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加里莫多--轻看须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得漫长;最后还泪身心俱伤的归来他们一起远走建安,远离世俗的纷扰。
  在建安的几天这个情感上懵懵懂懂的男孩突然领悟一种叫做幸福的感觉。只要还泪出现在他视野里那种幸福就在他心头洋溢、荡漾,如暖风中的秋水,抿唇不语、脉脉含情。
  他不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与心爱的少女在一起总是心如小鹿直撞。有时候爱是一种安宁,他们一起坐在草地上晒太阳的安宁;她玩耍他作画时的安宁。只要看着她他的心就平静,不是无欲无求的平静,而是因为有了整个世界的平静。
  “方公公,请转告父皇,儿臣暂时还不想回西都,请他老人家不用挂念。盼儿已经很累了,我不希望她再被西都的事情所打扰。”这样的安宁如此珍贵,独孤萧这时只想小心翼翼地维护,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来相爱。
  “方公公,我现在真的不想看到你。念在你只是给皇上传个信的份上我也不为难你了。我数十声,十声后你再不走就不要怪我手中的扫把了。”还泪很嚣张得扬了扬手中的扫把就开始数数,看得方太监心惊肉跳。
  “小李大人,您不要为难老奴了。要是这趟任务没完成皇上都不知道该怎么惩罚老奴了。方太监手上的圣旨颁也不是,收也不是,急得满头大汗。抱着圣旨猫着腰上前几步,可怜巴巴的看着想要博取同情。可是还泪就是不吃这套一扭扫把就往方太监脑袋上招呼。
  “啊、啊,小李大人,啊,小李大人饶命。哎呦,哎呦,疼死我了。老奴这就走,这就走。哎呦、哎呦。”算着方太监倒霉,还泪对诏她回京的皇帝颇有怨念,但是皇帝打不得那就只好在方太监身上发泄了。况且她最近用扫把揍人自觉潇洒不凡,能够用扫把把自己的武功修为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能就这样打上瘾了。可怜了方太监,还好他身旁的小太监扑上去替他挡了几下,不然回京后皇帝都要不认识他了。
  周围建安的权贵几乎都到齐了,但是方太监被扁谁都没上去拦一下。因为在场的人早就陷入石化中。不说那些刚刚亲耳得知萧府身份的人,就是隐隐猜到他们身份陈知府也进入石化队伍。毕竟猜到和证实不同。他们中一个的皇帝的儿子,其尊贵就不必多说了。一个是宰相之女,望江楼的老板,康国第一个女状元、第一个(中间省略N个第一)。一句话概括,这天下的风云因她而起。他建安这个小地方何德何能可以引来这么两位尊贵了人。两人的身份和建安的所谓的权贵比可不是一般大。所有权贵都在感谢陈知府,还好他当时劝说他们看在萧公子的份上不要和那个疯丫头一般的萧府女主人计较。
  “哎呦,哎呦,轻点,上药轻点。哎呦,小李大人下手可不是一般的重。哎呦。”想个仅仅几天陈知府家中又传来相似的惨叫声。阿猫阿狗们前几天还会给凄惨的叫声吓到,今天就睡觉的睡觉、晒太阳的晒太阳、自个儿玩的自个儿玩去了。
  “都是皇上,都不疼惜老奴了。明知道这趟是凶多吉少还把老奴往火坑里推。”方太监没怪把他揍成熊样的元凶反而怪罪皇帝。一旁的陈知府权当没听到。在方太监看来,小李大人高风亮节功成身退后想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好好休养。小李大人已经为康国做下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皇上非要把她拉出来不让她休息。要是谁遇到这种事情都会急的何况脾气本来就不好的小李大人。
  “这次也亏了你,回头你来御书房服侍皇上吧!”方太监没忘了一直挡在他面前忠心耿耿的小太监。
  “多谢方公公,多谢方公公。”小太监狂喜,退一步跪在方太监面前狂磕头。只不过挨了点打,却直升御书房,就是被打得去了半条命也值得。
  萧府中还泪揍完方太监后来到萧府后院荡秋千,独孤萧在后面推。还泪还是没心没肺的笑着,享受着清风拂面的柔和。像花丛中的蜜蜂蝴蝶,在春天的风情中嬉戏。
  “明天我们就回西都吧。”还泪突然说,像平时她突然想起要吃桂花糕一样。
  独孤萧停下来:“盼儿,不要勉强自己。不要为了我失去你的自由。”他注视着还泪,一点担忧、一点心疼。
  “我心已然平静自在,又哪会在乎身在何处。”她眯着眼,笑得很可爱。
  
 
作者有话要说:平安夜快乐




第二卷:苍天有泪,第三十章,远征不痛

作者有话要说:到了考试周啦,请大家原谅。
  天还蒙蒙亮,今天还泪破例起了个大早。两人驾着来时的马车便如来时般静悄悄地驶向西都。
  建安,终究不是个久留的地方。他们来时并没有带任何东西来,走时也没有带任何东西走。孑然一身、了无牵挂,只在建安城外的官道上留下渐渐远去马蹄车轮的声音。
  第二天早上方太监再次跑到萧府蹲点守候,他现在可不敢再进去了。但是直到日上三竿萧府的大门还是紧闭着。四处打听一下才发现昨日萧府的仆人已被遣送回家。萧府的两人说是回京城了。方太监当场就哭了,既然都已经决定回去了,两个小主子昨天干嘛还要揍他一顿。你说他冤不冤,这顿打可是白挨了。
  西都城门,巍峨沧桑的城墙、往来熙攘的人群、神色冷峻的守卫,如此熟悉和陌生。遥想数月前她领着西都六少出门踏青,肆意的张狂;带着侍卫丫头奔往杭州寻求心的安宁,潇洒的落寞;领着一万多近卫军在这里和爹娘挥泪告别,寂静的奔放。无数次经过西都的城门,也没有现在近乎近乡情怯的情感。
  皇帝接到方太监的飞鸽传书早派人在城门等候。还泪示意今天有些累了先回去休息,明日再去朝拜皇帝,让接应的带独孤萧回宫。
  还泪没有先回家,她的马车向远征军的校场驶去。皇帝本划了一大块土地给远征军建新的校场,赵龙替还泪以“远征军一共就一千人,不需要这么大的校场”推辞了。
  马车缓缓驶进校场,守卫看到熟悉的马车没有言语,单膝着地恭迎,低下的头微微颤抖着,可显内心的激动。
  校场上远征军正在热火朝天的操练着。从几十万部队中选出的八百多人已经归入了远征军。凡新归入的远征军军衔加一级。
  一个月前赵龙等几个远征军的骨干在西都进行大范围征召。西都的军队几乎全部参加这次选拔,甚至驻外的将领向皇帝提交申请带自己的部队参加这次选拔。远征军这三个字代表的远远不是军衔升一级这么简单。它已经是一个神话,是康国最顶尖的部队,是英雄的部队,是传说中的那个她的属下。可以说一人入远征军,全族皆荣,所在的整个部队都跟着荣耀。入了远征军,孩子可以进康国贵族都渴望进的“远征学院”。而老人可以享受他们的晚年。不仅仅是外在的,一想到可以和这样一支军队里的人并肩作战,这是每一个军人的梦想,这让他们热血沸腾。
  一切让整个康国都火热起来。经过十几天的选拔这八百多人幸运儿终于产生了。
  进了校场,看到远征军老兵的眼神才知道什么叫远征军。
  校场处处都有警世之言,有“位卑未敢忘忧国”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还有在金銮殿上诵出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和青崖关祭英魂传诵天下的《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再看远征军老兵的眼神,冷漠而悲悯。有时候爱到了极致会显得冷漠,因为他们的爱他们的悲悯面对的是天下苍生。他们无情是因为他们多情。如此矛盾得令人心疼。
  一种责任突然如泰山压顶般的压在新的远征军心头。沉甸甸的,肩负着民族复兴的责任。但是每个人的心里又突然如此满足,一种存在感的满足。是如此沉重的喜悦。正如《勇敢的心》中华莱士所说:“每个人都会死去,但不是每个人都曾经活过。”
  那天,赵龙在校场的高台上看着新加入的同伴只说了一句话:“从今天以后你们就是远征军了,请对得起这个称呼。”
  一句话,也够了。因为他们是远征军。
  之后就是极其繁重的训练课程,如去年的远征军一样。还泪的护卫清风、冷月、炽日也常常过来,帮忙训练新兵也提供望江楼的帮助。
  即使凭新兵们几十万军队中的顶尖身体素质还是感觉到极限。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新兵们都刻苦训练你追我赶,十分珍惜这次得之不易的机会,不像去年的远征军,要不是还泪的娘亲地位崇高就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