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灯 [作者]鲜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三  佛之慈悲 

  西方   地灵县  寇府

  眼看着一路的风土人情是越来越奇异,玄奘心下明白,西行的终点快到了。

  自拜别唐王李世民,远离大唐故土,离家,早远得岂止千里万里,可是,因为一路有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的陪伴,有各种妖怪魔物的不时纠缠,日子倒也不算是难过。

  反倒是在临近灵山的现在,心却变得迷茫起来。

  这一路修行,难道真的就只是为了到灵山求一个正果吗?玄奘自嘲地笑笑。即已为佛,就应以慈悲渡人为乐,为什么要给求道的人设如许多毫无意义的磨难呢?何况,当日为他的降甩,牺牲了现世做他父母的人可能的福泽。或者是命中各有地步?

  玄奘不知道,佛的真意到底是如何,他对信仰点滴的怀疑,一如既往的,收在心底。

  到底是灵山脚下的民风淳朴,像这地灵县的寇家庄门口竟公然立着“万僧不阻”之碑。光看着,就知道佛法的无边,慈悲渡人的好处了。

  须发皆白,满脸笑意的寇员外以热情虔诚的态度招待了这远来的师徒。

  住在诚心供佛的寇员外家里,玄奘的心平和的很。他想,这才是佛的慈悲所致呵!

  玄奘将他的想法随意地告诉给徒弟们,猪八戒和沙和尚都笑着称是,唯有孙悟空,淡笑着摇头走开。对于这个沉默如初的弟子,玄奘已不想过多的去解释或了解什么。都是背负着沉重过往的可怜人,在佛的掌握中,无力地飘浮如秋之落叶,挣扎也是枉然。就连向以找乐为西行途中唯一节目的玄奘自己,在灵山将近的时候,也开始学会沉默。

  也许沉默是因为了解的更透而已。

  猪八戒被寇家形形色色、式样精美的斋菜吸引,整日里吃个不停,玄奘指责几句吧,他还振振有词地驳道:“师父啊,这一路西行,都没什么机会能够吃的这么畅快。我老猪要是不趁着这机会好好地吃个够,谁知道哪年哪月才会再有这么好的事啊――”玄奘笑笑,也只能随他。或者,孙悟空和他玄奘的悲苦,不过是个人的心结罢了!像猪八戒,被天庭整的最惨的就算是他了,当初那么爱美爱漂亮的堂堂天篷元帅,就这样,被贬至凡尘做了个猪妖,却如此一心一意地沉迷于身为猪妖的快乐里,似乎早已忘却前尘忘却当初了。

  也许,他的快乐和贪婪只是做给佛看的把戏?

  若如此,那么沙和尚的顺从是否也是一次无奈的演出?

  玄奘为自己的联想而失笑。一个虔诚的佛的信徒,怎么可以有这么离经叛道的想法呢?

  只是思想已如毒素,慢慢地,流经四肢百骸,再难离弃……

  寇员外诚心礼佛,于当年发下宏心大愿,要斋万僧以圆其向善的功德。恰好玄奘师徒四人的到来,填满了万僧之数。再加上他们是从遥远的东土大唐历经磨难行来的僧人,能留下来颂经以圆满这万僧之斋,让寇员外感觉分外高兴。

  玄奘看着寇家举家欢腾的样子,心里,有一丝丝的安慰。到底是,在灵山近处啊!遍布佛的慈悲和祥和。

  只是任玄奘聪明无比,也想不到他们居然会被当作杀人的抢匪叫官兵给抓起来。

  坐在牢笼之内,任猪八戒嘴里急嚷嚷,玄奘依然如常地闭目打着座。他不用看就可以想像的到沙和尚紧张抿嘴的模样了,那个他最老实木讷的徒弟呵,有时候,沉默的让众人忘记了他的存在。可是,有他在,玄奘才可以觉得这世间的正常――否则身边动辄便是沉默愤怒和贪婪愚蠢的弟子,他的心态又能正常到哪里去?只是,在这样一个明知蹊跷却无从辩驳的牢笼里,向以激愤著称的孙悟空怎么会毫无反应呢?思及此,玄奘不由抬头看了看盘膝坐于他对面的同样闭目打座的孙悟空,看着对方平静无波的脸,疑云顿起……

  等到玄奘明白他们被抓是因为寇员外被强人所杀时,才明白,孙悟空的平静是为了什么。或者以他齐天大圣的法力,早已知晓事情的缘由,只是,若要解决此事,必须要已故之人复活才可。而复活,不入地府怎能办到?玄奘一想起孙悟空当日压抑痛苦的诉说,就不忍再开口要求他入地府一行。

  那个,曾经让他义无反顾,勇闯地府的人呵,如今是否还会记得,记得五百年前携手同游的快乐?

  怎么能够忘记呢?即使是被紧箍禁锢的身躯,也依然不能背弃,为爱人现世的福泽奋力前行的宿命。眼看取经之行将要圆满,怎能在最后的关头放弃?孙悟空遂自愿再入地府一行。

  没人知道,那幽冥地府,千魂万魄所居之处,本是清冷入骨。却让沉默已久的孙悟空感觉到温暖。因为每次入地府,他的心中都会有炙烈的,希冀之火。

  玄奘眼看着孙悟空腾空而去,那种无力的酸楚又在心中弥漫。

  他的,沉默的弟子呵,五百年前,为爱人的生命能够延续入地府;五百年后,为爱人的能够重列仙班再入地府。

  只是,孙悟空动身前问他,师父啊,不是已经近灵山了吗?为什么会有如此枉死之人?难道仅仅是为了给取经人设置劫难吗?

  玄奘心里一凛,嘴上却依然淡然道,悟空,我佛慈悲,到底还是个人的造化啊!

  到底是近灵山了啊,玄奘除了坚持还能怎样?难道眼看着取经之行就此断送?

  可是,我佛慈悲,却让苍生无语。

  若这世间真可以遍布了佛的慈悲,那么,一切的一切,是否都会变成佛手中,随意更替的棋子?

  玄奘终是未语。为这,佛之慈悲。

        二十四  前尘往事 

  西天  灵山  大雷音寺

  曾经梦想过千万回的梦想终于成真的时候,心的狂喜会是怎样一种表现呢?玄奘不知道。但是当他真的站到西天如来佛祖的座下时,心跳就那么突然的静止了一下。是深刻于心的佛的烙印终于找到家的感觉,还是,一路坚持终于要到尽头的放松?玄奘不知道。

  佛说他们师徒是虔诚的佛的弟子,如此西行而来,是一件造福天下苍生的大功德,已有了成佛的德行。

  可是孙悟空合什说,经文尚未送至东土,也不算是功德圆满吧!

  玄奘想,或者,成佛与他与孙悟空都是一种奢侈。

  只是,除了佛,玄奘的心里从未被允许有过其他。所以,他的执着,只为佛的慈悲。

  一路西行。

  有妖有怪,有苦有难,也有,相依为命、肝胆相照的情义。玄奘要他那些背负过往的弟子,都可以在佛前有个好的收梢。

  他跟弟子们说,佛之慈悲,是要大家懂得成佛的不易。

  孙悟空了然地对着玄奘笑笑。当然不易,怎么会容易呢?牺牲了那么多,只不过是,想要换取西天如来处一部据说能渡人去灾的经书罢了。只是即已行至西天,回头便是万劫,唯有前行,唯有不悔。

  路途太远,心痛太过,真经在手的滋味已分不清是苦是甜。不过是,在心里最隐暗的角落里,有个声音轻轻地说,终于可以完成了,这一场为爱而行的苦役。

  阿难、迦叶领佛祖法旨,在他们背负经文将离灵山的时候问他们,是否已做好了成佛的准备?

  真经已得到,灵山就在脚下,他们不过需要把经文带回东土便广大功德圆满。可是,佛祖要人问他们,是否已做好了成佛的准备!

  难道这一路西行的艰辛还不足以印证对佛的虔诚吗?或者,佛祖要这西行之役永无结期?

  玄奘的心里不免发寒。那无法揣摩的,佛的慈悲呵!

  只是这回,他们的担忧全成枉然。佛要阿难、迦叶问他们,竟是带他们去经最后一难。

  佛曰:“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此为人生八苦。”其实佛家所谓跳出五行中不在红尘内也不过是指堪破八苦之扰而已。

  所以,佛祖留给取经人的最后一难,是在灵山大雷音寺深处一座无名的殿堂内,留宿一夜。阿难、迦叶说,在殿堂内静心打座的人,会看到自己的前尘来处。若无法放下,便只能就此止步,放弃真经,等待下一个,佛祖慈悲的机会。

  前尘来处!

  这西行的四人一马最怕碰触的软肋啊!

  玄奘怕进了那殿堂之内,他的徒弟们会因回忆而心碎。若如此,总是无法放下,他们这一路的劫难经历又算什么呢?可是放弃了佛祖的试炼,也就等于直接放弃了最后成佛的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