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也没有……”
阮蕙抬起眼睑,“这是你家杨林主动告诉你的?”
芍药便垂下头去,“是奴婢旁敲侧击……打听出来的。”
当初阮蕙让芍药嫁给杨恪,便也存了点心思。没想到这丫头伶俐,新婚不过三天就派上了用场,不过这样的用场,倒与阮蕙原先设想的朝政之事相去甚远,却也不能令她忽视。她原本压根儿就没想过给杨恪纳妾,议亲那会儿,“没有婆母、祖母”的优良条件,也是她对这门亲事满意的地方。婆媳之斗那是人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但她却可以逃过此劫,她甚至还为此暗自庆幸。
只不知这些散播谣言的人,是想要传达出杨家世子夫人的凶悍呢还是杨家世子的无能?她是当事人,不管别人怎么议论,她都能过耳不闻,权当是在听别人的故事,可是这样的消息,传到有心的人那里。便能小题大作,一点火星也能形成燎原之势。
“原来外头竟有这样的流言?” 阮蕙心里微微一忖,便向芍药笑道,“也不知世子爷知不知道。”
“杨林说,世子爷往往是一笑了之,可是最近竟有人拿着这个向朝廷上书,说什么世子爷惧妻如虎,有失皇家尊严,简直荒谬至极……” 芍药的头忽又抬了起来,两只眼睛扑闪扑闪地望着阮蕙。“要不,咱们买两个姿色上好的丫头进来,堵一堵悠悠众口?”
想不到还有人拿这样的事情作文章,阮蕙不由得苦笑一声,难怪芍药大惊小怪如此神秘,原来竟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恐怕满府上下都听到了风声,就她一个人蒙在鼓里了。
看阮蕙沉吟不语,芍药脸上便有些惭色。哪有人上赶着给自己的丈夫纳妾的道理?自己这样劝夫人,夫人心里还不定怎么难过呢?可杨林明明白白地让她把话捎给夫人,自己也不好不说,倘若纳妾之事原本就是世子爷心里想的,又碍着夫人的脸面不好直说,才通过杨林的嘴来转达,若是外头早有相好的人,只等着夫人发话便抬进来,将来夫人的处境岂不就尴尬起来了?虽然但凡有权有势男人往往都是三妻四妾,可一想到杨恪纳妾,芍药还是觉得有些憋闷,在家里便一刻也呆不住了,只想赶紧过来告诉夫人,好让她想个法子应付。
她正想着如何婉言劝慰夫人在这纳妾这件事上想开些,就见厚重的毡帘高高挑了起来,采青一脸喜色地进来,手里当真托了一盘茶,“听二门上的婆子说,二小姐与姑爷回来了。”
杨怡出阁数月,因离得太远,平常虽也有书信往来,却只在杨慷完婚时回来过一次,这还是第二次回娘家。现在不过才出正月,算着日子,杨怡应该是在正月间就出发前往长乐了,正月间走亲访友,倒也无可厚非。杨怡回娘家的事,按理说老侯爷不会瞒了自己,可自己连风儿也不曾听说,想来应该是她不期而至了。
阮蕙意外之余,便叫芍药为她梳头,说要过去胜仙居看看。她是世子夫人,又已经正式当家理事,杨怡见了长辈,自然就要过来拜访,本用不着她特意前去。不过她想着杨怡自幼丧母,未出阁时倒也与自己亲近,情分自非一般的姑嫂可比,再者说了,姑爷又是自己的契兄,于情于理,自己还是应当表现得热情一点。
稍作梳洗,采青和芍药两个并另几个丫头婆子便簇拥着阮蕙往胜仙居而来。
前几天下过一场大雪,地上的积雪尚未完全融化,早有丫头们把积雪扫在路边,不过路上还是化出一片一片的水渍,就算天气晴好,也显得湿。漉漉的看起来十分扎眼。
阮蕙经过时。小心翼翼的提起裙裾,并没有说什么。
不过芍药却暗自咬牙。自己与采青几个才出阁没几天,这园子里还有吕嬷嬷管着呢,竟就疏懒成这样,可见夫人平日里是太过仁慈了。
一行人逶迤而行。不多时就到了胜仙居。
远远就能听见里面谈笑风声,不时还有杨怡的爽朗的笑声传出。
胜仙居里,好久没有这样热闹了。
阮蕙不免有些感怀。
自己虽然也存心与老侯爷他们亲近,可毕竟是个外姓人,老侯爷他们虽然表面看着可亲,却还是不能赤诚相对,而杨恪除了平日里的晨昏定省,与他们谈及的都是正经事情,又哪有杨怡这般贴心?
早有小丫头远远瞥见阮蕙一行。其中一个机灵的便急忙掀了帘子进去,待阮蕙走进院门,就见杨怡满面笑容、一身盛装从里面迎了出来,伸手搀住她的左臂,“我正要过去看你呢,你怎么就过来了……听说有了身子,这一路上可要当心点。”言谈举止依旧如未出阁时那样亲昵,并不因时间的流逝有所减退。
秦秋水也跟着走了出来。本欲上前来扶阮蕙,不过终是迟了杨怡一步,脸上便显出一丝尴尬,芍药忙避过一边,恰巧为她在阮蕙身边留了个空隙,她这才顺手挽起阮蕙的右臂往前而行。
阮蕙与她一日都会见上好几面,只冲她微笑点头,就又跟杨怡笑微微地说起话来,“方才到的?怎么也没叫人提前告诉?我也好叫人把你的院子收拾收拾。”若杨怡打算回来小住。自然还是回她未出阁以前的院子方便些。
“我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才不要回那院子里去呢!”杨怡笑着,“我呀,就想着要跟大嫂挤几天。”
原来并不打算长住。阮蕙就故作为难地道,“我倒是肯让你挤,就怕姑爷不答应。”
一语未了,杨怡已羞得满面通红,恨不得伸手去掐阮蕙,不过向她平坦的小腹看了两眼,还是强自忍住这样的冲动。便改掐为搂,朝她挤眉弄眼,“大嫂,你不会是怕大哥不答应吧?”说着格格直笑。
阮蕙伸手一戳她的额头,无可奈何地笑道,“真不知道我那契兄妹是怎么纵容你的……都已经是大人了,还是这般小孩儿心性。”随行的丫头婆子们都吃吃而笑。
秦秋水随在阮蕙身侧,仿佛是一尊人形空气,姑嫂二人的对话,竟完全把她排除在外。
阮蕙这才正了正脸色,向指着秦秋水向杨怡道,“这是你三弟媳妇秦氏,跟你同年生的,你应该还记得吧?”
“秦表舅家的千金小姐,我焉有不记得之理?”杨怡调皮地冲秦秋水做了个鬼脸,一派天真可爱的模样。
秦秋水这才缓缓松了口气。这个大姑子原来竟是真的心思单纯,刚才还以为她是故意冷落自己呢!
说着便已经进了胜仙居的大门。
春寒料峭,又因长乐侯惧寒,这间大屋子里日日都是升着炭盆的。这会儿正中也放着两个,炭火烧得正旺,厅堂两边一溜儿铺着虎皮椅褡的太师椅上坐满了,左侧坐着长乐侯、杨慷,右侧上首是苏定,放眼望去,杨家的主子,就只有杨恪不在。
老侯爷居中端坐,看见杨怡与阮蕙手牵手亲昵的模样,脸上就微微露出笑意,冲阮蕙道,“恪儿媳妇来了?”
阮蕙上前给老少二位侯爷行了礼,这才与苏定见礼。
苏定早在阮蕙走进厅堂时就起身而待,因她是长嫂,自不好坦然受礼,当即忙不迭地还礼以毕,这才各自就座。
想是屋里的谈话并没有进行多久,老侯爷还在向苏定问及路上的情况,苏定恭敬地一一作答,比婚前更显几分沉稳。
杨怡素来不太沉得住气,又经过这一路奔波,早已疲惫不堪,不时掩袖打着呵欠,却见老侯爷谈兴正浓,又不好出言打断。
120、大问题
好不容易老侯爷才算问得差不多了,打住了话头,命他们先下去歇了,晚间再一起吃饭。
杨怡还是未出阁时的性子,头一个站起身来,笑容可掬地向老侯爷告辞,随即便挽了阮蕙的手要跟她回桃花源,杨慷则邀了苏定去听涛园说话,秦秋水眼看着姑嫂二人亲密无间,心里只觉堵得慌,本想回自己的屋子,却又因杨慷邀了苏定不好同去,只得强作笑脸与她们姑嫂二人同行。
虽然不知道杨怡为什么对秦秋水如此冷淡,阮蕙倒也没有刻意冷落要她,当即与她一左一右簇拥着杨怡回了桃花源,暗地里还是吩咐芍药派人去把杨怡出阁前住的梨香园打扫出来,以这位姑奶奶的脾性,说住在桃花源便定要住在桃花源的了,不过与她同来的姑爷苏定晚上总不能也跟着她住进桃花源里吧?当然也不能去胜仙居或青柏园,更不好去听涛园里了,还是回梨香园比较妥当。
好在梨香园虽暂时无人居住,不过时常还是有婆子打扫的,只不过略加收拾便能住人了。
姑嫂三人在桃花源里闲话,因有秦秋水在场,杨怡有些私房话也不好开口跟阮蕙说,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