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贵圈.贵圈(古代) 作者:赵熙之(晋江金牌vip14.04.23正文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古以来,君主对有价值的人才予以宽纵。那么陈俨手中,自然有值得被器重的筹码。裴九思一介武人,心思虽粗了些,但这点还是能想得明白。

    或许陈俨手中的筹码,正是从段书意那里换来的。端王已败,可朝中密线遍布,要清理干净,耗时又费力。段书意狡黠爱玩,能给到陈俨的部分,恐怕也十分模糊。

    陈俨最终还是没有明明白白地回答裴九思的问题。

    ——*——*——*——*——

    端王临刑那天,京城晴空万里,地表干燥得几要冒烟,蝉鸣连片,叫嚷不息,热闹得好似比赛。

    西街茶肆点心铺子凉棚下都坐满了人,没位置坐的便站在路边,伸长了脖子等囚车经过。牢狱之苦非人人能忍,端王那样一个人竟能瘦成这般枯槁模样,头发散乱形同乞丐,身披粗布囚衣,目光无神地望着前面,不知在想些什么。

    陈俨这时换了身白裳坐在天棚下悠闲喝茶,身边便是熙攘人海。他想,如果这时候有一盆冰镇葡萄便好了,酸酸凉凉应是十分解暑,可惜哪里有葡萄呢?他果然是在做白日梦啊。

    他将最后一只点心塞进了嘴里,伙计瞥见他蒙着眼,遂走过来提醒道:“公子您碟子空了,要再上一盘否?”

    “哦。”他应了一声,“不用啦。”

    伙计识趣离开,陈俨则接着吃茶。

    街上的人潮跟着囚车往刑场走,陈俨却仍旧坐定。说实话他对行刑并没有兴趣,他不过是在等人。

    这夏日如此好,是他最喜欢的时节,可他却并不开心。因为一些麻烦事,他需要在京中留更长的时间,这已经超出了他的打算。

    开始学着做计划似乎不是他的行事风格,如今这样大概是受常台笙影响太深了罢。

    他想着想着竟有些走神,就在这时,忽有一叠册子在他面前放了下来,紧接着,便有一人坐到了他的对面。

    陈俨端起杯子浅抿了一口茶,等对方开口。

    “别来无恙。”段书意,哦不对,裴渠的声音。

    对于精通乔装之术的人而言,换个身份活实在是太简单不过的事。

    陈俨没回,又喝了一口茶。

    裴渠侧头看向旁边人潮涌动的街道,不自觉道:“这样的结局太令人满意了,我原先以为不会有这么多人来观刑。”

    “多数人只是闲得无聊,他们并不关心事情本身。”陈俨极自然地说着,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刚刚泼了一盆冷水。可他想了想,却说:“如果你觉得失望,不妨再哭一场,你那日哭得似乎很是痛快啊。”

    陈俨指的是他晕后被关押那次。当时大约是受了药物影响,陈俨与他说裴家往事时,他竟失声痛哭。

    那大概是裴渠身为“段书意”这一段短暂人生中,最屈辱的一刻了罢。

    裴渠却并没有在意他这嘲笑,径自从袖袋中摸出一张方子递过去,随即换了话题,道:“你要的方子。”

    已死的商墨留下的方子,用来治他的眼睛。

    陈俨接过来也未道谢,只收进袖袋,不咸不淡地说了声:“还有事么?”

    “你看起来似乎不大高兴。”裴渠说完又朝街上看了一眼,行人渐渐少了,大约是都已聚集到了刑场,就等时间一到,刑场点火焚杀叛贼。

    他微微眯了眼,又重新看向蒙着眼的陈俨。

    陈俨此时面色淡淡,实在没什么情绪可言。他回:“拜你所赐我需要在京城待更长的时间,你认为我有理由高兴?”

    “不要紧,又不会闲着。”裴渠说着低眉瞥了一眼桌上的一叠册子:“我烧了芥堂所有的藏书,但留下了书目。”他说着抬起头,看着他缓缓道:“我想你治好眼睛后,应当有兴趣将芥堂藏书默写一遍,你不是全看过么?既然有过目不忘的天赋,自然也该用到实处。”他微微笑:“你说是不是?”

    陈俨无声地回了他一个笑。

    此时不远处忽传来敲鼓声,裴渠掩唇懒懒打了个哈欠,淡笑着说:“哦对了,其实你不问我要这个方子也是无妨的。杭州城有个大夫叫商煜,是商墨的关门弟子,得了商墨真传,医术并不输他师傅。你找他看眼睛,或许会好得更快。关于这位商大夫,据我所知,他近来似乎准备了五口棺材,一口留给了程员外的儿子,一口留给了商墨,一口要留给程夫人,另外两口,会留给谁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我猜,杀弟弑师害母这样的事都能做得出来的人,大概会有一口棺材留给自己作后路,另外一口大概是——找个陪葬?是要弟弟做陪葬,还是要求而不得的爱人做陪葬呢?”
 作者有话要说:常叉叉:兴奋!据说明天就大结局惹!!我就要粗来惹!!

☆、115
    常台笙许久未收到陈俨的消息;本想问一问梁小君,可这丫头却似人间蒸发了般,毫无踪迹。只留下一呆傻徒弟,愣愣看着前来寻人的常台笙说:“师傅出去赚大钱了。”

    一句话;大概就是全部的动向了。

    就像今日入暮时分常台笙收到陈俨的久违书信一般,上头只寥寥数语就将近况说尽。陈俨清楚她对朝堂之事并不感兴趣;故而也讲得极其简略。常台笙看到最后,未见其写归期,便又将信收了起来。

    她对着信封看了半晌;发现他字迹竟有变化;似乎比以前更端正了些;他近来难道还有空练字么?

    常台笙想了想,并没有立即回这封信。书房内这时光线黯得一塌糊涂,常台笙未点灯,只起身走到门外,穿过走廊,行至堂间。

    江浙一年一次的书市提前,芥堂忙成一团。恰这时,杭州城无情又匆忙地入了秋,一场场萧瑟细雨下着,潮湿的空气冷得让人心生错觉。

    “又下雨啦。”宋管事拎着一个竹筐子急急忙忙进了门,外面已是雨雾弥漫,什么都看不真切。门房探过头去瞧他手里的筐子:“哟,是螃蟹!”

    满满一筐子的螃蟹,一只只都被扎得严严实实,安安分分挤在一块儿比赛似的吐泡泡。宋管事笑笑,拎着螃蟹便去了后院。

    此时虽已到了饭点,堂间的版工却各自却都在忙着手上活计。常台笙亦是坐在灯下审阅样本,看有无错漏。外面无边秋雨安安静静下着,堂间满是纸墨味道,忽地帘子被挑开,宋管事露了个脸道:“东家请大家吃刚上市的螃蟹,都已煮好摆上桌啦。”

    版工陆陆续续都放下手中工作起了身,常台笙且仍是低头看着手中样本,直到堂中只剩了她自己,这才抬了头,收拾东西打算回家去。

    宋管事瞧她没过去吃饭,便又折回来,见她正收拾着书匣,便问:“东家要带些螃蟹回去吗?”

    “恩。”

    于是常台笙带着几只未下锅的螃蟹上了回府的马车。这天气里,人似乎也都不大愿意出来,一路上冷清得很,除了车轱辘声便什么也听不见。常台笙轻轻挑起帘子,朝外看了一眼,雨雾中亮着的小灯有气无力似的,青砖地被这雨水浸润得更是光亮,她微微眯眼,看到的便是一片模糊街景,令人觉得如同置身幻境。

    大约这空气太凉太潮了,常台笙陡然回神,竟遥遥看见商墨的医馆。马车继续前行,从医馆门前路过,只见那牌子仍旧在,可门却是紧锁着,檐下一盏灯似有许久未点,外面糊着的灯罩子都破了。

    好几个月了,谁也不知道这位商大夫去了哪里。好像自从程夫人被定罪流放之后这里便一直锁门不开,药僮们也都各自走了。于是杭州城内少了一位好大夫,多了两座孤坟。一座是名医商墨,另一座则是程夫人的宝贝儿子程康。

    程夫人虽逃过一死,但常台笙知道,还剩两口棺材没有用。不,大约是只剩下一口了,因为他将杨友心也送走了。

    杨友心死得有些奇怪,先是得了失心疯一般砍杀了家里的妾室,随后又去衙门说有人要害他,让衙门的人去保护他,再然后杭州知府在杨府查到了他与叛贼段书意有往来的证据,于是顺理成章地将他抓进了牢中。

    那时正值端王一行逆贼被捉,朝中对平叛功臣大加提拔,就连地方上曾与端王势力有过抵抗的官员,都受到了褒奖。人人都知道此时踩端王及其走狗一脚能得到好处,杭州知府这等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之辈,自然更不会放过这个送上门的好机会。

    杭州知府将杨友心关在牢中,反反复复提出来审问,恐是将衙门里那些刑具都给用上了,这才令杨友心伏了罪。杨氏一族被抄没,苏杭的产业自然也都流入了官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