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苍壁书 作者:慕时涵.千叶飞梦(晋江非v高积分2015-05-24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霞光渐散,夭绍静坐舟头,晚风徐徐拂面,揉杂在清澈江水、灵秀山木间,烽火血腥的气息并不如想象中的浓烈。然江底暗流涌动的激荡,岸上马蹄躁动的异常,却无不在诉说此地的险恶。
  行过半程,眼看北岸五岭山愈行愈近,浅滩哨兵高举的篝火也已束束可辨,夭绍却忽然有些迷惘,想着即将见到的那人,心中竟无喜乐,倒是隐生不安。
  说要陪着他,又该如何陪着?他身为三军之主,杀敌于外,本是当行之事。若自己随侍一侧,会不会凭添他的顾忌?战场如此凶恶,千万条性命紧系一身,朝野社稷皆望于他,自己何故因小小私心而束缚住他的手脚,但有万一之事,岂非祸水祸国?
  想到此处不禁一身冷汗,左右思索,只为自己的冲动之举追悔莫及,正想要命人将舟划回城陵矶,不料突有水浪骤激船舷,整条官船都剧烈颠簸起来。
  “起东北风了!”舟上士卒喊道,忙着降帆避风,来请夭绍入舱。
  夭绍目望江上风水大兴,不解:“怎会突起这样剧烈的东北风?”
  “小人也不知,此地天气素来是变幻莫测。”
  士卒刚答完一句,耳边蓦地传来金鼓大作之声,辨其方向,正来自云陵城。夭绍心头一紧,止步舱阁外,望着远处阴沉沉的山色,仔细聆听兵马动向。
  风声嘶吼山野间,如巨龙怒发。铁蹄踏踏碾转大地,千军万马呼啸而去,恰似闷雷滚滚掠过,一时间地动山摇,草木不生。便是数十里外的江上,也是水浪飞动,暗潮汹涌。整个天地霎时处于一片浑浊的暗淡中,阴阳混乱,昧爽不分,只西南天际遥遥可见最后一缕暮晖凝在突变的风云中,被熊燃的火光染成刺目的血红。
  “北岸怎么了?难道是云陵城中又生变了?”
  “不像,听动静,大军奔袭的方向是洞庭。”
  舟上士卒们窃窃私语道。
  夭绍默望半晌,待耳边兵马骚动声远去,一言未发,转身入舱。
  江上也渐渐平静了下来,只东北风仍盛,官船乘风滑逝,不刻,便至五岭山下。因夭绍头戴斗笠、面蒙黑纱,行踪甚是神秘,上岸后哨兵盘查尤为森严,但有江州士卒的护送,又手执步雍文书,一路虽耽搁了不少时间,倒也不曾多生事端。
  抵达云陵城外时,圆月初现天幕,半掩在烟云之后。十六之夜本该明亮的月光于此夜有些雾雾蒙蒙,光泽昏黄,一丝不见清透。
  夭绍入得城中,只觉夜下城池寂静异常,问过引路的侍卫,方知先前惊天彻地的动静确如舟上士卒所说,北府大军已奔袭洞庭。云陵城中留守将士并不多,虽如此,连排碉堡森冷环竖东南,城墙内外甲兵驻守,长槊锋锐,映带篝火红光,目所及处,一切都是井然有序,丝毫不似劫后余生的战场。
  至北府中军暂住的官署前,侍卫入内通传,夭绍静候石阶下,不时见将士进出匆匆。想来是因战时信报传送频繁,此夜城门并不曾关闭,数骑绝驰而去,马蹄踏飞尘土,月色下卷起一道又一道漫漫长烟。
  那是去往西南方向--
  她若有所思,正自出神,忽听身后有人唤道:“郡主?”回首,方见是偃真得报迎出府外,望着自己一脸惊诧:“郡主怎么来了云陵?”
  夭绍拾步上阶,微笑道:“我路过此处,便来看看。他在么?”
  “路过?”偃真愣住,片刻才缓过来,忙跟随其后,说道,“少主已率大军去了洞庭,此夜一战不同夺云陵,想必不到明日午后,不会有胜负战报。”
  夭绍点点头,话语平静,似全无担忧:“姐夫在么?”
  “阮公子随大军一同去了洞庭。”
  “七郎亦去了?”
  “没有,”偃真道,“小侯爷领三千精骑北上,去断乌林、江陵两镇南下的粮道。”说到此处,他想起一事,笑道:“郡主却不知,小侯爷是午后第一个杀入云陵城的,立下了南行的首功。”
  夭绍脚下微滞,笑着摇头:“七郎心中赤诚,武力惊人,只是谋略尚缺。阿彦本不该过于偏宠他,如此一来,他会愈发不知天高地厚的。”
  偏宠?只怕小侯爷却当是无止休的折磨。偃真笑了笑,未敢多言,引夭绍至前庭堂上,问道:“郡主是要在此等少主么?”
  “不等他,”夭绍道,“我留封信便走。”
  “你……”偃真嘴角抽搐,一时隐生内伤。看着夭绍,想问又不敢问:你千里迢迢追过来,面也不见,就是为了留封书信?
  夭绍入得堂内,见烛火中旗帜鲜明、令箭高置,便知是郗彦与诸将议事的正厅,不愿久留,转身去了堂侧偏阁,在长榻上落座,摘下斗笠,露出一张疲惫不堪的面容。自斟了一杯茶,喝尽,缓了缓心神,这才发现身前案上堆放的卷帛信函,微笑道:“他以此处为书房?”
  “是。”
  夭绍垂首,指尖轻触卷帛上飘洒苍劲的字迹,心生无限温柔。阁中隐闻药酒香气,恰似那人的气息缠绵周身,夭绍转目,望见案侧摆放的酒囊,怔默片刻,问道:“他今日服了两次药散?”
  “是,”偃真面容微黯,叹了口气,“这两日正逢月半。”
  阁中窗扇大开,夜风之中,偶有虫蛙之声。偃真久不闻夭绍言语,抬首,方见她默望窗外夜色,飘摇的烛火下,眉眼间尽是不可消散的沉郁忧色。
  “这样的话,酒就不够了,”半晌,才听她低低出声,言词温婉依旧,“大军离开云陵之前,请偃叔再准备些好酒随行。”
  她越是这样的淡静,偃真不知为何心中越不是滋味,点点头道:“属下知道。”
  夭绍这才提起笔,从案上抽出一张藤纸。方要落字,却见肘侧放着一个锡印密封的锦盒,似曾相识,念光一闪,伸手便要开启。
  偃真忙阻止道:“郡主,这是云阁密函,非少主不得妄动!”
  夭绍指尖顿了顿,略一思索,不改初衷,径自开启取出里面的绢帛,淡淡道:“无妨,若他问起,自有我担当。”
  虽说夭绍毕竟不同他人,但想起往日有人妄动此匣密函的下场,偃真还是忍不住面色发白。眼睁睁看着夭绍阅罢密函,再度陷入沉思中,脸上神色变幻,或愁或喜。他暗中揣思良久,实在禁不住好奇,冒死探询:“密函所书何事?”
  夭绍不答,只慢慢卷起绢帛放回锦盒中,笑了一笑,低声说道:“我终知道该怎么与他分担了。”不顾偃真饱含疑惑的目光,提笔写就一封信,叠好放置锦盒下,起身戴了斗笠:“偃叔,领我去见陆老将军。”
  她言止从容,显是决心已下、谋划已定。偃真不知缘由,更无从劝阻,想着自家少主在此郡主面前也常是无可奈何,自己又何德何能,敢逆她的心愿?
  没有退路,只得奉命领路。
  却不料此行一趟,无意亦也成就了西破荆州的大功一件。
  .
  五月十八日,拂晓,江陵城。
  天色微明,细雨飘动,街道上尚不见行人,一匹枣红色的烈马却踏踏行于道中,奔至贺阳侯府前,一浑身血污狼狈的士卒自马背上滚下。
  “来人……”他嘶哑吼道。
  贺阳侯府前侍卫早觉异常,疾步下阶,皱眉打量来人一身染血模糊的铠甲:“何人喧闹侯府前?”
  “我乃陆宁将军帐下郎将,有要事求见殷夫人!”那士卒费力扯下腰间牌令,递给侍卫。因他左腿被一支羽箭贯穿,稍微一动,便是血流不止,而右腿也似全无力气,奄奄一息卧倒在地,顿时将满地雨水化作暗红。
  “陆将军?”那侍卫面有讶色,再打量来人一眼,方转身入府通传。
  自昨夜收到云陵失守的败报起,殷夫人一夜无眠,天色未亮,便至书房观看战图。她陪伴殷桓一生驰骋沙场,自知利害得失,暗忖北府兵南下奇袭的目标所在,只怕不是云陵,而是洞庭。想起幼弟凌蒙狂躁冒进的脾性,更是忧虑--如今北府兵深入荆州,若绕道洞庭水军之后,必断凌蒙退路,如洞庭江面另有敌军相阻的话,两面夹击,只怕洞庭迟早会失守。
  而洞庭一失,荆州西南门户大开,北府兵沿江西进将再无阻碍,到时江陵城不过孤城一座,仅南面房城、北面景城可稍作缓冲之地。即便殷桓沿襄江驻守的骑兵可以回援,怕也难解燃眉之急。
  念及此处,心忧如焚,正苦思应对兵策,却闻侍卫来报陆宁帐下郎将求见,不禁大为疑惑,沉思片刻,才道:“请他在前庭稍候。”
  “是。”
  侍卫走后,殷夫人去里阁换上深衣,至前庭偏厅,垂落竹帘,才传入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