爷!王爷,刘权只管运粮,不管调运。”
  “哦?调运又是何人?”
  刘权精明的小眼睛闪了闪,半晌才轻声道:“这次赈灾,是,是太子殿下亲自调剂安排。”
  “混账!你是说太子不给小溪镇的百姓调运足够的粮食么?!”朱棣霍然变色,大声斥责刘权。
  刘权很无奈地道:“具体臣不清楚,臣只管接多少粮,就运多少粮。”
  朱棣明白了,这样一推皮球最终还是要从上查起。他冷冷地看着面前跪着的诸人,慢声说道:“本王不是来审案的,只是把看到的听到的如实上报皇上罢了。你们怎么调粮,怎么运粮,不是本王的差使,各村推举人都录上一份供词以便本王带回南京上呈皇上。就这样吧!”
  他站起身负手走到刘权跟前突问道:“这里去南京走水路几日能到?”
  “回王爷,五天行程。”
  “安排行船,本王出来一月有余,该看的也看到了,行水路回南京复命。”
  “是!”
  锦曦一盘算,从凤阳出来沿南不过走到小溪镇,南方还有两镇未去,朱棣这就回去了?想想朱棣自有安排,他早点走,自己也可早日离开,心里一阵雀跃。
  当晚朱棣与锦曦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