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星月对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好,《天下无贼》的胶片迟了几天才到,刘蓓和张黎有时间腻在一起玩了好几天。“东京现在的天气跟北京差不多,不冷不热,挺舒服的。张黎这次来主要想减肥,所以他就背着包到处走,我们在市区逛时以走路为主。”于是,刘蓓有了大把的时间逛街。之前没打算疯狂大采购的她不知不觉又买了很多东西。“衣服没怎么买,主要买了很多零七八碎的,日本的小手工艺品特别好。在那儿装了几大箱子,但回来又觉得没什么东西。唉,人就是不知足。”蜜月中的佳人,连叹气都充满着幸福的滋味。    
    让刘蓓最兴奋的是她跟张黎一起去看了富士山。“我们出发的时候还在下雨,没上山前天一直阴着,带我们去的朋友也怕雾大看不到富士山。但等我们中午到山顶时,天气一下子特别晴朗,真正是蓝天、白云。富士山看得特别清楚,感觉很美很壮观,当时我们俩特别兴奋。只是山上特别冷,因为我穿得少,张黎一直担心我冻着,所以我们没怎么爬山。”一年先后两次来东京,刘蓓自言心情有些不同。“年初就我们两个人,纯粹是玩,没事闲逛。这次总觉得别耽误张黎的工作。”—这么快就进入到“贤内助”的角色了!    
    年初,是刘蓓第一次来东京。“来这里玩是张黎定的,因为他来过很多次,对这儿比较熟悉,可以带我到处逛逛,另外他也有心理优势。后来,我故意打击他说‘其实根本不用你带我,因为到处都写着中国字。’”那一次他们的主题是购物,主要的“战利品”就是背着两个大椅子回来。“牛皮的,特别好看,只是不能折叠。朋友很惊奇:‘这是你们从日本背回来的?’我说对呀,上飞机我们都没买坐票,只买了站票,坐着皮椅就回来了。”    
    那次,他们最主要的收获是买了结婚戒指。我正等着刘蓓描述那一天的浪漫,她竟然笑得不能自已。“开始,他老带着我在银戒指的柜台前转悠,我还以为他图便宜,我本来不想说出来,但发现马上既成事实,他要给我买一个银戒指当婚戒。于是赶紧说你不是要买一个银戒指把我打发了吧?他恍然大悟:‘该不是要买黄金的戒指吧,那也太俗气了’。我哭笑不得,告诉他戒指还有白金的,看来他对这方面一点都不懂。”刘蓓越想越想笑。    
    “还有一个小插曲,通常情侣戒指都有固定的型号,女的戴多大号的戒指,男的也相应戴多大号。我去试戒指的时候,基本都合适。但是那天我们买了很多东西,都是张黎提着,把他的手都勒肿了,所以怎么也戴不上和我匹配的情侣戒指。后来没办法,他就把手举得高高的,把手控一控。我开玩笑说干脆给你买个项链绕手上得了。”    
    问刘蓓他们的婚戒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吗。    
    她再一次笑弯了腰,“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个指环。但我的那款上面有个小米大小的钻,里面还有一个蓝色的小钻,据说寓意一个爱情故事。但张黎的那款什么没有,他为此还忿忿不平。”    
    那一次,他们在东京玩了十天。刘蓓还买了很多漂亮的时装。其中一件白衬衫上绣有彩色的花团,她特意留到婚礼那天才穿。    
    戒指也是婚礼那天他们互相交换戴上的。度蜜月这几天,他们特意把张黎那款的尺寸拿到店里重新修改了一下,因为张黎的手消肿后,戒指戴在手上总觉得大。    
    “所以在东京有几天他没戴戒指,我笑说你得赶紧戴上,免得人家还以为你是单身,对你再有想法。”刘蓓的笑容是招牌似的,但笑声比以前更有感染力。也许,这就是爱情的魔力。    
    


第二部分:绝对情感缘起

    '青岛,北京,长沙。春、夏、秋季节更替。镜头由监视器前的张黎摇向摄像机前的刘蓓。一栋小楼全景和两个相邻房间中景,刘蓓和张黎发短信的特写'    
    '画外音:可以说《军人机密》是刘蓓和张黎的红娘,因为在拍摄这个戏的过程中他们相知相爱了。也可以说《军人机密》是他们新婚最珍贵的礼物,因为这个戏的收视率在很多城市排名第一'    
    刘蓓和张黎很早就认识,之前他们还合作过两部戏——《一声叹息》和《忠诚》,张黎是这两个戏的摄像。    
    “我对张黎的最初印象是他不怎么说话,只是闷头干活。但是觉得他挺值得信任的,也很欣赏他的才华。真没想到有一天我们会走到一起,毕竟那时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各自的生活。我没问过他最初对我的印象,我们也很少从头审视我们感情发展的过程,只是直觉我们对彼此的印象都不错。”刘蓓在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前,做了如此铺陈。    
    “我在拍电视剧《红色康乃馨》的时候,《军人机密》制片人就找过我,不过现在的剧本跟当时变化很大,后来就没有消息了。过了很长时间,我正在成都拍戏,张黎打电话给我,说他正在执导《军人机密》,希望我来演女主角。因为之前对剧本有个大概印象,再加上我看过张黎导演的电视剧《走向共和》,之前我们又合作过,本能的对他有一种信任,也没特别具体地问就答应了。”    
    拍完上一部戏,刘蓓在北京只休整了三天,就随张黎和剧组奔赴外景地青岛。青岛的初春,清爽宜人。桃花吐蕊,树木新绿。    
    这之前,刘蓓和张黎都分别结束了上一段婚姻。    
    “开始拍戏,他是导演,我是演员,大家有说有笑,一切一如往昔。但是没拍多长时间就遭遇‘非典’了。剧组停了两个月,张黎他们在改剧本,我在青岛没回来,把我妈妈也接过去了。我们感情突飞猛进的发展应该是在这段时间……”    
    有报道说张黎后来给刘蓓加了很多戏,让刘蓓的角色更加丰满了。“是因为你们相爱了吗?”我急切地等待刘蓓的下文。    
    “实际上原来剧本描写的这个家庭第二代人的戏涉及‘文革’的背景,比较敏感。后来改剧本时就得用我们的戏填充,张黎一直希望把每个人物写得完整,这样后面有关我的戏自然也加重了。我觉得他还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不会拿戏做人情。”(很坦然地笑)    
    “很多人都说张黎有才气,这一点我深有同感。另外,我觉得他不是一个浮躁的人,做事非常稳。我想这主要是个性赋予的,并不完全是由年龄决定的。当时,他拍《走向共和》周期超了很长,压力非常大,作为导演他挺过来了,不急不躁。”    
    “我妈妈对张黎的印象也很好,她不太干涉我的个人生活,比较相信我。妈妈在的时候,我和张黎的关系还没有最后确定下来,还在发展阶段。”    
    “我对《军人机密》中的角色投入很深,并不完全因为张黎是这个戏的导演,而是本身我很喜欢这个角色,想把她演好。我在生活上比较被动,但在工作上一直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而且我们剧组的每个人都很认真、努力。有报道说拍张黎的戏我很紧张,我觉得我们都没有这种感觉。”    
    


第二部分:绝对情感感情发展的催化剂

    问刘蓓哪件事是他们感情发展的催化剂。    
    她努力想了一会儿,“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有想写点东西的冲动,但是我不知道有没有必要,我就经常跟张黎聊天说这些。那会儿,我觉得他像我老师似的,感觉他有什么事也愿意跟我说。”    
    “我想我们感情的深化,首先是有一个重新看待情感的基础,比如当时我们都已经历过一段婚姻,心态是不一样的。再有‘非典’这个相对特殊封闭的时期……我确实想不起来哪件事是催化剂。开始我们双方都是小心翼翼,都不知道这件事的结果会是怎样。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他也不知道我是怎么想的……现在我们俩经常开玩笑,他说你那时装得还挺像的,我说你装得也挺像的。感情真的很神奇,我们相爱的过程中,并没有谁直接提出我们交往吧,一切都是很自然的进入,心有灵犀似的。”    
    “其实我大部分的戏是另外一个副导演拍的,她跟张黎合作了十多年。我的戏只有十分之一是张黎拍的。拍摄的大部分时间,我们不在一个组。好在我们住的两个楼是在同一个院子里,中午吃饭、上厕所都经常能看见,有时就顺便看一眼对方。刘蓓一本正经说完,稍顷,又绷不住大笑起来。    
    “我们感情确定后,出现一个小插曲。在《军人机密》里我有一个老年妆,通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