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3-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顒这边自然点点头,道:“父亲请问,儿子晓得的,自然不敢隐瞒。”

    曹寅没有立时话,而是换丫鬟送了个空盆进来。

    他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了一句话,递给曹顒。

    曹顒接过来看了,问题并不意外,就见上书“皇上在位几何”。

    在这个社会,这话就算是父子私下说,也是大不敬的罪过。曹顒从父亲手中接过毛笔,书了个“六十一”。

    曹寅见后,松了口气,将张纸送到烛台上燃着,随后扔到空盆里。

    火花闪过,迅速将那张写了字的纸张尽,只剩下纸灰。

    第一问题,“国祚几何”。

    曹顒在心里算了下,从满清入关到宣统退位,二百六十八年,随即将答案书中。

    曹寅拿着这张纸,双手不禁颤抖,望向曹的目光似悲似喜,又像是悔恨不已。

    曹顒见状,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自己说多了?自己这个父亲向来愚忠的很,要是以为自己“妖言惑众”,别在来个“大义灭亲”。

    这会儿功夫,曹寅稳了稳心神,将手中那张纸燃了,长吁了口气,对曹道:“泄露天机,有碍寿元,是为父疏忽了,日后切记,不可再对人提及。”

    原来不是嫌弃他,不是怀他,而是担心这个。曹顒心中一暖,道:“父亲放心,无碍的。”

    这历朝历代,都不缺窥破天机之人,但是没有几个下场好的。

    人对未知事务都充满畏惧,曹寅无法理解儿子打小聪慧过人,只当曹家祖坟冒青烟,也出来个窥破天机之人。

    一时间,他竟不知该欢喜,还是担心,扶着儿子的胳膊,半晌说不出话。

    见气氛这般沉重,曹寅又担心损了自己寿元不肯多问一句,曹顒忍不住说道:“父亲,你的子孙有人流芳百世,载入青史。”

    话说出口,曹顒就觉得有些不妥当。天佑如今虽占了曹雪芹的名,但是没有经历抄家破族的惨烈,也没有人会将他惯成宝二爷,哪里会写出《红楼梦》来。

    曹寅这个,听了曹顒的话,却是眼睛一亮,忙问道:“是谁?”

    “天佑。”曹顒倒是没有犹豫,省得父亲又以为“天机不可泄露”。

    曹寅有了幼子长生后,虽然也疼幼子,但是对于长孙天佑,也是放在心尖上的。就像他说的,觉得长孙像自己个儿,恨不得亲自教导。

    听儿子提及孙儿会青史留名,曹寅不禁红了眼圈,连声道:“好,好,好!”

    瞧着父亲激动的模样,曹顒却是感觉沉重。这《红楼梦》的故事梗概他晓那原汁原味的文字,上哪里找去。

    儿子要是写不出千古流芳的文章来,那自己就成扯谎了……

    *

    见着韩江氏时,已经是三日后。

    看来,韩江氏是有备而来,带了不少账簿过来。按照她说说辞,稻香村的生意已经有了章程,往后只需人照章办事,即可维持,并不需要她专门盯着。

    那四成股份,她也无意留着,愿意照原价转给曹家。

    这份慷慨,却是令曹佩服。怪不得都说“人情送匹马,买卖不饶针”。早先在江宁初次合作时,韩江氏寸步不让的倔强仿佛还历历在目。如今这稻香村的四成股份,按照市价的话,最少已经比之前涨了几番。

    曹顒既不贪财,也是卸磨杀驴之人。

    再说,这稻香村铺子当初的本意,不过是为了安置韩江氏。

    “听内子提及,韩掌柜想要去扬州。恕我直言,有了前几年那场官司,就算骨肉至亲,怕也生分许多。京城有韩掌柜的干亲与曹某在,许是比扬州还便宜些。”说到这里,曹顿了顿,道:“若是担心九贝子那边,也无需就此还乡,总会有其他法子。”

    原来,韩江氏萌生去意,的确与九阿哥有干系。

    自打春日里开始这大半年,九阿哥使人往韩江氏宅子送了不少东西。韩江氏身份所在,拒也拒不得,收也收不得,委实为难。

    这不收吧,对方跪在地方,直说贝子府的规矩,办不好差事要打死了事。韩江氏在皇城住了这几年,晓得这不是玩笑话,那位九贝子的狠厉也是众所周知的。

    这收了吧,名不正言不顺不说,这九阿哥又连着开了好几家“桂香村”,连稻香村那边都有闲话传出来,说九贝子是不是要挖她这个大掌柜。

    韩江氏精明了小半辈子,这回却是吃了哑巴亏,辩也无处辩。

    偏生九阿哥还随扈去了热河,压根不在京里,韩江氏想要了结都没地方了结。

    她热衷稻香村,只是因为闲不住,又生性好强,才将买卖做得有声有色。眼下,一切都井井有条的,她的兴致也减了几分。

    至于银钱多少,还真没入她的眼。

    她的百万家财,可是实打实的。加上这几年稻香村的利,也不少,她倒是不生贪心。

    赚钱虽是她的爱好,但是银钱与她,不过是账簿上的数目字罢了。

    她性子高洁,晓得九贝子这样纠缠下去,就算借着曹家的势托人挡了去,也污了自己的名声,所以才决定带着女儿回扬州“养老”。

    “稻香村是韩掌柜的心血。要是没有韩掌柜,这牌子也立不起来。就算韩掌柜想将买卖交给别人管理,这退股之事,也不要再提。”曹顒说道:“若是京城不愿呆了,我这里倒是有个好去处。只是这处买卖不比稻香村,只是几个铺子的事,关系到地百姓的生计……”

    没错,曹顒想跟十六阿哥推荐的那个人,就是韩江氏。

    虽说她寡妇身后,不适合在人前抛头露面,承办官办烟草事。但是一滩买卖,从开始到调理分明,有谁比韩江氏更合适。

    寻个身份妥当的,放在前台,而后由韩江氏主抓这件事,最是恰当不过……

第七百六十九章 拆墙


    找接替钱陈群之人,曹顒一时也没有合适人选,就托给父亲了。他原以为父亲向来重视孙儿们的学业,定会再寻个名儒,没想到这次寻的却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个老举人。

    见曹顒不解,曹寅说了原由。

    原来,这钱陈群虽已辞馆,但还要留下几分余地。若是他这科名落孙山,还可以到请回曹家再教几年。

    钱陈群的学问,曹寅是晓得的,即便如此,也不能笃定他定能榜上有名,可见这会试真是独木桥。能够考上举人资格的,哪个不是熟读四书五经,到了会试这里,二十取一。

    听到这个,曹顒倒是有些担心曹项。

    曹寅闻言,摇摇,道:“无妨,八旗虽与汉人一通参加会试,但是取中的比例多些。就算一科未取,下科也差不多了。”

    说起科举取士,曹顒想起一事。按照规矩,这六科掌印给事中,同翰林院与御史一样,都是要进士出身,才能任职。

    曹顒从内务府总管到六科给事中,却是有些不合规矩。不过,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康熙乾纲独断惯了,也有人敢质天子的用人方式。更不要说曹顒并不是“幸进”,而是贬职到掌印给事中位上。

    场上那句老话,“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也只是老话,不是还有“赐进士出身”这样的恩典么?。送走了钱陈群。除了该奉上地馆修曹还使人专门去京城地书店中了不少“四书五经”集注之类地书。送给钱陈群。这些书多是名家所出。价格昂贵。既能代表心意。又少了铜臭味。

    钱陈群虽没有怎么表达谢意。但是望向曹顒地眼神已经不同。若不是曹顒比他年纪还小。他就要奉曹为伯乐。

    曹顒这边态度亲近里晓得。这不过是投其所好罢了。

    转眼。到了十月初一。

    圣驾不在京。在大朝会也免了。户部却来了个熟人就是曹顒地昔日同僚王景曾。今年他可是流年大吉。二月里打从三品地太仆寺卿任上升为正三品地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眼下又升为正二品户部右侍郎。

    在户部本堂见到曹顒时景曾看着温煦,但是望向曹的目光已经完全不同。要知道,在太仆寺衙门时,两人虽平级,却是以曹顒为掌印堂官,如今真是时过境迁。

    曹顒见状里有些不舒坦,却不是为自己个儿。

    这个王景曾有几斤几两人共事时曹顒已经清楚。不过是借光家族的光,出自相府宦世家,几辈子联姻下来这官场的门路通达,又是进士出身,就算什么政绩没有,每次考评都是“卓异”,这官升得当然快了。

    可怜唐执玉,才是真能臣,却是因为出自寒门,这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