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的打麦场,是匈奴人对洗劫中原边镇的一种俗称。在匈奴人的心目中,他们把中原大地,视为他们放养绵羊牲畜的##,是撒下种子,便不用理会,等到需要时,就可以来获取谷物的麦场。
只要匈奴的部落遭到了天灾,他们就会冲入中原边镇,进行肆掠、洗劫,把灾难转嫁到中原边镇的民众头上,而匈奴人把这种行为,视为理所当然——羊么,天生就是让狼来吃的——匈奴人一向视自己为狼神的后代。
匈奴人一般的打麦场行动,只会突破边关五十里左右,因为过了五十里,就会有驻军,而大齐帝国的驻军是阶梯形式,四十里有一校驻军,匈奴铁骑以突袭的方式破一校驻军,不与第二校驻军交锋便退出,这样既有收获,又减少损失。
但这一次匈奴的打麦场行动,却与往年不一样。
首先,匈奴人聚集了二十多个部落的精悍战士,铁骑达十万之众,从野狼堆忽然出兵,分成两路,深入边关一百五十多里,攻破了边关的重镇卢龙塞、上谷,杀死驻守的边军一万三千余人,镇北将军属下的牙门将军赵湖、别部司马林庆均力战而死。
随后,两地的城镇遭到了疯狂的洗劫,数万边民被杀死,数万妇孺被劫掠,路边房舍被点燃,鲜血汇成河流,嚎哭和惨叫声惊天动地。
被匈奴人洗劫过的城镇,都是死一般的寂静,连鸡犬都没有留存。
当边关的消息,传到了大齐帝国的内地,当侥幸不死,逃难而来的边民,一路乞讨着,哭泣着,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向行人们倾述,每一个有血气的大齐帝国臣民,都不由双目赤红,义愤填膺,恨不能拿起家中的菜刀,去跟匈奴人拼个你死我活。
大齐帝国崇尚武力的国统,在这时候充分的表现了出来,朝野上下,一派喊叫杀伐之声,纷纷要求景宗皇帝出兵,为死去的忠勇战士,为死去的大齐帝国臣民报仇雪恨。
景宗皇帝欲哭无泪,不是他不想出兵,而是他不敢出兵,现在的门阀豪族,哪一个不是在装备私兵,蠢蠢欲动,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手中还掌握着部分精锐军旅,恐怕有些被门阀豪族占据的州郡,已经起兵叛乱了。
而且,这种大规模作战,不但是比拼军队的武勇,更是比拼后勤补给力量,需要有巨额的财力为支撑,而现在呢,因为门阀豪族人人自危,他们隐瞒捐税,谎报天灾,搞得国库的银子,流水一般的淌出,如果真的要跟匈奴作战,打到最后,无论战胜还是战败,自己这个皇帝都得要饭去了。
而如果不出兵呢?那便等于是说,自己这个皇帝昏聩无能,不关心民众的疾苦,不为死去的战士报仇,这时候,如果那些门阀豪族再趁势起兵,要求另立皇统,恐怕自己手下的军队,都不会支持自己。
在陡然间,景宗皇帝觉得好累好累,他的腰背弯曲如虾,在秋风中簌簌抖动的身躯,就象干透了的麦秸,随时都有可能断折。
这时候的景宗皇帝,已经没有心情考虑立谁为太子一事了,因为眼前这个危机如果不能渡过,他这个皇帝都当不成了,太子之事还算个屁啊。
朝中的大臣,都咬牙切齿的喊叫着:杀!杀匈奴!一个比一个的激情喷涌,却没有一个人,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来为景宗皇帝分解忧愁,甚至有些大臣们的目光,分明是看好戏的神情,让景宗皇帝觉得,自己就是一只猴子,在那里上窜下跳,为每一个人免费表演。
最最可气的就是太尉陆平,当景宗皇帝放低身价,压抑怒火,好不容易挤出一个笑脸来,询问太尉陆平对此事有何看法,等了有半个时辰,等到的却是太尉陆平口中,悠悠响起的鼾声——竟然站着就睡着了。
太尉陆平被唤醒后,还振振有词:老臣说过,年岁已大,精力不济,请求辞阙,可陛下就是不准,这个。。。。。。臣。。。。。。听不清楚,请陛下再说一遍,老臣年纪大了,听力时好时坏,陛下,您再说一遍。。。。。。
景宗皇帝嗓子都喊劈了,可太尉陆平还是一脸茫然。
***************
“臣倒有一个解决此事的方法。”
当天晚上,宗正李寿夜叩宫门,在得到景宗皇帝的召见后,来到御书房中,献计道:“不知陛下您是否还记得,当年白登之围是如何解除的?”
第95章 勤王招集
“白登之围?”
景宗皇帝皱着眉头思忖.倏然双眸一亮.有悟与心的说道:“勤王谕、招集令?!”
当年.突厥犯边,大齐帝国全力抗击.在晋阳以西的平原上.聚集全国兵力.和突厥展开大会战,而南魏趁大齐帝国兵力的内部空虚,由大将赵腾领兵,出军襄阳,直扑京都。
由于情报上的失误.让太祖皇帝以为.赵腾只是带了三万人.前来进犯大齐帝国,所以,太祖皇帝决定给予迎头痛击。
太祖皇帝亲自率领,负责京都防御的禁兵五万~~这巳是大齐帝国的最后兵力了~~前往迎战.结果中了赵腾的诡计.因为轻敌冒进.全军在白登被围,虽依坚城.可以据守.但粮道被封,饮水被断.多次冲杀不能突围.全军数万将士.竟成了束手待毙的局面。
消息传回京都,举国震惊,可当时又实在是没有可派之兵.皇后和朝中留守的大臣商议后,下达了勤王谕、招集令。
所谓的勤王谕、招集令.是由这样的几个主要内容组成。
首先,说明此刻局势的危急,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任何一个有血气、有武勇的大齐帝国民众,都应该积极响应,为国运的强盛,而拿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前往白登,去和南魏的侵略军做生死搏斗,救出围困的战士,救出太祖皇帝。
这是大义,是口号,先要把民众的热血鼓动起来,才能使其无惧生死。
门阀世家,向来养有大量私兵。但要明白,没有国,何来门阀,世家,这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事情,所以,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需要门阀世家拿出自己的力量。出兵相助,每一个门阀世家,由长子袭爵,长子可以不出战。以存血脉,其余子嗣,爵位一概剥夺,根据这次出战,所立军功者加以封赏,而且还是双倍封赏,买一赠一地大派送。这样的好事,旷古罕有,所以,门阀世家们,赶快出兵吧,如果还有顶风不出兵、不出力者,便是大齐帝国地敌人,是没有国、没有家的败类,等大军回返之时,全族诛绝。
这是利诱和威胁,就如空中画饼一样,虽然暂时没有多少实利,但至少要让人有所期盼和畏惧。
所有人都知道,起兵打仗,需要粮饷军械,但在这危急关头,那有时间去统计人数,发放粮饷军械,所以,一切自筹,可以用任何方法,只要能打败入侵之敌,就算是在筹措过程中,犯有罪则,也概不追究。
这一条,便是勤王谕、招集令的精华所在,有了这一条,抢劫就有了大义的名份,披上了合法的外衣,等于是跟那些门阀豪族说,你们出兵吧,在你们出兵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胜利果实,一概归为私有,不用上交。
勤王谕、招集令的最后一条,便是大赦天下,犯罪的人,也可以通过杀敌免罪,在免罪之后还可以和常人一样论功行赏。
当年,随着勤王谕、招集令的下达,在短短一日之内,各大门阀豪族出动地私兵,便达到了四万多人,他们手中的刀枪,寒光四射,甚至比正规军队的刀枪,质量更加优良,他们的甲胄,映日生光每一个人看上去都是那样的威武雄壮。
在所有人腰间,都掖有大号的麻袋,一个个双目炯炯,神情亢奋。
没有什么统一指挥,这群人有如滔滔江水般,冲向白登城,在半路上,又有无数私兵和个人武力者,还有盗贼、罪犯、痞子、混混,从四面八方加入了进来,就像无数江河支流汇聚成海,气垫越发庞大起来,而因为气垫而庞大,又有更多的人看好、有更多的人加入。
仿佛蝗虫过境,所有州、郡、县的各个府库,都被他们洗劫一空,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谎,这是响应朝庭的号召,而自筹军饷呢,任何阻拦者,都是奸细,都是不把太祖皇帝的生命,放在眼中的忤逆者。
于是,没有人敢阻拦他们的抢劫。
南魏大将军赵腾,在得知大齐帝国下达地勤王令、招集令后,曾跟他的下属开玩笑般,很是鄙夷不屑的说道:一群乌合之众,就算是直伯来到白登,也不够我军士卒砍杀的,能起到什么作用。
赵腾一边命令属下军卒,加大攻击白登城地力度,争取早日破城,一边从各个战线上,抽调出一万人马,准备教训教训那些妄想解围的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